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引入关系型贷款,可以为解决农户获取小额信贷难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建议构建基于关系型贷款的农户小额信贷运行机制;以农户为中心设计信贷产品实现跨期平滑;推行小组联保降低农户小额信贷风险;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贷款利率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欠发达县域农户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有效补充了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受信贷管理体制制约,推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动力不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经营模式与当前农户实际需求不相适应;贷款管理难到位,信用户占比小,小额信贷投放范围狭窄.建议完善信贷管理,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激励机制,持续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统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上浮标准.灵活掌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期限,放宽贷款额度.大力推进信用户、信用村镇建设,提高信用户占比.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对农户增收的贡献,理论界一直存在不同观点。通过对湖北省及市农户的问卷调查,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测算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对农户增收的贡献率,计量结果显示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对农户收入增长作用显著,中央银行应加大支农再贷款投入力度,促进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甘肃省为代表对西部农户小额信贷进行研究,选取了定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县,随机调查了210家农户,并在全省范围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高低、考虑民族地区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调查了133家农村信用社.汇总调查问卷结果,对甘肃省农户小额信贷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赵炎 《全国商情》2005,(6):29-31,35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能够为贫困者、低收入的家庭经营的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扩展了正规金融信贷体系领域,畅通农村融资渠道。在农业产业化的融资体系建设中,小额信贷的承贷主体主要是农业产业化链条上资金实力薄弱的农户或微型企业。本文对小额信贷的组织机构、小额信贷运作机制以及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小额贷款外部环境约束和小额信贷内部机制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市场非均衡与帕累托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信贷市场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农户小额信贷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实践创新,但其市场尚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其帕累托改进的前提应该是,兼顾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与减少扭曲,前者主要依靠市场,而后者取决于政府是否提供一个有效竞争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内外小额信贷具体运作模式的分类和比较,重点分析了现有国内小额信贷运作模式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国内小额信贷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同时提出,国内小额信贷运作模式的创新必须解决信贷行为商业化、资金来源多样化、利率标准市场化、风险控制系统化、信贷监管差别化、模式发展规范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68个农户2007年的小额贷款数据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贷款数额、贷款用途、劳动力数量、农户主要劳动力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小额信贷可以显著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将贷款资金投入到非农产业也可以显著提高农户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朱青 《西部金融》2010,(2):29-30
小额信贷是我国农信社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方式,在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户的调查,考察农户小额信贷特征,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自身特征、家庭经济状况、农户对小额信贷的认知程度三类基本因素对农户小额借贷需求与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小额信贷的资金供给和资金配置问题,可从理论上证明小额信贷的供求失衡;而从资金来源、利率、风险管理几个方面考察也发现小额信贷的供求失衡状况。要充分发挥小额信贷为低收入阶层服务的功能,则应当完善小额信贷运作载体、利率设计、风险控制以及适度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动农村居民消费,开拓农村市场,是推动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大课题。文章运用回归分析、EG协整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1996年~2007年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基本结论为: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与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且存在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湖北省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农村存贷款和资金来源情况的描述性分析,判定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在支农服务中的地位。拟合农户收入的C—D函数,在农户收入函数框架下分析农村正规金融服务与农户收入的关系。数量分析表明,湖北省正规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的服务不尽如人意。农村金融机构只有不断缩短与农民的距离,为其提供适合的农村金融产品,增加对农户的贷款比例,才能有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激励理论构成了农户征信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我国农户征信制度实践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如农户个人信用信息来源渠道单一、信息质量不高、缺乏征信产品创新的动力机制、个人信用征信的法律建设缓慢等,提出加强对征信行业的管理,尽快实现各个行业的信息共享;创新农户征信产品,完善农户征信体系;加快征信的法律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不仅健全了我国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也给金融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银行相比,小额贷款公司因其放贷门槛低、手续简便及操作灵活的优点,满足了小微市场经济主体多样化的信贷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小额贷款公司同银行的竞争合作机制,从理论上探讨了两者的合作条件。  相似文献   

16.
农户征信建设是防范农村金融风险,实现农村信用环境改善的基础。从农户征信的内涵,农户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使用,农户征信的现有模式等方面入手,对农户征信建设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指明我国农户征信建设现实和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结合我国农户的特殊属性对农户征信理论进行构建研究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郝嵘 《西部金融》2013,(11):77-79
本文基于对陕西省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征信系统的情况调查,发现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征信系统存在操作、监管、技术、法律缺失等风险,严重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健康发展.建议从加快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明确职责划分、选择适合的接入方式、加强信用信息使用和安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自身电子化建设等方面防范和化解接入征信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18.
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问题主要是,劳动力转移的变化基本上与经济周期波动相吻合;有较强的地域性;技能水平偏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主要有政策制度、科技进步、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促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改变居民生活方式,促进农村消费观念的改变,回乡投资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开放农村消费市场等积极影响。也有政策难以落实,土地抛荒,农村地区消费和经营收入较少等负面影响。应鼓励和帮助劳动力回乡发展,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利用转移劳动力智力优势提高农村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9.
创新导向型县域经济的分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导向型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创新为核心动力的全新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活动的异质性决定了创新导向型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可以从创新的主导动力、产业基础以及资源来源等视角对创新导向型县域经济的模式进行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当前小额贷款公司面临法律困境。我们有必要参照国外小额信贷成功模式,完善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法律制度,明确其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放宽注册资本总额限定、开辟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拓展金融业务形式,使其能够在完善的法律框架下运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