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这次是第三次到日本,前两次都在东京,这次决定换个环境,于是选择了位于日本东北部仙台市的东北大学,一来看看鲁迅先生的故居,二来看看东日本大地震后灾后重建情况。  相似文献   

2.
我在北京居住了六年时间,每天都要搭公车上班.初进北京的时候,单位给我分的住房在东郊.每天一大早到楼下等公共汽车,单程需要一个半小时多一点,回程不顺的话,有时要花二个小时.后来调进东四的一家单位,家却住在海淀,交通也很不方便.也许是由于上述原因,到纽约后,我十分关注它的公共交通系统.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正是这一点.纽约有世界上范围最广、最完备的公共交通系统,市内五区是通过65座桥梁和18条地下通道相互连结沟通的.地铁  相似文献   

3.
到日本之前,我知道的日本知名大学也就是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大阪大学、京都大学、一桥大学、上智大学、东北大学等等,可能都没有10个。连我这次访日所在的大名鼎鼎的庆应大学,都似乎很少耳闻,让我在庆应大学拿到博士学位的同事痛心疾首,也让自己抱愧孤陋寡闻。在日本参加各种研讨会,人们最热衷的是交换名片,看着那名片上无数陌生的大学名字,真让人弄不清日本到底有多少大学。一查资料,好家伙,日本共有700多所大学,日本的人口是中国的1/10,比中国一个人口大省的人口多不了多少,但平均约每18万人就有一所大学,而中国一共有约2500多所大学,…  相似文献   

4.
月初的时候,我在广州和4年前曾有面之缘的台湾朋友相聚. 2009年,我在越南西贡背包行时,偶遇来自台湾的驴友.我们碰巧都在一个散客团里,同游湄公河.晚上我请她吃了碗越南米粉,小聊一阵便各自告别.这次她碰巧旅行到广东,我们便有机会再见.意料之外,她送我一堆手信,台湾的明信片、老挝的绿茶,日本的神符等等,还有两本书.我实在想不到只是一面之缘,她就会把自己旅行生涯中保存下来的众多纪念品慷慨地赠送给我.我曾把这次再会写进了微博,结尾的一句评语是"旅途上的朋友,有时真是意外地真挚".也许用"真挚"来形容还欠点火候,但用"热诚"却是毫不夸张的.  相似文献   

5.
崔玲 《经济》2011,(8):42-45
"我知道北京与天津的距离并不远,但我从来没想到过,家在天津的我,会比在北京的同事下班后更早到家。"在北京宣武门某期货公司上班的李晶晶说,"我有个同事家住天通苑,每天下班后到家要八点多,但是,我回到天津的家里,也不过七点。"都说高铁改变生活,看来此话不假。双城的同城化生活京津城际是我国开通的首条高速铁路,此条高速铁路的开通,将两座直辖市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  相似文献   

6.
一年坐六十次飞机,每天接待八、九拨客人,吃饭通常只用十五分钟.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肖灼基教授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忙”和“快”.他每天工作的时间表从早晨六点排到夜晚十一、二点.可是,他却说:“计划从未完成过.”在北京大学畅春园的寓所内见到肖教授时,已是日暮时分,刚刚送走两位客人的肖灼基仍然精神矍烁,讲起话来毫无倦意.他说:“实践活动比理论研究对于我来说更有意义,因为创造历史比总结历史对于当代社会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7.
陈言 《经济》2005,(Z1)
伊藤忠(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佐佐木聪吉用他那带着一些日本关西口音的日语说:“商社非常关注人民币汇率。”大概中国的每家贸易公司都在关注这个问题,和中国有贸易往来的企业,也都把眼睛盯在了人民币汇率上。人民币的涨跌直接关系着企业盈亏,它甚至还和数十万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的普通中国市民也有着极大的关系。不过,尽管每天的报纸杂志都在谈人民币汇率问题,但中国老百姓似乎没有什么惊慌,也没有什么行动。2004年12月底,北京知春路中国银行储蓄所的外汇倒爷不慌不忙地坐在长凳上,不时看看10点以后才公布的汇率,用手机打个电话看看有没有新…  相似文献   

8.
日本近日发生了高达9.0级的强烈地震。据称,这是日本历史上有地震观测记录以来最大级别的一次地震,也是全球有记录以来的第五大地震。地震发生后,全世界都在电视上目睹日本政府救灾。给我们的印象是,面对这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65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整个日本从政府到民间,都是紧张但不混乱,灾民情绪也  相似文献   

