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生物农药对农药减量替代和食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利用湖北省710份稻农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讨激励性市场规制与约束性市场规制对不同种植规模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第一,不同种植规模下稻农的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存在差异,规模户的生物农药施用比例为65.88%,而小农户的生物农药施用比例为46.67%;第二,种植规模对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激励性市场规制对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有促进作用;第三,激励性市场规制与约束性市场规制对不同规模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激励性市场规制能够明显促进规模户施用生物农药,而约束性市场规制对小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探究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行为的邻里效应,分析农技推广与农户认知在农户邻里效应中的调节作用,为加快绿色生产技术推广政策落地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内生转换Probit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中存在明显的邻里效应,邻里效应中群体学习、交流机会显著正向促进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农技推广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中邻里效应有显著正向和负向调节作用,农户认知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中邻里效应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3)农户具有技术接纳者和技术传播者的“双重身份”,且技术采纳可将邻里效应中群体学习、社会规范、交流机会的概率分别提升3.65%、3.82%、4.12%。研究结论:为了促进农户对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建议培养农业生产示范户,充分发挥邻里效应;深化多元政企合作,形成技术扩散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龄化与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影响。[方法]文章通过二元Logit模型,利用湖北省襄阳、宜昌、黄冈、潜江4市587户水稻种植户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老龄化阻碍了农户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老年组农户相对于年轻组而言,采纳生物农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概率在下降,采纳生物农药的年轻组和老年组农户分别占总样本的47.79%和37.67%,采纳测土配方肥的年轻组和老年组农户分别占25.00%和15.48%;(2)农业技术推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对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阻碍。具体而言,政府宣传与政府培训均能显著促进年轻农户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政府宣传能有效促进老年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但政府培训对其影响作用并不明显。[结论]政府应加强绿色生产技术的宣传力度和培训力度,针对中老年人降低培训难度,且为中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4.
既吃又卖:稻农的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考虑中国众多中小规模稻农对生产稻谷"既吃又卖"的现实背景下,将食品安全纳入农户的多目标效用函数,探讨不同类型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同一稻农对用于"吃"和用于"卖"两部分稻谷生产的施药行为具有一致性,稻农生物农药施用比例较低,但对生物农药施用效果的评价普遍较高。第二,不同类型稻农的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存在差异,口粮型稻农的生物农药施用比例高于利润型稻农。第三,稻农的口粮生产动机促进其生物农药施用行为,且口粮型稻农与利润型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口粮型稻农的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受其食品安全重要性认知、农产品销售过程中有质检与户主受教育程度的正向影响。利润型稻农的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受遵照说明施药能力、有区域品牌和口碑、农药施用成本、政府监管和种植规模的正向影响,受水稻单产收益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农业绿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促进农业集约经营、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推动农业由“量”到“质”转变。文章旨在对社会网络、同伴效应与农户技术采用之间关系进行系统阐述与分析,发现现有研究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总结归纳法,以社会网络、同伴效应与农户技术采用之间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主线,从农业技术采用、社会网络与农户技术采用、个体行为与同伴效应识别、同伴效应形成机制四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概括和评价。[结果]目前政府和学界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用行为展开了大量研究,但大多强调农户自身特征或决策对绿色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社会网络,以及同伴效应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用所起的作用。[结论]未来应深化社会网络、同伴效应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机制的定量及动态研究;应进一步探索社会网络和同伴效应的“中国特色”;应丰富和改进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粮农生物农药采用对粮食生产的品质安全与生态安全意义重大。从规模户与小农户差异视角,探讨不同经营规模粮农采用生物农药的意愿及转换成本对其的影响,为提高粮农生物农药采用率、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水平精准施策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利用粮食主产区河南省688个粮食作物生产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以及二元Logit回归模型,探讨不同规模粮农生物农药采用意愿以及转换成本对其的影响。[结果]粮农生物农药采用意愿总体较低,仅有39%的规模户和15%的小农户有意愿采用;转换成本显著制约了粮农的生物农药采用意愿;规模户生物农药采用意愿受信息成本、风险成本与财务支出的显著负向影响,小农户除此之外还受到学习成本、试验成本的显著负向影响。[结论]重点面向规模户,推进粮食生产经营规模化、实施生物农药性能提升、施用推广、施用激励等计划,降低转换成本,增强粮农生物农药采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文章基于农业技术培训主体异质性的视角,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差异性进行理论探讨,并利用四川省836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进行检验。[方法]运用O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工具变量法(IV-Oprobit)进行内生性处理与稳健性检验。[结果](1)农技培训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培训每增加1次,其采纳有机肥施用等5种绿色生产技术的概率提升3.1%;(2)不同培训主体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具有差异化,以农民合作社为代表的经营性主体培训对农户技术采纳的促进效果最明显,政府农技部门公益性主体培训整体效果优于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准公益性主体;(3)上述影响在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社会网络及种植规模的农户群体中也存在明显异质性。