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陈骁波 《中国西部》2011,(15):60-69
去青海避暑!平均气温不超过15度,晚上睡觉要盖被子。青海湖、塔尔寺、北禅寺、东关清真寺、三江源、环湖赛、昆仑玉……六月六花儿会、晒大佛。青海门源,花田错,雪山脚下菜花香……  相似文献   

2.
青海,古称"西海",夏天,是青海最美的季节,此时的青海,不但可以享受宜人凉爽的气候,更能饱览神圣湛蓝的青海湖,一望无际的绿草碧海,壮观奇丽的百鸟竞飞,百里绵廷的油菜花海,领略三千多年历史积淀的众多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3.
在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的今天,体育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种重要旅游类型。作为内陆资源大省的青海,有着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对青海体育旅游业发展的认识,将深刻影响旅游业在青海的总体发展,影响其支柱产业的地位。本文试图从环青海湖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蕴藏量入手,结合青海近年来的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情况,探讨其发展的利弊,并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4.
八月的青海,雪山静谧,碧湖扬波. 八月的青海,激情飞扬,歌舞升平. 就在青海各族人民喜气洋洋,沉浸在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国际性节会所带来的欢乐之时,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又满怀激情地向我们走来了!  相似文献   

5.
青海湖之恋     
作为一个青海人,倘若没去过青海湖,那是要遗憾终生的,于是便去了。 亿万年前,青海曾是片汪洋大海,随着地壳变动,高山逐渐隆起,大海悄然退去。青海湖就是大海退却时,流下的一滴眼泪。 为什么要流泪呢?经历沧海巫山的诗人,面对相当于三个香港那么大的青海湖,所有的赞誉之词都黯然失色,几乎是爆裂胸腔地吼出了一句典雅的粗话:“青海湖,你真他妈的美啊!”青海湖宽厚地笑了,博大的胸怀再多的夸  相似文献   

6.
祭祀青海湖     
朱烨茜 《中国西部》2011,(19):20-21
再次走过唐蕃古道——这条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古老交通大道,仿佛能听到青海高原上那稀薄的空气中苍茫的长号角声、那祈福的彩色经幡被阵风吹起的唰唰响声、那车轮辘辘经过这片土地的转动声……梦回往昔,追随着历史的足迹,徜徉在青海湖这片宁静恬淡的美好中。虽然它身在内陆,却如同广博的海洋一般拥抱着这片大地上的一草一木。风起之处泛过层层涟漪,晨光洒下皆是波光璀璨。  相似文献   

7.
初冬来临,对于热爱旅游的人士来说,冬天的寒冷并不能阻挡他们出行的脚步。青海湖上看天鹅起舞青海初冬的景色静谧安详,风情独特,若有韩红高亢悠远的《青藏高原》相伴,就更是回味无穷,令人心醉。肯海湖上的鸟岛是最吸引游人的地方,位于青海湖最西边的一个小岛上,每年都有上千只鸟栖息于此,种类繁多,如鸥、水老鸦、天鹅、鹤,还有稀有的黑颈鹤。天鹅共有六种,在我国生存栖息的有大天鹅、小天鹅和疣鼻天鹅,  相似文献   

8.
以小城镇建设推动青海湖景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湖是青海省的代表地标,青海湖又是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生态区域,不论从地理位置、生态位置,还是资源位置、经济位置来看,青海湖在一定程度上都代表了青海经济社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小城镇建设是中央实施拉动消费、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战略决策的重要途径,把小城镇建设与青海湖景区的发展相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是青海湖景区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9.
青海湖访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乾坤  黄红 《中国西部》2004,(4):98-101
我们在南国植物吐绿、鲜花盛开的三月来到美丽的青海湖,湖面一片晶莹,那种辽远让人的心胸顿然开阔.到过青海湖的人不少,但知道青海湖旁边的古迹者却不多.沧海桑田,历史总会在它经停的地方留下一些让人去猜想去怀念的东西,几页残破的有文字的纸片,几段有名无名的土墙……  相似文献   

