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国务院颁布《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一周年,《条例》的颁布,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对象由过去对粮食系统的管理转变为对全社会粮食行业的管理;管理手段由过去行政手段转变为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并且为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依法行政,加强对全社会的粮食流通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一、为什么要制定新的《粮食流通统计制度》2004年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历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最深入、最彻底的一次。我国的粮食流通自1953年11月起,在全国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从那时起,我国的粮食流通实行高度的计划管理,这也与我…  相似文献   

2.
帼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所制定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原则是:“四分开一完善”,即实行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老财务帐目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而粮食价格主要由粮食生产和粮食市场供求决定,是粮食生产者与粮食消费者经济利益的直接体现。就粮食顺价销售价格而言,其主要由收购价格和收购费用及储存时间长短决定,如何科学地、准确地制定粮食销售价格,均衡粮食生产、流通、消费三者的利益,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败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粮食购销价格管理体制是:一、粮食收购价格由…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工作的要求下,国家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流通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在此背景下,农村粮食经纪人不断发展壮大,有力推动了农村地区粮食产业的深入发展,同时也给农村发展带来了经济活力。与此同时,农村粮食经纪人在资金、技术、管理、培训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有效保障种粮利益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应考虑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来建立健全农村粮食经纪人管理机制,对粮食的购销体制进行改革,不断规范粮食收购市场,促进粮食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粮食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几年我国粮食生产虽然连年增产,但粮食问题并没有真正过关。在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搞好粮食流通,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抓住宏观经济环境趋好、全国粮食市场比较稳定的有利时机,根据上海市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一个“统一购价(即计划收购价和市场收购价并轨)、放开收购,农商结合、竞价销售,风险保护、定向补贴,适度竞争、有序流通”的新型的粮食流通体制正在上海形成。一、形成富有活力的、市场引导粮价机制在…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走向林祥竹粮食流通一头连着生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如何正确制定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措施,对于保证"三稳定、两平衡",促进生产发展,确保市场供应关系极大,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些认识。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评价我国粮食流通体...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粮食问题成了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热点。粮食的生产和流通是粮食问题中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近年来粮食流通出现起伏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往往比粮食生产起伏所带来的影响更大。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需要引起我们更大的注意。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粮食流通中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均感不足。这应作为今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一、近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过程与思考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粮食实行高度统一的流通管理体制。粮权集中在中央,对农民留粮后余粮…  相似文献   

7.
一、新的《粮食流通统计制度》产生的背景   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下称《条例》).从此,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对象由过去对粮食系统的管理转变为对全社会粮食行业的管理,管理手段由行政手段转变为行政、经济和法律相结合的手段.《条例》的出台为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依法行政,加强对全社会的粮食流通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根据《条例》规定,国家粮食局对原《粮食流通统计制度》进行了修改,将过去对粮食部门的粮食流通统计转变为对全社会粮食行业的粮食流通统计.新的《2005年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台的.而我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条例》、《2005年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2005年度四川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新的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笔者认为有两大亮点:……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目前 ,除粮食继续由国家控制主渠道收购以外 ,其余农产品已完全放开 ,产品主要通过市场流通 ,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是 ,与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相比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农产品流通不畅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 ,农产品流通不畅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的就是要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而理顺西部地区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应该采取哪些政策?笔者以为,谈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前提应该是特定的,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粮食总量仍然偏紧,国家财力还不宽裕。讨论方法应该是迂回的,即跳出粮食流通,从国民经济整体而不是从局部出发,通过研究生产和消费来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出路。为此,谨抒一己之见。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回顾自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以前,我国粮食管理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进入幼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粮食流通体制伴随粮食生产的波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一是粮食定购粮遗留问题多。前些年,粮食紧缺时,强调国家必须掌握足够的粮源,定购粮的购、销、调权,掌握在省政府。定购粮收购价由上面制定,且比周边省高,致使粮食购销企业收购了很大部分价高、质次的粮食,严重压库。从1999起,粮食购销盈亏包干到县,就形成了上面出政策,下面背包袱的局面。二是粮食收购市场缺乏有效管理,影响垄断收购和顺价销售的顺利进行。三是粮食库存积压,陈化严重。到去年10月底全县库存粮食中,陈化粮达50%以上。陈化稻谷库存均价0.5公斤在0.70元以上,而现在市场价低于成本价0.3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逐步深化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既大大促进了我省粮食经济的发展,也使国有粮食行业遇到了许多关系生存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正视现实,把握形势,抓住机遇,理清思路,认真研究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对策。(-)进一步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流通变化趋势和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基本形成。二是粮食流通已逐步由完全计划管理向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过渡。中央已明确供销社、农业、农垦部门和用粮大户都可以经营粮食,国家粮食价格已基本与市场接轨,以市场…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概况戚维明,由伟我们与部分省、自治区粮食部门的同志,于今年7月赴澳参加粮食流通管理项目培训期间,除听讲课以外,还就粮食流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粮食进出口贸易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和交流,对澳大利亚近几年粮食生产、流通体制有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 ,也是当前经济工作一项重要任务。目前 ,我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 ,粮食企业亏损得到有效遏制。粮食价格政策的逐步完善 ,对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粮食收购中 ,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 ,对执行粮食收购价格政策产生了消极影响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一、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基本情况《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通知》规定 ,各地要根据粮食市场供求情况 ,按照有利于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 ,有利于农民获得合理收益…  相似文献   

14.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0,35(4):59-6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局,河南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工业学院: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对粮食(含食用油,下同)战略性问题研究的要求,规范对粮食战略性问题研究项目的管理,提高粮食战略性问题研究水平和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国家粮食局研究制定了《粮食战略性问题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经局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印发。  相似文献   

15.
一、进一步提高对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认识,增强完善粮改政策措施的自觉性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区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和全区粮食流通企业广大职工一年多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去年底组织的全区粮改检查验收和近期调查反馈的情况看,各地普遍重视并加强了对粮食工作的领导,层层建立健全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宣传教育、方案制定和粮改重点,抓粮食市场管理、风险基金和储备…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近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了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这一体制性突破和创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实现了从直接管理国有粮食企业向管理和指导全社会粮食流通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7.
我国粮食经济的特点弱化了市场机制在优化粮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如何培育粮食市场机制,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成为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难点之一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九五”期末,我国要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各种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粮食流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大势所趋。逐步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成为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目标。但粮食作为…  相似文献   

18.
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稳定大局。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工作,尤其是2003年以来,针对粮食供求出现的新情况,国务院多次召开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颁布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9.
一、市场化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不断改革和探索。先后推出了粮食风险基金和粮食保护价制度,“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两线运行”机制,“四分开一并轨”、“四分开一完善”以及“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等措施,目前又实施“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的政策。不难看出,粮食流通由政府控制逐渐向市场化过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逐渐接近总目标: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购销和价格形成的作用,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的国家粮…  相似文献   

20.
粮食风险基金是国家实施粮食经济调控设立的专项资金。其用途是平抑粮食市场价格、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维护正常流通秩序。1999年财政部对粮食风险基金实行地方包干,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证明,目前粮食风险基金的补贴政策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办法,有效克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是当前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一、风险基金补贴管理现状湖北省从1999年开始,省财政对各市、州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实行总额包干,各地对所属县(市)是否包干,由各地自行确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市、州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