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茹 《企业经济》2003,(11):5-8
一、近二十年来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状态及特点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上遵循了世界各国工业化加速阶段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从GDP中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演变看,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由1978年28.1%降为2001年15.2%;第二产业比重在波动中呈U字型变化,从1978年48.2%降至1990年的41.6%再升至2001年51.1%;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由23.7%升至33.6%,并于1985年超过第一产业而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二大产业。从就业结构看,就业总数中第一产业所占份额持续稳定下降,由1978年的70.5%降为2001年的50%,第二、三产业所占份额持续小幅上升,分别…  相似文献   

2.
1978~1989年我国非正规就业基数小、增速快、对城镇新增就业贡献率低;1990~2000年非正规就业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率年均114.86%;2000~2012年非正规就业成为城镇新增就业的主渠道。通过建模发现:非正规就业比重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用趋势方程预测未来非正规就业的比重将大幅下降,政府可从劳动力需求、供给、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配套政策改进4个方面适当引导。  相似文献   

3.
宛浩然 《经济界》2005,(3):78-81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及格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表一可以看到,1952年到1978年间,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不断下降,由1952年的57.72%下降到1978年的32.76%,工业从1952年占国民收入19.52%上升到1978年的49.4%,同时第三产业份额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表明建国后我国工业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工业内部,由于建国后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重工业比重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有较大比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重工业的份额占到59.8%,轻工业占40.2%。表二显示出改革开放后直到1990年,轻工业的份额有所上升而重工业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状况和原因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状况1978年以来,产业结构摆脱了以前那种“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畸形发展,服务业水平低下”的局面,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1978—2000年,我国宏观经济总量及其各个产业都呈快速发展态势,GDP年均增长9.5%。第一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保持上升趋势,此后基本呈稳步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80年代末呈逐年下降趋势,1991年止降转升,近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1992年基本呈上升趋势,近年来较为稳定,变化不大。从就业来分析,22年间,全社会…  相似文献   

5.
数说     
《中国就业》2012,(7):17
6月4日发布的"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到2011年底,全国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所有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34.8%;第二产业占29.5%;第三产业占35.7%,第三产业就业人员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第一主体。35.7%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领导下,中组部、人社部、国家统计局共同组织开展的2010年度全国人才资源统计工作日前结束。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亿人,比2008年增加780万人。人才资源总量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11.1%。1.2亿  相似文献   

6.
劳动就业 200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9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9708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38.1%;第二产业21684万人,占27.8%;第三产业26603万人,占34.1%。年末城镇就业人员3112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910万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就业》2012,(1):9-11
"十一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2010年是"十一五"计划收官之年。五年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3%以内。当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在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就业结构逐步优化,2010年与2005年相比,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分别降低1.9和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了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城镇就业结构趋向合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广州市城镇从业人员就业结构渐趋合理。城镇从业人员的就业在所有制结构上仍以公有制单位为主,但非公有制单位的就业人数和比重呈逐渐上升趋势,所有制结构向多元化发展。90年代以来,广州市城镇从业人员尽管总量在增加,但公有制单位的就业人数和就业比重基本呈下降趋势:国有经济从1993年的138.5万人降到1998年的122.1万  相似文献   

9.
第三产业人才需求“主力军”随着广州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第三产业在广州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在加强,第三产业创造的就业岗位逐年增加,从业人员迅速增长,2004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242.22万人,比2003年的225.02万人增加17.2万人,占全市社会从业人员增加数18.92万人的90.90%,2001年-2004年间广州新增的就业岗位中91.27%来自第三产业。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增加未来的广州,随着中国加入 WTO 过渡期的结束,中国的市场向外资企业全面敞开,广州作为华南的中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人口变动看就业形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九五"期间,我国的劳动就业形势似乎更加严峻: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减弱,城镇失业率增加.人口分析表明,我国劳动就业形势发展,"十五"是关键时期,但从根本上说,下大力量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王伟 《中国就业》2014,(6):44-45
正都江堰市地处四川省成都市城西,户籍人口61.57万人,劳动力人数35.59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12.86万人,农村劳动力22.73万人。城镇从业人员总数12.26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93%。如何在都江堰市做好35.59万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工作,提升就业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全市加快发展大局。为此,该市从实际出发,在创业、培训、援助和服务体系方面下足功夫,形成"4+8"的充分就业工作模式和"311"品牌,推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12.
任虹 《数据》2004,(7):14-15
2003年受非典影响,全市体育产业实现各种营业收入118.4亿元,比上年下降7.8%;实现增加值45.2亿元,比上年下降14.6%,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2%,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为6.7万人.  相似文献   