10.
挑战青海湖     
2003年8月2日,张健成功地横渡青海湖。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克服了低氧、低温、超强紫外线、盐碱浓度高等难题,历时近9小时,胜利游完全程2613公里。重视传统的国人喜好微言大义,习惯于价值判断。而横渡,不过是个人行为,或许缺少些功利色彩,却面临着生命的抉择……劈波斩浪是张健毕生的追寻。也许,从两岁多被父亲抱着在北京陶然亭、八一湖熟悉水性时,就决定了他的拼搏生涯。9岁时,张健进了体校。那时的条件很简陋,冬天也只能在室外练习游泳,最多在游泳池上搭个塑料棚保温。棚里湿度很大,游完泳放在池边的外衣都是湿湿的,但张健不怕,还是玩  相似文献   

11.
从青海经济发展现状可以看到,改革开放的20年青海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工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企业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历史包袱沉重,财力紧张,改革开放相对滞后……等原因,使青海经济结构、运行、经济效益及社会事业等方面同全国、西部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劣势。  相似文献   

12.
在青海广袤神奇的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10万纯朴善良的各族人民。那里有风景迷人的青海湖,奔涌清澈的黄河水,金碧辉煌的塔尔寺,草丰畜肥的巴塘滩……这是我神往的青海,这是我不解的青海情。 记得20几年前,我还在南方读初中时,就从地理课中知道了青海省因青海湖得名,湖中有著名的鸟岛,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牧业发达,地广人稀,盐资源蕴藏量世界第一……从此遥远而神秘的青海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以后即使随家迁回东北,下乡、上学、工作,青海仍时常在我的想像中浮现。 1996年5月,国务…  相似文献   

13.
梦中的青海湖,那美得让人心醉的湖水。是沙漠中明亮的眼。怎样形容那片美得让人心醉的湖水?成群的鸬鹚栖息在突出的巨石上面,湖水从深蓝、浅蓝、深绿、浅绿到浅黄,再到接近白色,在阳光下宁静斑斓,令人无法将自己的目光移开……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咸水湖,藏语叫"错温波",蒙语为"库库诺尔",都是"青蓝色的海"的意思。湖面海拔3100多米,面积达45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浩瀚缥缈,波澜壮阔,这是青海湖给人的第一印象,它宛如一  相似文献   

14.
在西部大开发浪潮中,青海作为开发重要地区,应依靠自身凝聚起来的力量,去开拓性地探索和实践.为了有效地实施开发战略,青海需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良辰美景激发了人们的旅游意愿,节假日的旅游适应了现代旅游发展趋势的需要,国内游客中心节假日的方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应特别关注节日旅游火爆这一事实,抓住机遇,发展我省旅游业。青海湖国家级名牌景点的形象一定要树立起来,理由很充分,一是青海湖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二是青海湖的知名度高于省内其他景点,三是青海湖旅游容易实现。本文结合开发青海湖景区建设,对青海节假日旅游业说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那遥远的地方……”多少年来,那首优美动人的歌曲,牵动了无数人对美丽草原的神往与遐想。走进青海,方知当年王洛宾创作似天籁之声的境地。其实并不遥远,就在距省会西宁89公里的海北州海晏县的金银滩。  相似文献   

17.
提起青海,就不能不提塔尔寺;提到塔尔寺,就不能不提塔尔寺的“艺术三绝“--壁画、堆绣、酥油花.   ……  相似文献   

18.
青海以其高海拔的地势地貌和深居祖国内陆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古朴、自然的高原风光,也孕育出这里特有的各类珍稀天然资源.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青海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步伐也将大大加快,人们对鱼的需求量也日趋增大,天然渔业资源受到的破坏也日趋严重.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实现青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青海应突出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应突出产业结构调整.本文就青海产业结构调整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都兰古墓     
青海大地上曾崛起过一个强大的国家--吐谷浑王国.当年,吐谷浑的铁骑曾经征服了东起今甘肃南部、四川西北部,南抵今青海南部,西至今新疆若羌、且末,北隔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相接的大片土地,国土面积达百万平方公里,在当时可谓泱泱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