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凯林 《英才》2005,(2):28-32
夏朝嘉的财富故事听起来有些老生常谈:找到一个好的专业切口进入,突然发起来,凭着过去的经验,再加上自信,企业做大,然后开始多元化。于是不断从一个行业跳到另一个行业,什么赚钱做什么,而这种活法不属于夏朝嘉一个人,禾嘉一家企业。在中国企业生态群里,它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生存方式。先不论只注重短期利益的企业行为有多少弊端,且不说做不到行业互补的多元化有多么危险,单就一个企业只靠老总一个人的悟性,成功的有多少?猝死的又有多少? “我的主业就是搞组合,不断地把产业整合起来,这是我的职业。”夏朝嘉这话该怎样理解呢?这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激进? 沉醉在产业资本游戏里,矢口否认多元化风险的夏朝嘉让人捏把汗。推崇狼的智慧,夏朝嘉尤其推崇捕捉猎物时机选择的智慧。但学会放弃机遇,或许是夏朝嘉们应理性思考的另一种人性智慧。前一段轰动的中航油事件,恐怕真正让公众错愕的是在市场浸润多年的陈久霖,风险意识却几乎等于零。与市场对赌的豪情,造就了一批中国企业家,也扼杀了一批中国企业家。我们在痛惜中途翻车的陈久霖们的同时,也在忧虑无畏风险的夏朝嘉们。如果中国企业家们的悲剧20多年一演再演的总是老掉牙的套路,不说也罢。  相似文献   

2.
《高科技创业者》2004,(1):90-90
夏朝嘉为中国企业打造了一把开启美国市场的金钥匙。他善于运用强强联手的经营策略投资众多领域。  相似文献   

3.
吴仕逵 《英才》2004,(2):49-49
成都的夏朝嘉、杭州的黄巧灵、新疆的孙广信以惊人而相似的散财举动为中国的MBA提供了可供分析的另类脚本。  相似文献   

4.
夏冻春  梁海松 《英才》2005,(1):87-87
没有高层团队的分崩离析,也没有创业元老的分道扬镳,四川禾嘉集团“财散人聚”的故事成为了不得不谈的话题。“25年过去了.当初和我一起创业的十几个人,如今他们一个也没有离开。”堆在夏朝嘉脸上慈善家式的关容出卖了他内心的自豪。  相似文献   

5.
《英才》2005,(2):34-38
“我的主业就是搞组合,不断地把产业整合起来,这是我的职业。”“多元化风险不存在”《英才》:你涉及到很多的产业,作为一个企业家,进入一个产业有什么样的标准? 夏朝嘉:你们喜欢把做企业的人分成两类人,一类是企业家,一类是经理人,我觉得这样的划分让人感觉企业家就是老板。《英才》:你怎么理解企业家?  相似文献   

6.
叶瑞溪  魏薇 《湖南房地产》2005,(3):29-30,36
“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在严酷的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表现在冲锋在前.把活的希望留给别人。在轰轰烈烈的建设牺牲年代,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表现在吃苦在前,吃亏在前,把享乐的机会让给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产党员奉献在前,学习在前,实干在前,与时俱进在前……  相似文献   

7.
漫说关系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组织制度在变,组织结构形式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变。企业里。员工的人际关系的类型在拓展、在延伸,从根本上讲是员工的人际观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2005是谁,在决定企业的成败是谁,在撩动战略的琴弦谁在蓝海中遨游谁还在红海中血拼谁的战略在远航谁的战略被搁浅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也有人说,战略决定成败有人在寻找蓝海也有人在遵循红海有人在把世界抹平,全球化运营、跨国并购、资本国际化也有人在观望重整,调控下的房地产、困境中挣扎的手机行业在成熟竞争在白热化我们在沿着同一个方向没有盈利地赛跑微利的时代没有战略等于慢性自杀2005中国商业力量蓝皮书之值得推崇的25位战略经营者@本刊编辑部 @郭芳 @秦邦建 @吴晓燕  相似文献   

9.
陈洋 《活力》2012,(2):139-139
一、在体验中采访写作,在采访中体验生活要问:最美的风景在哪里?细细想来,我说:在基层。在偏远的田间地头上,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在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中。我们在实际采访工作中,往往会遇到缺乏新闻线索,不知采访什么,去哪里采访的难题。其实,那是因为没有走进基层,没有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10.
《企业与市场》2005,(8):30-31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在产品、在技术、在人才、在管理、在资源、在品牌、在化,还是在别的地方?这是一个仁见仁,智见智的问题。从本期开始,本刊“观点”栏目将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管窥之见,以期对读略尽启迪之贵,也欢迎企业的经营管理参与到其中来,发表你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1.
刘春梅 《民营科技》2013,(10):271-271
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经济的进步推动着我国产业结构在不断进行调整,而且经济体制也在进一步深化,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的时候一定要不断改变思想,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员工的结构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而且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为了使企业可以更好的发展,企业一定要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进行深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物业管理》2012,(7):26-26
<正>上苍厚爱燕丽泽要在美地创造美丽的生活。所以,在器丽泽.在那些存活了100多年的森林环抱中,在候鸟追寻8000里生活的纯净之地.在那些在树丛下骼默流  相似文献   

13.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地球,在公转,在自转。2010年在向我们依依作别,2010年最后的几页日历在悄悄飘落,我们在为2010年的中国经济守夜。  相似文献   

14.
奋进中跨越     
《大众标准化》2011,(8):6-7
当东方的曙光升起在晋北大地,忻州质监人已经开始了一天的服务奔波,在工厂、在田间地头、在工地、在商场电梯、在实验室……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当夜幕降临,人们都在悠闲地休息时,为了避开施工时间,保证全市重点  相似文献   

15.
祝愿     
在我的灵魂深处 是一丝永远的牵挂 在我的内心深处 是一份永远韵想念 无论你此时 在何地在何方  相似文献   

16.
6月25日,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新任总裁/CEO徐正刚专程来京,发布富士施乐在今后3年的发展战略。这位在富士施乐供职30多年的中国区新掌门人出生在日本横滨,生长在东京,但和笔者见面时,还是更强调他的父亲生在宁波,母亲生在广东,并在寒暄  相似文献   

17.
告别2000年,迎接2001年,在这跨越千年的时刻,我们以最坦诚的、最热切的心意共同拥抱新世纪.我们拥抱在海峡两岸,拥抱在长江黄河,拥抱在珠穆朗玛,拥抱在万里长城,拥抱在各条战线…………  相似文献   

18.
2010年的年底,人们感慨不已地说,在常用的五六千个汉字当中,最热门的汉字其实就一个字:涨。什么都在涨。电要涨价,煤要涨价,水要涨价,油在涨价,肉在涨价,蛋在涨价,粮在涨价,菜在涨价。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刺鼻的涨价的味道。  相似文献   

19.
在西柏坡的山岭上,在张家口农户的土屋旁,在工厂的车间里,在社区的空地上,在医院的病楼前,在电视机的荧屏上,许多次的演出都少不了一个人的身影,她就是活跃在河北省文艺战线上的一名年轻的战士,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省青联常委、河北省歌舞剧院著名民族歌唱演员,推进先进文化发展的积极实践者郭玉红.  相似文献   

20.
在西柏坡的山岭上,在张家口农户的土屋旁,在工厂的车间里,在社区的空地上,在医院的病楼前,在电视机的荧屏上,许多次的演出都少不了一个人的身影,她就是活跃在河北省文艺战线上的一名年轻的战士,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省青联常委、河北省歌舞剧院著名民族歌唱演员,推进先进文化发展的积极实践者郭玉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