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品种和规模均呈爆发式增长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家庭金融投资选择的主流产品。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这种大规模调整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本文考察与分析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认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会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金融监管部门的行为也会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金融监管部门可通过行使监管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监管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种类和数量、制定相应的部门规章制度、制定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等职能对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顺畅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前提,近年来,商业银行信贷配给导致传统的传导渠道不畅被认为是货币政策有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本文从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我国信贷市场的特点及其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给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银行再造是对商业银行全面的组织变革和改造.作为货币政策运作重要微观经济基础的银行,其再造必然会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改变货币价值形态和流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诱发金融创新,影响货币政策工具、目标和操作;银行再造风险加剧金融脆弱性,削弱货币政策有效调控的"生态"基础.为使银行再造更积极地发挥其对货币政策的正面作用,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必须全面协调金融领域改革、发展和监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16家上市银行2007—2016年的数据,对中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且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化对信贷投放总量以及社会总产出也会造成影响。同时,风险定价效应、追逐利益效应、习惯效应、杠杆效应作为中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重要作用机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对商业银行更有效地使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权制度不完善导致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对称、商业银行贷款权上收、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对中小企业放贷成本高、中小企业自身存在诸多不足等导致的商业银行“惜贷”行为,不仅阻碍了央行货币政策从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的有效传导,导致央行的货币政策意图无法通过商业银行放贷行为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实体经济,而且还极大地抑制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效率。只有彻底破解商业银行“惜贷”瓶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金融体系为企业融资服务及经由信贷渠道传导央行货币政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谢益坤 《大众商务》2022,(6):106-108
文章使用了Bankscope数据库中2008-2019年159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研究贷款损失准备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当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商业银行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债券价格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渠道缺乏,大量持有国债,国债价格下跌加剧了银行风险,同时商业银行存在着大量的可转债担保风险和相互持有次级债的道德风险,实证检验发现债券利息收入现金对上市商业银行每股收益的弹性比较显著.实现债市的"全流通",提高债券价格发现的效率,使商业银行能充分通过债券交易来调整资金头寸、规避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8.
本论述了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是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商业银行货币供给弹性不足,以及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不旺造成的传导机制低效率而引起,并提出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收集了2004年-2013年我国45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和相关宏观数据,并运用差分GMM回归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做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我国的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确实存在,且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刺激银行承担更多的风险;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大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银行的规模大小、盈利水平和资本充足性与银行风险承担呈反比;人均GDP增长率、银行业竞争性与银行风险承担呈正比。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经营工作展开分析,介绍货币政策内容与措施,从五个方面总结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提出调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实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收、完善流动性风险预警系统、实现商业银行国际化目标、规避信贷风险五点应对建议,以期能够改善商业银行经济结构,提高金融行业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近期央行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的力度,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整作用日益显现,同时货币政策的应用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盈利能力以及股票收益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在收集了4家国有控股银行和4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票日收益率数据后,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严格的计算,结果证明,存款准备率金的上调对银行的股票收益率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是中国近10年来首次提出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这对国内商业银行以存贷款利差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必将带来严重挑战,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创新提供了契机。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创新不仅能够拓展自身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中间业务增强对信贷对象及其经营业务的了解,加强对信贷全过程各环节的监督、约束,从而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3.
宏观调控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支持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紧货币政策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机遇,城市商业银行应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克服外部制约因素,从信贷机制和信贷产品创新、建立合理的考核系统、完善利率定价机制、拓展服务区域及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来进一步支持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贷款的有效工具,合理有效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可以抵御因坏账增多而导致的金融风险。以2004—2017年125家商业银行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央行使用的宏观审慎工具会使商业银行前瞻性地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以保持银行系统稳健运行;监管机构加强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会导致银行忽视对贷款损失准备要求的考量;央行实施的货币政策与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对银行的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各国中央银行为了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获得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和支持,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和强化自身的责任感,越来越重视与公众在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决策和货币政策操作方面的信息沟通。由于各国中央银行所处的体制和环境不同,客观上存在着信息沟通的不同策略。这种差异化的信息沟通方法,既是中央银行对信息沟通所带来的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的考虑,也是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的需要。为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我国中央银行应注重信息沟通的制度化建设,制定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沟通策略,在此基础上探索和创新更加有效的信息沟通方法。  相似文献   

16.
流动性是银行业生命。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对于维护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提高银行经营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防范流动性风险是每一家银行所必须注意的问题。那么判断哪些因素对于上市银行流动性起到主要影响的工作便显得尤为紧要。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和银行微观经营因素角度出发,选取表征货币供给情况、宏观经济情况、通货膨胀水平、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状况的宏观经济因素变量和表征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状况指标、银行盈利能力指标、银行资产规模指标、银行负债规模指标、商业银行净利息收人水平、银行抵御风险能力指标、银行竞争能力指标及贷款呆账准备金的银行微观因素来分析对银行流动性影响,发现其对各个银行及银行业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给予银行资金定价权的同时,也冲击了银行的经营活动,银行面临利率水平升高和利率波动所带来的独特风险。在对利率风险合理度量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管理实践,我国应在机构建设、风险管理技术、产品定价、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方面不断完善,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经济复苏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2010年是我国经济新一个周期的起点,这决定了近两年我国经济将处于经济复苏期.在经济复苏期,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宏观经济不确定、货币政策收紧、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以及前期累积的风险逐步暴露等多重挑战,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一特殊时期的风险成为银行业共同的课题.文章从我国经济复苏期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当前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特征,提出了加强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通过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和汇率影响公司和家庭的投资和消费决策,并最终影响经济。假定资产价格对货币传导会产生作用,中央银行可以使用这些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目标。但是,尽管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管理中的重要性,中央银行以资产价格为货币政策目标也可能会导致更坏的经济后果并可能侵蚀中央银行独立性。  相似文献   

20.
从贷款需求和资本约束两个角度对2004年至2006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贷款低速扩张"的实证分析表明:从经济增长、货币松紧程度、替代融资方式发展等需求因素难以对该时期贷款增速大幅度回落做出合理的解释;严格资本监管为银行信贷扩张设置了额外的约束条件,不同资本监管环境下银行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货币松紧程度的反应方式和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资本约束是银行贷款扩张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一措施有效地配合了近年来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由于银行主要通过增加监管资本的方式提高资本充足率,因而严格资本约束并未导致严重信贷紧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