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国有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属性来说,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模式下,中国国有企业应划分为以下两类.  相似文献   

2.
高志刚 《经济》2014,(7):116-117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和总纲领,同时也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战略调整明确了方向。在国资监管职能面临着从管资产、管企业向管资本、管市场重大转移的历史背景之下,完善国有企业物资采购、工程招标(以下简称采购招标)监督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后股改时期整体上市已成为国企产权改革的重点。国企整体上市有两条路径,一是通过整体改制后,首次公开发行上市,二是借助其控股的上市公司,以吸收合并或资产重组的方式,实现经营性资产的整体上市。目前代表性的整体上市基本模式主要有TCL模式、武钢模式、百联模式、中软集团模式和建行模式。本文对整体上市国企提出了新的监管思路和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企企业家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国企企业家的现状 早在十几年前我国权威部门评出“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对首届20位全国优秀企业家的跟踪研究,或多或少能生动客观地反映中国企业家发展的现状。 据初步统计。首届20位全国优秀企业家中,至今仅有4位还在企业家位置上工作,他们是:杭州青春宝集团董事长冯根生、熊猫电子集团总经理陈祥兴、山东双星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汪海和山东烟台港务局局长朱毅;其他16位中,有3位得到升迁,他们是原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厂长、现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原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现中国石化总公司副总经理黄春萼等…  相似文献   

5.
国资国企监管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是以管资本为主优化国资监管体制、明确国有资本出资人主体责任、充分保障企业经营自主权,打造相对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同时,要适应以管资本为主的新体制,结合不同企业的功能和特点,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分类监管、调整、考核与治理,提高国资监管的针对性、精确性,推动国有企业持续提高经营效率,确保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实现应有的功能和目标。  相似文献   

6.
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有效运用可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以及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而国有企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有效地监管,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促进国有资产安全与增长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分析国有企业资产监督的体系特征,指出国企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7.
张艳 《当代经济》2002,(4):22-22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有企业势必与外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国有企业缺乏监管以及监管不力的现状与国际惯例要求相距甚远。好在有国家政策的引导,有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国有企业在监管上存在的问题: 第一、下大力抓好对企业的外派监事会的工作。要进一步健全和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克服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减少董事会和经理层的交叉任职,推行独立董事制度,提倡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开任职,形成责权分明、团结合作、相互制约的领导机制。必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股市之患,患于国企。国企上市之后,由于国有股权所有者不到位,原来普遍存在的资产质量差、企业管理混乱、经济效益低下之弊病非但没有得到根治,反而由于股市必须坚持为国企改革服务而得到保护,该退的不能退,该破的不能破,而股市为了对国企提供政策扶持,不惜牺牲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搞得自己也是一身毛病。对于中国股市,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今年3月15日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了三个字:“不规范。”这三个字里面显然  相似文献   

9.
10.
《经济研究》2016,(10):97-111
利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本文以2003年国资委成立为政策冲击,系统地考察了外部监管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和改制成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外部监管能够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其作用主要是通过扩大国有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提高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实现的。其次,外部监管还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改制成效,充分释放体制变化所产生的效率能量,使改制企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最后,从行业层面来看,外部监管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改善主要作用在上游行业,而对国有企业改制的影响则主要集中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中下游行业。本文研究表明,外部监管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且为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改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而系统地总结了目前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制度主要框架和监管要求,梳理了中国银行业风险监管指标体系的现状,对部分监管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指出部分监管指标在监管实践中存在着指导意义不强、重复监管、指标繁多等问题,建议对现有银行监管指标体系进行梳理和精简,并结合巴塞尔Ⅲ最新改革动向和中国资本监管改革趋势建立新的监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国企中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因是监管方式的制度安排本身导致监管人与国企“内部人”的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实行独立财务总监与财务负责人双委派,可能是国企财务监管的新思路,文章还对“双委派”的运作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僵化,存在"代理风险"和"经理败德"的世界性难题.本文从现代制度经济学角度,研究证券市场调节企业激励机制的内在功能,构筑一个证券市场调节企业激励机制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现存问题及其根源的剖析,设计完善证券市场调节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与中国证券市场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怡芳  刘新宇 《经济师》2004,(7):102-103
文章以中国加入WTO必须履行开放证券市场的承诺为背景 ,对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及其法律环境进行了分析。结合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发生的典型案例 ,分析了我国证券监管法制改革的依据 ,并提出相应的法制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际竞争,使得威胁一国经济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日益加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监管制度是规避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经济风险的基本手段。针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应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又能保障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政府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逐步出台各项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指导文件,将国资国企改革作为县域经济打基础、固长远的重要抓手.就本地国企改革而言,核心工作就是要坚持市场化运作方向,完成国资监管机构单设和职能分离,通过大胆尝试创新,有效推进了地区国资的应管尽管,探索了一条符合当地经济实际的“大国资、大运作、大监管”的国资国企改革之路,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本文通过对当地国有企业的改革现状分析,提出构建国资监管体系的几点意见,以及总结关于深化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对国有企业转制和产权转让过程中资产流失现象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探讨,指出目前国企资产流失既是一个现实的严重的问题,也是一个认识的误区。因此对国企产权转让应遵循公开性、竞争性和规范性原则,国家应加紧制订法规,进行科学管理。本文特别强调:国企转让要向前看,不但要加强国企转制过程中的监管与规范,更应着手对转让后国企运作的税法调节,对转让国企再转让的监管,防止国企民营化后的资本外逃,确保国企转让后的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19.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我国寿险业挑战最大的不是寿险公司 ,而是政府监管机构。监管部门面临着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行业不断发展的挑战 ,但同时市场的开放和成熟、国际间交流的增加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市场的推动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监管部门应该学习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规则 ,充分转换监管的行政职能。寿险监管目标要实现向偿付能力监管的转变 ,监管重点要保护被保险人利益 ,实现依法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建立完善的监管资讯系统 ,将人才引进和培训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是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在重构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法律制度的革新,带来数据治理、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平台责任以及新技术新业务监管等一系列法律监管问题。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虽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法律监管措施,但仍有待改进完善。梳理当前数字经济法律监管的主要问题以及中国的监管现状,分析中国数字经济法律监管存在的不足和挑战,并提出完善中国数字经济法律监管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