9.
自从8月29日来韩国光州朝鲜大学讲学以来,出于一个经济理论工作者的职业眼光,事事总喜欢比较一下中韩两国的基本数据.大到GDP、小至农贸市场物价.如果光从来后这十几天的表面接触看,韩国比中国似乎发达不了多少,至少光州就谈不上比北京好在哪里.但细读统计数字,不由得我不有所触动.下面就从几个一般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来谈谈.为了增加可比性,我用的基本上是两国2002年底的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10.
日本外务大臣中曾根弘文6月7日在东京见到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这是两人3个多月来的第二次会面.这次中曾根大臣是中日高层经济对话的日方议长,杨部长则是陪同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出访日本,王岐山副总理为中方议长.用日本外务省的话来说, "眼下的国际社会直面各种问题,不透明的感觉也日益加深,此时日中两国发挥各自的使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世界股市都在动荡不已. 2009年5月29日,日本日经平均股价回复到了9500点以上,和两个多月前的3月10日的股价(7054点)相比,上升了35%.但是日本市场上并没有洋溢出任何喜庆气氛.大多数日本投资家认为,日本经济远没有出现复苏的兆头.  相似文献   

12.
福建的形势很好,经济形势好,政治形势也好。 第一,福建发展快,变化大。从1994年5、6月份到1996年1月份,一年半的时间,我两次来福建。上次是从福州到厦门,这次是从厦门到福州。虽然相隔的时间不长,但福建变化很大,前进的脚步声非常清晰。一个是经济发展很快。“八五”平均年增长十九  相似文献   

13.
胡军 《资本市场》1999,(7):42-43
编辑先生:读了贵刊刊登的有关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报道后,我想谈点自己的看法。我以为,并非所有资产都可以证券化,根据已有的案例,可证券化的资产应具有两条基本特征,一是该资产能在未来产生可预测的稳定现金流,二是本息的偿还分摊于整个资产的存活期间。这两个特征决定了能证券化的不良资产并不是很多,简单分析,可以将基础设施项目、部分房地产项目的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后予以出售。我以为,面对数以万亿元计的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途径不止一条。  相似文献   

14.
面对加入WTO后对科技的影响,我国适时调整了"十五"期间科技发展战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战略转移。1.从跟踪模仿到自主创新。跟踪模仿学习别人技术,这是所有后发国家都遵循的一条模式,日本、韩国的技术发展轨迹也是这样。日本在这点上做得最充分,日本充分利用20  相似文献   

15.
周政华 《经济》2007,(4):36-37
"你觉得我忙吗?"梁吉民示意<经济>记者看看他那张为报纸所淹没的办公桌. 梁现在是北京建国门医院的一名全科医生,行医二十八年,副主任医师职称.梁说,他每天接待四到五个患者,工作清闲,但收入有限,月薪三千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Y君的困惑     
Y君,带有点中国味的东京人,也是我在早大比较要好的日本朋友之一。尽管有时候说起中国话,有点文绉绉,偏书面化,但并不影响他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他的大学、研究生和博士生涯都在北大度过,后来被早大的一个老教授看中就回日本继续攻读第二个博士学位。有意思的是,他当初的一个北大同学在美国读完博士之后也到我们的研究中心工作。提起Y君的时候,就一再提醒我们不要再用看日本人的眼光来看待他,十年的中国生活已经让他变得非常Chinese了。  相似文献   

17.
研发人员怎么招怎么考奥林巴斯:我想问一个招聘方面的问题。前段时间我们招聘了一个大区经理,面试结果是他各方面都非常不错,但是上任几个月后,我们发现这位管理者的主观意识非常强,基本上听取不了任何中层管理同事的建议。我们也委婉地提出  相似文献   

18.
对外开放,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大连是开放的沿海城市,怎样把对外开放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大连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对此,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关于对外引进和国际经济形势问题我是搞国际经济政治问题研究的。研究国际上的有关问题必须以了解和熟悉国内情况作为基础,根据国内的情况去了解国际经济贸易活动情况,将国际上获得的信息和经验,为国内四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这是很重要的一条。最近,我先后到了武汉,杭州、烟台等城市,有两点使我感到非常兴奋:一是各地的领导班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轻化、专业化在逐步实现。干部结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教授、工程师等技术专家进入了领导班子;二是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人们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各位阁下,陈德铭部长、郭金龙市长、埃默森部长、崔重卿部长、潘里里奥部长,各位尊敬的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我能够参加今天的大会感到非常荣幸,今天参会的各位官员的级别很高,同时会议组织的也非常好,我也相信这次会议一定会给我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这次的服务贸易大会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这是中方所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互相协调的工作,来实现服务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继漳州首条“阳光道”──厦漳高速公路投入运行之后,漳州境内又将修起漳诏、漳龙高速公路,对漳州实施“对接特区”经济发展战略,实行二次创业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发达国家和地区把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发展交通运输业的一个重要举措,其经验可借鉴。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我国的台湾省都是以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来改变交通运输状况,改善投资硬环境的。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以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为切入点,来推进经济的复苏,日本在60年代,一条长71公里的名古屋至神户高速公路通车后,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