13.
严良军  丁杰 《中国就业》2006,(10):50-52
泰州市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全市502.7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91.54万人;劳动力资源总量242.6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92.04万人;全市现有被征地农民5.8万人,外来劳动力约25万人。近几年来,该市以贯彻落实“开发就业、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为目标,努力在全市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和城乡统筹就业格局。全市累计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4.93万人,转移比重67.33%,培训农村劳动力23.96万人。今年8月,劳动保障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将该市确定为全国首批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4.
德阳未来十年城市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反映。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是加快德阳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新的跨越的重要一环。一、加快德阳城市化发展势在必行1 德阳城市化发展现状1 999年 ,德阳狭义城市化率 (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由 1 983年建市初期的1 0 80 %上升到 1 8 6 9% ,广义城市化率 (城市居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由 1 1 36 %上升到 2 3 9% ,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 49个百分点和 5 9个百分点 ,且城镇密度较大。建市 1 7年来 ,全市非农业人口由 36 2 5万人增加到 70 2 4万人 ,农业从业人员由 1 5 0万人减少…  相似文献   

15.
一、宁波知识服务业的现状 伴随宁波经济的快速发展,宁波第三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达到39.4%.而在第三产业中,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服务业发展也较快.如:从事企业管理、法律、咨询与调查、广告业、市场管理、旅行社等服务业单位数达到4779家,从业人员达到108146人;教育部门单位数有2452家,从业人员达82973人;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服务业单位数621家,从业人员16479人;卫生业单位数447家,从业人员达27174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音像及文化艺术单位有399家,从业人员达到8796人;金融及房产业有614家,从业人员达到45776人.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二00三年全国乡镇企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三千九百五十五万人,占同期新增农村的百分之八十六如何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近日结束的全国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工作会议提出,发展乡镇企业第三产业是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要道。会议透露,2002年全国乡镇企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955万人,与2000年相比新增就业人员400多万人,占同期新增农村劳动力的86%。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第三产业是近几年乡镇企业系统的着力点和主抓点。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服务于农村经济、各类园区、小城镇以及城乡居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乡镇企业第…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和社会大环境的需求,新毕业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人数由12年的111.7万人下降到15年的90万人,而自主创业人数比例由12届的2%增长到15届的近5%,由此可见,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趋势由前几年的"公务员热"转变为"创业热",本文将结合社会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对此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资料     
93年三季度末全国个体工商户达1625.6万户截止93年九月底,全国个体工商户达1625.6万户,从业人员2641.1万人,注册资金747.4亿元.分别比93年同期增长11.7%、14%和37.5%.城镇个体工商业总户数为582.2万户,从业人员822.8万人,注册资金275.3亿元,分别比92年同期增长18.9%、20.3%和49.5%.从事工业、建筑业的个体工商户比重略有下降,而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等第三产业的个体工商户增长较快,占全国个体工商户总户数的86.8%.  相似文献   

19.
潍坊市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把稳定就业作为刚性目标扎实推进,全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就业服务体系,城乡就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2012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3万人,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21.4%和123.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低于控制目标0.7个百分点。全市连续九年实现城乡就业"双十万"目标,在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社区服务业以就业容量大,就业领域宽,用工灵活,适合下岗职工再就业等特点,得到了较快发展,成为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一个渠道。一、社区就业潜力巨大.发展条件已经具备。从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看,就业岗位的主要增长点在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的重点在社区服务业。去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32.9%,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从青岛市调查情况看,去年全市市区仅从事家政服务的用户登记就有15000户次,对家政服务人员需求量达到3万人。以此推测,全省中等以上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