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成思危代表民建中央提交了《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这就是后来被认为引发了一场高科技产业新高潮的“一号提案”。后来很多媒体都称成思危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相似文献   

2.
观点     
成思危:中国经济有望提前复苏保八也要保质"下半年要比上半年好,明年要比今年好。"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建中央原主席成思危在"2009苏州企业科学发展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和人才汇集机制。”为了更好地在新形势下发展风险投资事业,本刊编辑部特约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风险投资领域的权威和著名专家成思危撰写了专稿。文章既有精辟论断,又有深层次的分析,对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改革新视角     
成思危:风险投资存在六大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风险投资协会名誉主席成思危在 11月初的创业 2000风险投资研讨会上说,目前风险投资存在六大问题。 一、风险投资规模还需要扩大。目前,国内有一百多家风险投资公司,号称有一百多个亿,但是据对一些公司调查,这些公司实际投入的项目资金,或者真正做风险投资的恐怕也就是十几二十亿人民币。 二、风险投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继风险投资后要尽快建立基金法、信托法等相关政策法规。 三、对风险投资的认识不统一。包括风险投资的特点、重点、难点,目前认识上还不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4,(3):14-14,19,20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新技术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风险投资研究专家成思危表示,根据现有国情,中国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可采取”三步走”战略: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基金和二板市场。  相似文献   

6.
风险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自50年代以来,这项事业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勃兴。近年来,它登陆祖国大陆引起强烈反应。风险投资:神话正在变为现实1998年无疑是风险投资出尽风头的一年。1998年3月的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民建中央提交的“呼吁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被称为九届全国政协一号提案,”‘风险投资”这个名词也因此引起各方瞩目,声名远播。而这一年接下来科技界涌现的一系列事例,又从实践上说明,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事业是多么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信息》2003,(9):40-40
日前在"2003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说出了自己惟一遗憾的事情,就是成立中国风险投资协会,花了不少力气,到现在为止,因主管部门的意见不一致,而没有办成.但是他相信,形势的发展到最后必然是大家联合起来促进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缓慢,存在的问题较多,目前还缺乏国外风险投资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在宏观经济良好的运行态势下,也迎来了风险投资业发展的良好机遇。要真正推动风险投资的发展,关键要解决资金来源,人力资源及运行机制、国家的扶持政策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风险投资,自5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勃兴。近年来,登陆中国,引起强烈反应。*风险投资:神话正在变为现实1998年无疑是风险投资出尽风头的一年。1998年3月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民建中央提交的“呼吁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被称为九届全国政协一号提案,“风险投资”因此引起各方瞩目,声名远播。接下来科技界涌现的一系列事例,从实践上说明,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事业是多么的必要。这些例子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张朝阳和他的创业史。1996年8月,张朝阳正是怀揣着尼葛洛庞帝为他提供的22.2万美元风险基金回到中国,开创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集体经济》2012,(10):28-29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建中央原主常成思危做客人民网,以“当前经济形势与未来调控着力点”为题与网发进行了在线交流。成思危指出,近期中国面临着稳增长和控通胀的两难选择,今年经济形势严峻,长远来看,如何做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需做到三个“外转内”,即外需转为内需,外延性增长转向内涵性增长,外向型动力转为内向型动力。  相似文献   

11.
<正> 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和龙头的经济,而风险投资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没有风险投资,就没有高新技术产业化。就没有知识经济,因此.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中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一是投资主体单一:二是退出机制急待完善;三是外部环境有待改进;四是风险投资专业人才十分紧缺。要解决些问题就必须解决好以下儿个方面问题,寻求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下半年要比上半年好,明年要比今年好。”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建中央原主席成思危在“2009苏州企业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上指出,中国有望在2010年走出危机,比世界经济提前复苏。  相似文献   

13.
我国风险投资业起步相对较晚,1985年,我国成立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标志着中国风险投资业的诞生。从1998年两会期间民建中央《呼吁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一号提案”到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决  相似文献   

14.
改革新视角     
成思危:我国风险投资的重点应在创业初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2002年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会上说,完全炒作的“资本运作”只会促进泡沫经济的发展,最后以破灭的结果告终。有人认为,中国的风险投资目前应当放在后期,即支持已经成熟的企业,使其尽快成熟而上市蜕资,这样可以尽快取得收益,满足投资者的要求。然而,正是这种媚俗和急功近利的指导思想阻碍了我国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重点应放在开拓成长阶段,支持有创新成果的科技人员创业。这既是由于我国有大量待转化为新产品的科技成果,也是出于发展高技术,提高我…  相似文献   

15.
李杰辉 《珠江经济》2001,(11):38-41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风险投资协会荣誉主席成思危在创业2000风险投资研讨会上提出了中国风险投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建立风险投资公司,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咨询和管理服务;第二步是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并制定相应的法规和管理办法;第三步是建立包括二板市场在内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政策法规的鼓励与监管政府应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引导和培育适合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实施必要的优惠政策。风险投资法律制度和政策的确定,对风险投资基金的影响至关重要。例如,美国在1969年风险投资基金的规模已达  相似文献   

16.
王宁 《中国经贸》2014,(20):143-144
风险投资是一种投资于创业期的融资与投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事于风险投资领域的企业和团体越来越多。但在我国,风险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为了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健康有效率的发展,本文对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新视角     
成思危:企业发展要注意三个问题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近日指出:我国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注意解决三方面问题:通过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素质。 1、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管理制度,既要强调结构管理上董事会、监事会到位,也要强调程序管理上立法到位; 2、企业发展战略的目标不仅要获取最大利润,还要考虑所有者权益、企业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 3、建立企业的个性化营销理念。 4、要强调在企业内部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形成和谐管理的局面。要通过培养核心竞争能力,把企业做强。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  相似文献   

18.
胥会云 《宁波经济》2023,(11):42-43
<正>当前,我国风险投资高度集聚,北上深三地私募股权投资类基金(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数量和管理基金规模,分别占全国的50.7%、 52.6%,均超过一半。10月14日举行的“2023 (第二十三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表示,风险投资行业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不断在新领域新赛道发挥“加速引擎”的强大动力,助力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9.
风险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行为。自50年代以来,这项事业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展开。近年来,它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应。请看——去年全国政协大会的一号提案今年科技界、金融界的头号热点神话正在变为现实1998年无疑是风险投资出尽风头的一年。1998年3月的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上,民建中央提交的“呼吁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被称为九届全国政协一号提案,“风险投资”这个名词因此引起各方瞩目,声名远播。而这一年接下来科技界涌现的一系列事例,又从实践上说明…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在深圳隆重开幕。本届论坛以“提升国际风险投资合作,促进我国创新经济发展”为主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创始人成思危出席了开幕式。从中外投资行业的现状分析对比中得出,国内投资行业还要有相当的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