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开始知道松尾芭蕉是源于他的一首俳句:夏日草凄凉,功名昨日古战场,一枕梦黄粱.当时就对这位芭蕉翁倍感兴趣,后来又读了不少他的俳句和散文作品,内心越发觉得喜爱. 当然了,芭蕉翁本名并不叫芭蕉,日本古代作俳句的人都要起个徘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笔名,就像后来的一茶、宗鉴、子规,风雅得很.芭蕉桑本来叫松尾宗房,酷爱李白,1672年到江户(今东京)后取的徘号叫桃青,这是源自于李白桃青之义.1681年他的学生李下送了一株芭蕉树给他,种在他当时隐居庭园内.第二年,由于太冷芭蕉树生不出果实,他于是取这个寓意改名为芭蕉.  相似文献   

2.
一俳句与汉诗的比较俳句兴于松尾芭蕉,正象唐诗兴于李白。而松尾芭蕉比李白晚九百余年,因此,在盛唐文明的影响下,俳句在构思、情绪、审美、遣词用字、引经据典等许多地方都深深刻下了汉诗的痕迹。同时,作为远离亚洲大陆的日本孤岛,有其民族生存与文明发展的完全独特的内在规律与逻辑。对汉诗与俳句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中日两国民族在思维、性格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吟咏俳句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读者通过一首俳句会想到什么,想象出什么。吉川英治说:“我有幸会见和偶遇的人,都是老师。”确实如此.我非常珍惜我与刘先生及许多中国朋友的友谊,同时鞭策自己更加精进。  相似文献   

4.
美丽的芭蕉生长地滇南的广大地区,生活在这里的云南各族人民,与芭蕉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芭蕉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5.
高菲 《魅力中国》2013,(23):29-30
俳旬是日本的诗歌。由俳谐连歌演变而来,现代一般称江户时代以前的为俳谐,明治时代以后的为俳句。俳句以短小为特色。所以内容必须简明,语言必须精练.能够引人深思。发人联想。俳句虽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但在现代日本社会中依然可以看到喜爱俳句的日本大众。俳句的荧也关乎着日本人的审美意识。日本人以小为蔓、以自然相结合的审美观、禅学审美意识以及“空寂”的审美意识,从俳句中都能让我们感受到。  相似文献   

6.
征稿启事     
紫阳城东南,逆任河而行三十余里,有一乡镇,名字颇为优雅,叫做芭蕉,走进芭蕉,犹如走进一幅山水画卷。  相似文献   

7.
一近几年来,日本十分重视俳句的国际化运动,并把这一运动作为日本对外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手段。1989年12月,日本成立了“国际俳句交流协会”,以统一这项活动,使它更有组织地在世界各国开展起来。俳句国际化运动的出现,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众所周知,日本经历了70年代的经济起飞之后,现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日本为进一步扩大它在世界上的影响,同时它也需要通过文化交流来改进由于经济上抢占世界市场而造成的不良形象。因此日本选择了俳句这个富有日本特色而又容易上口和记忆的短诗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而“俳句からHAIKUへ”(前一个“俳句”指用日语写作的短诗,后一个“HAIKU”表示用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人们都在议论,俳句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短的诗。它只有十七个音,分为五七五三节,而且一个词,如曙光(AKEBONO)就要用四个音,其蕴含量之小,可想而知。因此,要用这仅有的十七个音写成一首(日本人称一句)诗,就需下一番工夫了。这是一方面,说的是俳句不易写;但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短,也确有随口即可占得的一面。易与不易之间,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情况:在日本,从事俳句创作的人,尽管上自官僚,下至平民,各行各业,为数众多,都可在创作活动中自得其乐,但是,真正成为俳句诗人(日本称为俳人),而能独步俳坛或卓有成就的却为数不多。这里,首先约略说一下俳句的起源,有助于比较全面地了解俳句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聆听琵琶,犹闻美人吟,音韵连绵不绝。或密如雨打芭蕉,或悠长如长虹横波。琵琶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流传,长久不衰,见证不同时代的风貌。至今已有许多著名的文曲和武曲,其中琵琶曲《十面埋伏》为武曲的代表,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产业》2009,(9):88-88
秋季是盛产水果的季节,梨、山楂、大枣、石榴、柿子、柑橘、柚子、芭蕉、甘蔗和猕猴桃,果摊上摆得琳琅满目,然而,选择多了眼就花了。到底这几样水果中,哪个营养成分更高?不同体质的人又该如何挑选呢?  相似文献   

