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深层次思考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薄弱和供给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制约农民增收。为此,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从而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金融与土地产权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有利于拓宽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改善农户的信用状况,从而提高农村的贷款可获得性,解决现有小额信贷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匹配问题。本文对农村金融、农村土地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回顾新中国土地改革历史,总结出逐步还权赋能,提高农民土地产权的全面性、排他性和可转让性的演进逻辑,进而剖析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土地改革中深层次问题,提出通过土地产权抵押改革拓宽农村贷款抵质押物范围,提高农村贷款额度、期限,降低贷款利率,从而促进农村经济金融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新构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农村金融存在着金融业务相对萎缩、农民贷款困难和金融机构经营不善等问题,表明农村金融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农村金融体系迫切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在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还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农民、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相当严重,健全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对于中国农村存在的"贷款难"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是从中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问题触发,基于对信用担保制度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认识,从而构建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5.
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农民贷款难、农村资金供给紧张的原因,提出了加快农村信用社建设,商业银行加大对农村基层网点的支持力度,大力推理担保制度的改革和邮政储蓄改革,设立投资基金等措施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金融存在着金融业务相对萎缩、农民贷款困难和金融机构经营不善等问题,表明农村金融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农村金融体系迫切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四家试点小额贷款公司开局良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瑾璞 《银行家》2006,(10):116-117
被称为2004年中央1号文件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明确提出,“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迫切需要一个好的融资和资金支持环境,现有农村金融格局必须尽快调整和改革,而且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需要有一个通盘考虑,必须正确处理好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为农民,农业、农村经济服务的宗旨,从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资金服务于农村的目的出发,树立“大农村金融观”,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最后,本报告还针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推进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战略构想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2004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四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对发展"三农"问题进行部署,其中,对农村金融工作也进行了专门的阐述,强调"要以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收入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研究》2013,(11):77-77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王曙光在近日举行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第二届经济学博士、博士后论坛”上表示,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用最短的时间缩小城乡差距。他说,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增加有正面作用,农村贷款比例和农民人均收入增长有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但目前农村金融面临双重矛盾,一是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前者资金充裕、机构竞争激烈,后者资金少、竞争不充分;二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的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涉农金融业务持续增长,农村金融创新力度不断加大,但农村发展融资难、农民贷款难等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农村金融是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仅靠金融和"三农"本  相似文献   

12.
虽然现阶段农村金融服务得到一些改善,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仍然跟不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旺盛的金融服务需求存在着一些差距,这些差距所表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银行难贷款和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环境建设滞后、城乡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应。为切实掌握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及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我们分别调查了晋中辖区石羊坂村、张胡村和孟高庄村近120户农户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两家金融机构,对当前农村贪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情况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努力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金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着力扩大增量、也要着重存量的金融机构改革,二者不能偏废。因此,用办城市金融的思路来经营农村金融是行不通的,对于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而言,市场化应该是大方向,需要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30年农村金融改革成效甚微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一个,让农民能够比较容易获得利息比较低的贷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次要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帮助农民充分实现土地等财产的产权,二是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中获得一定的效益。为了实现上述一主两次的目标,农村金融改革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一、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已产生明显效应近20年的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建立了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为主体,民间融资为辅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和以存款、贷款、结算为主要业务的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不断适应和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一)正面效应1.贷款的增长满足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从邵阳市2003-2006年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贷款的增长幅度情况看,贷款的增长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图见1图1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贷款增长情况2.信贷投放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在不同的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涉农金融机构的贷款投放突出了重点。上世纪80年代重点支持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镇企业、集体经济和个体工商业的发展,90年代开始特别是近几年把重点放在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对三农的支持,各种经济专业合作组织、特色产业、特色农业得到较快发展。到2006年末,全市各种经济合作组织1702个,初步形成了以粮油、豆制品、林木产品为主的加工产业,水果疏菜、药材种植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加工产业,牲猪家禽为主的养殖加工产业等具有邵阳特色的10个产业带,其中农产品规模加工企业...  相似文献   

16.
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严重阻碍农民的增产增收。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破解农村金融服务难题势在必行。广西田东县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的第一个县,五年的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极大缓解了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有力推动了农民的增产增收。对田东县的实证分析表明,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对信贷投放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实证分析进一步发现,涉农信贷规模每扩大1%,带动农民收入提升0.27%。由此,分析总结田东县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对推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农村金融服务的成本大、收益小.商业化的追求使得大型商行的营业机构纷纷退出农村金融领域,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发挥邮政储蓄银行的涉农新型银行的作用成为当前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黑龙江的省情和条件.在对几个县的农村资金需求的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黑龙江邮政储蓄银行发展中存在的微观与宏观瓶颈等方面的问题及其成因,并试图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我国逐步探索而成的一套适合农村特点的贷款方式,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它的普遍推广,对解决农民贷款难、促进农民增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进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全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9日,全国首家全部由农民自愿入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吉林省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正式挂牌营业。它的成立,标志着一类崭新的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我国农村地区正式诞生,这将提高我国农村金融网点覆盖率,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缓解农民贷款难,[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欢迎。实践证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行不仅简化了贷款手续,方便了农民贷款,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群众兴业增收,而且净化了社会风气,规范了农村金融秩序,改善了农村信用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