[结论] 3类主体开展培训均对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影响,农民合作社等经营性主体培训效果最明显。据此,提出构建多元化农业推广培训体系、鼓励农民合作社等经营性主体开展农技培训、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科技优势与农技推广培训体系紧密结合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有机肥施用对实现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缓解生态环境压力至关重要,厘清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为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通过荟萃中国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实证文献,首次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了已有研究结论的综合效应量并明确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强度。[结果]性别、家庭人口数量、家庭年收入、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及政府补贴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土壤肥力对农户施用有机肥行为的影响为负作用。[结论]性别、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及政府补贴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存在强相关性关系;土壤肥力为中相关性影响因素,家庭人口数量为弱相关性影响因素;年龄、农户受教育年限、耕地块数、是否饲养家禽的影响较为微弱,仅属于可忽略相关性影响因素。可忽略相关性影响因素数量较多,说明目前围绕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尚未溯及根本,依然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近年来,化肥的过量施用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不容乐观。文章主要分析老龄化、社会资本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农户化肥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作用效果是否具有异质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化肥减量施用行为提出相关建议。[方法]基于2015年陕西省和山东省14个苹果主产县种植户的微观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分别从网络、信任和规范3个维度衡量农户社会资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老龄化、社会资本对农户化肥减量施用行为的作用效果及其路径。[结果]老龄化对农户化肥减量施用行为具有负向影响,社会资本则能正向促进农户化肥减量施用行为;从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影响来看,社会网络指数与社会规范指数对化肥减量施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社会信任指数的影响则不显著;社会资本的拓展能很好地缓解老龄化对农户化肥减量施用行为的不利冲击,但只有社会网络与社会规范的缓解效应较为显著,社会信任不能发挥类似的缓解作用。[结论]要推广化肥减量施用,需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搭建社交平台,拓宽农户间的信息交流,加强信任体制建设,规范矫正农户生产行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是缓解生态环境恶化、保障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方法]文章利用河北省436户设施蔬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选择5项绿色农业技术(抗病虫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生物防治、生物菌肥、生物农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基于培训主体异质性视角,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公益性和市场性两种不同性质农技培训主体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强度的影响。进一步,基于技术异质性视角,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两种不同性质主体对农户不同类型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1)农技培训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其中公益性主体开展的技术培训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2)针对不同绿色农业技术,不同性质主体开展的培训对技术采纳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对商业化程度较高、有用性、易用性、适用性较高的技术(生物防治、生物菌肥和生物农药),市场性主体的培训对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强。(3)对于有用性、易用性和适用性不高的技术(抗病虫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和水肥一体化),公益性主体的培训对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强。[结论]应加大农业绿色技术培训的普及力度,构建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其他市场主体为补...  相似文献   

11.
农技员的技术推广行为对推广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通过对农技员指导的农户进行调查,基于农民的视角较客观和全面地评价农技员的技术推广行为,从农技员技术指导次数、指导时期、指导内容、指导方法、指导态度和指导技能六方面来评价农技员的技术推广行为,从农技推广行为机制创新、农技员技术推广激励机制设计和建立基层农技推广约束机制三方面得出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农户并非是可自我执行农药减量化的行为主体。分析社会化服务对农户采纳农药减量行为的影响,旨在发掘出以服务规模经营方式促进农户采纳农药减量行为的可行性策略。[方法]文章基于甘肃省802户农户调研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建反事实框架,剖析不同专业化服务对农户农药减量行为的影响,最后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农药减量不同行为水平下社会化服务影响效应的动态变化。[结果](1)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显著促进农户采纳农药减量行为。(2)讨论内生性后,社会化服务领域下更细化的专业化服务如技术培训、施药外包、农产品销售、产品质量认证等服务对农户农药减量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农资供应服务的影响不显著。(3)技术培训、施药外包、产品质量认证等服务对农户农药减量行为高水平组的促进效果最强,对中等水平组的促进效果次之,对低水平组的促进效果最弱,而农产品销售服务的促进作用从中等水平组到高水平组呈现减弱趋势。(4)党员身份、信息来源对农户农药减量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种粮目的、风险感知对农户农药减量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政府对不同类型社会化服务的政策支持应有所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实施农作物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为有效推动农户采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探索政策刺激对农户采纳决策行为的影响变化规律,为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基于Agent建模思路和方法,设计农户采纳决策模型和政策情景,对政府补贴、秸秆禁烧、农技推广3种政策组合刺激影响农户采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农技推广政策与其他政策组合实施对环境认知程度较低的农户而言,通过成功的信息诱导来刺激农户偏好对采纳决策影响具有明显效果;3种政策合理组合刺激农户采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的作用效果最佳;从政策组合刺激农户选择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的实现方式来看,当秸秆禁烧与推广政策组合时,提高信息诱导措施强度有助于农户倾向选择购买农机来实施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反之,提高对秸秆焚烧行为的处罚力度有助于农户倾向选择购买专业服务来实施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结论]政府应将补贴、处罚和信息诱导措施组合实施来推动农户采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且从长远看随时间推移,有适度管制,政府可逐渐放松补贴和信息诱导措施刺激的力度,农户通过学习会从传统秸秆焚烧行为向选择秸秆机械粉碎还田行为转变。