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崔捷 《大众商务》2010,(4):114-114
金融全球化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金融监管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特别是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国金融监管当局搞好金融监管也不足以防范金融风险的全球化传播。金融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实现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本文从金融监管的意义、监管趋势、我国监管现状等方面的论述,并探寻在金融监管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崔捷 《大众商务》2010,(2):114-114
金融全球化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金融监管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特别是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国金融监管当局搞好金融监管也不足以防范金融风险的全球化传播。金融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实现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本文从金融监管的意义、监管趋势、我国监管现状等方面的论述,并探寻在金融监管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银行业监管都是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稳健运行的重要保证,其不仅关系到金融行业的安全,更关系到整个经济的稳定.本文着眼于我国银行业正式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现实,从我国银行业监管环境变化出发,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监管在全面开放的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银行业监管都是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稳健运行的重要保证,其不仅关系到金融行业的安全,更关系到整个经济的稳定。本文着眼于我国银行业正式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现实,从我国银行业监管环境变化出发,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监管在全面开放的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趋临近,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竞争和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对此,笔者借鉴西方先进的银行监管经验,从三方面提出加强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思路:完善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效率;加强银行监管的制度建设,使一切银行业务有确切的法规可循,堵塞漏洞,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对监管人才的培养,提高监管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英国银行业监管体系发生重大变革,并金融监管方面表现出新的特点。本通过对英国银行监管体系的分析和评价,并借鉴其成功做法,提出改革我国金融监管框架,建立新的金融监管模式、监管方法和监管手段的对策,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和世界银行业监管发展新趋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业结构发生了两大变化:专业银行体制向全能银行体制转化和国际银行业并购重组加剧。我国从1998年开始,银行也正在经历相应的结构变化。银行业的结构变化使现行的银行业监管制度面临功能型与机构型,监管有效性和监管的国际协调三大挑战。新的银行业监管体制将是在尊重现实与考虑未来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银行保险的实现方式按照金融一体化程度从低到高可以分为协议合作模式、合资企业模式、金融集团模式和业务线一体化模式四种。由于多对多的协议合作模式在我国居于主导地位,我国银行保险市场出现了恶性竞争愈演愈烈、竞争行为有待规范、服务质量亟待提高和银保监管滞后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中国银行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西方国家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并结合中国保险业和银行业的实际情况,中国银行保险应当分为独家分销代理模式和金融控股集团模式两步走,我国的金融监管也有必要在动态中完善并最终向统一监管发展。  相似文献   

9.
监管失灵、激励相容与我国银行业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是一种激励不相容的监管方式。这种监管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金融稳定,但这是以牺牲银行效率为代价的,具有金融压抑的特征,既增加了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又增加了银行部门的监管服从成本,监管效率低下。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给予银行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与监管者形成良性互动,既维护了金融稳定,又给予银行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我国银行业监管方式演进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随着改革的深入,银行业风险也日益显露,并开始危及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因此,对银行业进行有效监管迫在眉睫。应分析我国银行业风险的形式,根源,借鉴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有效做法,构建我国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关于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持有资本所起的约束作用,有两种观点:强制观与激励观.强制观下的监管模式是标准化方法;激励观下的监管模式包括内部模型法与预先承诺方法.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模式是强制观指导下的监管模式,这种监管模式具有激励不相容性,是低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权 《西部金融》2005,(2):54-55
我国银行业风险监管的核心在于制度建设.对我国银行业风险监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第二,按照<巴塞尔协议>实行充足的资本金制度;第三,实现银行业监管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3.
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体系的稳定对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银行体系的稳定,除依赖于经营优良的微观经济主体、良好的社会诚信制度等条件外,加强银行资本结构改造,提高监管效率,并运用资本监管的有效性来改造传统监管体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世界范围来看,银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是由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而从目前我国分业经营仍是银行业的主要模式.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分析,我认为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并存的经营模式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首选.  相似文献   

15.
一个独立、健全、高效的银行业监管体系,是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保证银行业稳健运行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基本前提.目前人民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监管体系已基本确立,这个体系在保证我国银行业稳健运行、防范化解风险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从两年多时间的运行情况看,现行的监管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不断地完善.  相似文献   

16.
何桂基 《全国商情》2007,(10):80-82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到来,我国银行业面临国际银行全能化的挑战,通过对内部综合型全能银行模式与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模式的比较,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实出发,当前我国只能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7.
18.
流程再造被视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为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可以通过监管流程再造对监管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本文认为,目前非现场和现场合一的监管模式存在与有关制度规定相冲突、监管资源浪费、重复劳动等缺陷,将非现场职能划归统计信息部门能够克服目前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非现场监管流程再造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1989~2005年中国银行业发展和监管的相关数据对中国银行业监管效果进行系统的实证检验,并对银行业监管进行维度细分。实证结果显示,银行业监管总体上是有效的,促进了银行业业务规模的发展,提高了银行经营效率,降低了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水平,但具体到监管的维度上,“政府拥有银行的比例”检验效果不明显,“市场力量参与监管”不是很理想,还需要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优胜劣汰的趋势,全球大型集团或者企业通过并购来实现壮大自身的目标。随着这一股并购潮流不断涌现,在我国,并购风也开始盛行,并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并购需要雄厚的资本,我们的资本从哪里去获得。本文结合了当前国内的经济现状,分析了企业融资并购选择方式的现状。国内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没能体现多样性和丰富的层次感。笔者通过参考近年国内外大型并购案例等相关资料,分析企业对各种各样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寻求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