11.
樱桃熟了     
言明 《东北之窗》2010,(13):68-71
“仙境嵯峨景色秀,点点珠樱西施口。”这两句古诗吟咏的正是当下正红的大樱桃,春夏之交,芭蕉绿了,樱桃红了,人们呼朋唤友,踏青品樱,素有“中国大樱桃之乡”美誉的金州适时地推出了“2010中国大连国际樱桃节”.自6月16日至6月30日,历时15天。  相似文献   

12.
由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发起组织的“歌、俳、诗国际研讨会”在杭州西湖之滨召开,会上成立“中国和歌俳句研究会”。4月29日至5月3日,在杭州花港饭店召开了“歌、俳、诗国际研讨会”。出席人员共约70余人。除国内高校、科研、新闻等单位代表外,日本方面有由“现代歌人协会”、“现代俳句协会”、“俳人协会”等团体,以著名歌人、俳人近藤芳美,金子兜太为正副团长组成的“日本歌人、俳人访华团”一行30余  相似文献   

13.
李仕羽 《今日重庆》2014,(11):80-83
青幽幽的芭蕉树、神秘的猫耳洞、野趣的茅草屋……漫步在洋人街“非洲村”,脚步总会不自觉地停下。点上一杯地道的土著咖啡,一下午的时光便这样流连在浓郁的异国氛围里。 一群来自非洲的年轻人,正用他们洋溢的激情与活力释放出来自世界另一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头条     
《中国报道》2010,(2):8-8
命运多舛的海地 海地是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营养不良的现象处处可见,能够喝到清洁水源的人口不到一半。2010年1月12日下午4:53:09,加勒比板块沿“恩里基约一芭蕉园”断层带滑向北美板块,造成了为时22秒、里氏7.3级的地震,是海地在两百多年来所遭受的地震中规模最大、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建筑物均遭受严重损毁。  相似文献   

15.
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洗去夏日的沉闷。 透过门窗,雨打芭蕉,珠滚荷叶,盘柿低垂,这似在乡间茅舍,可以抒发遥远的思念?  相似文献   

16.
邵璐璐 《走向世界》2011,(29):40-43
流光容易把人抛,绿了芭蕉,红了樱桃。在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砖红色德式小楼里,依然留存着百年的城市风光——这座小楼就是青岛邮电博物馆。从内而外,这座小楼既是一部邮电史话,也是一个城市传奇。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鸿雁传书之说,书信在彼时何其珍贵,  相似文献   

17.
席永君 《中国西部》2007,(8):148-153
竹子的乡愁   “秋风阵阵,吹动前往更科姨舍山赏月之心.“以旅为道的日本俳圣松尾芭蕉在《奧州小道》中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8.
怎样翻译和歌,在我国已经进行了几年,认识在逐步加深,收获很大。这篇文章,就中日两国短诗(俳句与五绝)的抒情方式的差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这一认识的深入探讨,将对和歌的汉译提供有力的基础。我们将从来年起陆续刊发有关文章,欢迎国内外同好参加讨论,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19.
近读《浅淡纯日本情趣的俳句——从〈古池〉的翻译谈起》(以下简称李文)一文,很钦佩李国栋同志道人所未道的高见和勇气。钦佩之余,也不免心有所动,于是敷衍成文,以浅陋之见与李国栋同志共研讨。关于《古池》的翻译,在我国日本文学研究界曾有过长期的讨论,认识应该说已相  相似文献   

20.
忆城     
2012年7月的一个下午,王燕鹰的画展在渝中半岛的芭蕉园老街亮相。数百米的巷子,两边是灰扑扑的老房子,曲曲弯弯的石阶上,来往的居民慢悠悠地走着,他们不时驻足,盯着墙上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风景,陷入沉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