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发展对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论述了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存在服务人员内卷化、服务内容不满足农户需求、服务方式仍以传统方式为主、服务缺乏有效宣传等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清晰识别生计分化对农户施用化肥行为的影响,以期为农户生计不断分化的现阶段化肥减量化目标实现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借鉴已有研究方法,基于江西省9市19县(区) 1 421份农户调查问卷,在分析生计分化的农户化肥施用特征变化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生计分化对施用化肥行为的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结果](1)农户生计分化的化肥施用特征变化主要体现在化肥施用技术与认知特征、化肥用量依据及种类变化特征以及科学施肥激励措施特征3方面。(2)影响纯农户合理施用化肥的因素有年龄、家庭年收入、家庭劳动力比重、家庭耕地经营规模;影响Ⅰ兼户合理施用化肥的因素有性别、家庭耕地经营规模、负面影响认知、土壤污染认知、种类变更;影响Ⅱ兼户合理施用化肥的因素有家庭年收入、家庭劳动力比重、负面影响认知、种类变更。[结论]政府及基层管理部门应在施肥宣传、技术推广、肥源替代以及引导土地适度规模化流转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业试验示范站是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的重要手段。[方法]文章以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模式的典型代表——试验示范站作为研究对象,借助网络治理理论研究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特征和经验,分析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涉及的多方主体的职能定位,构建农业技术推广治理网络,同时通过深入分析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作用机理和作用过程,研究各方利益相对主体的关系,为创新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机制构建提供理论支持。[结果]从网络类型的视角看,试验示范站是政府推动、基层农技试验示范站具体操作实施的政府参与型的网络治理模式;从网络主体的视角看,以试验示范站为主体,联动政府相关部门、普通农户等各个主体在技术推广过程中的行为;从网络运行的视角来看,通过从网络治理的主体因素、关系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影响杨凌农业试验示范站网络治理效果的一些具体因素。[结论]政府参与型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模式通过政府推动、基层农技试验示范站具体操作实施、普通农户参与落实等一系列的技术推广过程实现了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该模式是最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农民对农业技术服务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我国玉米5个主产省14个市、县122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表明,当前农户获取农业技术的主要渠道是农技人员田间指导(农户选择率占72.37%)、新闻媒体(占70.87%)和邻里效应(占56.86%)。不同地区间、技术来源渠道间农户选择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农户对农技人员下乡传授技术有强烈需求,90%以上的农户认同农技人员结合生产服务经营生产资料。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培育科技示范户,以示范户带动广大农民的农技推广新模式和技物结合的推广方式是加速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推进农业有机肥施用代替部分化学化肥,对于减少农业污染,实现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1 490户农户微观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以技术推广强度为调节变量,生态认知为中介变量,政府管制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结果 (1)政府管制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影响正向显著;(2)生态认知在政府管制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技术推广强度在生态认知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过程中存在负向调节作用。结论 (1)政府管制应当继续加强,监管机制与管制措施要恰当完善;(2)继续加强提高农户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升农户对生态污染造成的不良后果的认知水平;(3)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优化技术推广方式,有针对性的调整技术推广强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高效防治手段的实施可以解决单纯依靠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的劣势,保障蔬菜质量和安全,然而我国设施蔬菜生产者的高效防控行为存在一定的缺失。[方法]文章对设施蔬菜典型种植区域的生产者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朴素的贝叶斯分类模型并进行样本的训练。从综合防治类型的角度选取了有利于减少病虫害风险的综合防控行为,进一步对设施蔬菜种植户病虫害综合防控行为缺失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农户施用生物农药的行为比较普遍且易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综合平稳性特征和后验概率值比对,政府是否有生产性补贴对农户土壤处理和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缺失影响较大,生产者种植年限和风险投保行为对农户绿色防控行为的缺失影响较大。总的来说,生产者的种植年限、是否享有政府补贴、风险投保、农产品认证、生产专业组织成员资格等因素都是可能致使防控行为的缺失的风险因素。[结论]政策启示: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指导下开展防治,实施相关的奖惩制度、建立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体系、发挥基层组织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高效防控技术在设施蔬菜生产者群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土地是农民家庭的重要资产,易地搬迁后如何利用好迁出地土地资源是保障农户收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法]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是我国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区域,文章基于该市的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238个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结果](1)移民搬迁后加剧了迁出地“三块地”撂荒,搬迁后农户对宅基地、林地、耕地选择撂荒的比例明显提高,所占比例分别为74.7%、35.7%以及76%;(2)不同的安置点农户对于“三块地”的利用方式的选择上存在差异,搬迁距离近的农户选择继续耕种土地的可能性高;(3)家庭特征、家庭资源禀赋特征、社会特征对搬迁后农户迁出地土地利用行为有重要影响,搬迁后农户生活生产方式转变、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务农劳动时间的机会成本增加以及居住地到耕地的距离增加对土地利用行为有影响。[结论]在厘清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对于“三块地”利用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搬迁后迁出地“三块地”撂荒比例显著提高的问题,建议当地政府积极探索迁出地农户土地退出机制、构建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两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