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永娟 《冶金财会》2012,(12):32-33
<正>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会计实务操作中的运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会给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带来影响,而费用作为利润的减项,又会对净利润造成影响。本文以10家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2013年年报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列表汇总了样本企业主要是因为哪些具体事项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并分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的核算,在旧会计制度规定中,中、小修理费用直接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而大修理费用要从提取的大修理基金中列支。新会计制度改变了这一做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无论是中、小修理,还是大修理,一律在成本费用中列支。修理费用发生不均衡或数额较大的,可以采用待摊或者预提的办法。这样,会计上就有三种核算办法,而这三种核算办法较之旧的核算办法,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在执行新会计制度中,由于行业不同  相似文献   

4.
<正>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是一项重要工作,我国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实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通过计算企业暂时性差异以及递延所得税,来确定所得税费用。由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理论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加上实际工作情况的复杂性,使得企业财务工作人员面对暂时性差异与所得税时感到无所适从。本文目标是要厘清暂时性差异与所得税费用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所得税会计的理论基础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  相似文献   

5.
固定资产处理在会计和税法上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固定资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它的计价与核算对会计利润、所得税的影响相当大.会计利润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提,在计算企业应交所得税时,则根据《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办法》的规定进行核算.所以为了更好地了解有必要对财务会计和所得税会计在固定资产处理方面比较异同.  相似文献   

6.
晁福 《冶金财会》2006,(12):35-36
完整的新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和2项会计科目、会计报表规定组成。所得税准则是新准则体系中实施难度最大的准则之一。与现行的应付税款法相比,该准则的理念有重大变化,参照IAS12的规定,强调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以利润总额为基础调整若干项目后求得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基础(按资产负债表观调整利润总额)。对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所得税差异进行详尽探讨,对于做好新旧准则下所得税核算和列报的衔接以及准确执行新所得税准则将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油气会计核算问题关注和讨论了多年,发布了一系列的油气会计准则。目前,世界上的石油公司大多按这些准则进行会计核算,这些准则已成为油气会计核算的国际惯例。油气会计准则在对投资的资本化或费用化的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核算方法,即成果法和全部成本法。两种核算方法会使财务成果有较大差别。由于国外计算应税收益是按照税法而不是按照会计核算方法,这就避免了企业由于选择不同的核算方法而造成税负不均的问题。同时,由于税法对石油天然气行业所得税的某些特殊规定,也为…  相似文献   

8.
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本文通过对所得税会计方法的对比分析和比较研究,旨在对企业进行所得税会计方法的运用与选择中提供理论与实务指导。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准则是每个企业都会涉及的,无论你是一般企业还是金融保险企业,都会涉及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所得税的核算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以下为进一步理解认识新准则一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准则是每个企业都会涉及的,无论你是一般企业还是金融保险企业,都会涉及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所得税的核算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以下为进一步理解认识新准则一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由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必然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当期的所得税费用。文章对该所得税业务进行剖析,以方便会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业务处理。  相似文献   

12.
新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2号-所得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计税基础等概念。税务与会计的差异不再划分时间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要求税务会计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与负债逐项分析,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而确定企业所得税费用。本文结合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对新引入的计税概念、计税理论、所得税会计账务处理的思想与具体账务处理方法等作了简要的阐述,以期与同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3.
<正>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新《所得税》准则废除了原有的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要求企业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  相似文献   

14.
企业税前会计利润是会计核算依据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将某一会计期间取得的收入和相关费用(不含所得税)配比,而求得的利润或亏损。而纳税利润是按照税法规定的确认各会计期间的收入和准予扣除费用的原则为标准,计算求得的某一会计期间的利润或亏损。财务会计核算必须遵循会计准则,其目的是为全面、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为会计报表的阅读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资料。而所得税是以课税为目的,对企业的经营所得及其它所得进行征税。由于会计与税收对损益计算或纳税利润计算的目的不同,特别是按照国际惯例改革我国会计制度以来,使会计核算冲破了财政、税收体制的约束,因此,对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方法产生了不同,所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纳税利润与按照会计方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对同一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计算往往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有以下两种:  相似文献   

15.
一、集团企业合并会计报表所得税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1.集团企业合并会计报表所得税处理中的问题。由于个别会计报表的所得税是按照各自的计税基础计算的,各自的计税基础包含了母子公司内部销售的因素,如销售方的计税基础包括了对内部销售实现的盈利,而这种性质的盈利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是要予以抵消的,但销售方已计的所得税并未做相应抵消,事实上也不应抵消,因为税法规定,法人应独立纳税,并不能由于报表的合并而有所减免,这就造成了合并后利润总额与所得税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复存在。事实上,从财政部1995年发布到目前仍在执行的《合并报…  相似文献   

16.
第五讲股份制企业成本和费用的核算徐志宏博士股份制企业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应按国家规定的范围计入成本。按股份制企业的会计制度规定,它的计算不同于传统的国营企业。一、股份制企业成本、费用核算的内容及特点(一)股份制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  相似文献   

17.
<正>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指导我国企业进行所得税核算的理论基础和原则,然而,其核心概念"计税基础"并不存在有力的理论依据或者法律支撑,导致这一概念目前尚没有统一有权威的定义及解释。另外,关于所得税费用,在没有永久性差异以及适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财务人员对它的核算起到的只是事倍功半的效果。一、神秘而复杂的所得税理论体系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我国所得税会计的核算采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油气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有关折旧方法、所得税计算以及目标收益率确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在项目经济评价中折旧的计算应该采用税法允许的折旧方法而不是企业会计报告采用的折旧方法,所得税的计算应该以企业为主体而不是以项目为主体,对于不同的评价要求应该制定相应的目标收益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际,重点阐述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与管理问题,包括研发费用列支范围、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合理界定,研发费用科目设置和使用以及归集核算与管理流程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研发费用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简称。对于研发费用的处理,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都有相关规定,尽管有所兼容,但仍存在差异,而且各有偏向。很多企业会计人员对这些差异存有困惑,同时也面临着“研发费用如何处理”的问题。为帮助企业正确进行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依据现行的会计政策和税法规定,就如何准确把握研发费用的会计实务操作和税法加计扣除政策规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