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导刊》2013,(Z1):22
继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预测失准之后,西方媒体将评论重点转向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有评论认为,中国正接近刘易斯拐点,并逐渐失去作为"世界工厂"的增长优势。而收入不均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则可能使中国掉入"陷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外商选择到我国投资建厂,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本文研究分析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发展特点、原因以及对我国的消极影响,最后提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继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预测失准之后,西方媒体将评论重点转向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有评论认为,中国正接近刘易斯拐点,并逐渐失去作为"世界工厂"的增长优势.而收入不均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则可能使中国掉入"陷阱",阻碍其迈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 继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预测失准之后,西方媒体将评论重点转向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过程中,可能面临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挑战,其中包括经济增速回落、收入分配不公、自然环境严重恶化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则可能将一国经济拖入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之所以被贴上"世界工厂"的标签,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依靠大量加工、装配等方面的企业,承接了全球产业分工最低端的那一环.而形成这一局面的主因之一,就是中国有着数以亿计的廉价劳动力.由此,和"世界工厂"一道,"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甚至被视作中国经济现阶段的共同符号.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投资纷纷涌向中国,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成了主流声音.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从纺织业、汽车制造,到高科技的电子产品,跨国公司纷纷把自己的生产基地从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乃至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移往中国大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一话题则成为国内外媒体、学术界、政界、企业界讨论的热点和争论的焦点.特别是加入WTO后,融人全球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全球性金融危机又席卷而来,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实现突破、打开瓶颈,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打造"世界工厂"的目标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真实的中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然而,很多西方的媒体和政治家对中国还存有一定的误解,中国需要主动去营销自己,向世界说明自己,需要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了解今天正在崛起的中国.  相似文献   

7.
赵永升 《经济》2014,(7):52-53
正中国的职业教育正在走向正轨,西方国家又如何呢?众所周知,由于起步较早,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比较发达,"教育——就业"的体系也日臻完善,例如德国的"双元制",堪称世界先进职业教育的一个典范。其实,要论历史,法国才是世界上"现代教育"的鼻祖。如果不算中国的"书院",巴黎索邦大学是世界上第一  相似文献   

8.
李敏 《生产力研究》2005,(1):98-101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大国 ,目前已有 8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 ,中国是否已经是“世界工厂” ?是否已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条件 ?以及中国企业的目标应该定位在什么位置上 ?本文针对这些热点问题 ,界定了有关的概念 ,对中国制造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得出结论说明中国目前已经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条件 ,未来中国企业的定位应该是超越世界工厂 ,利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机会 ,努力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9.
“职普”教育分流与经济绩效:微观视角的文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中国的开放政策使中国成为外商抢占的巨大市场目标,更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这一变化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无限供给到技工短缺.从2004年开始,中国主要制造业基地如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山东、辽宁等地都先后出现蓝领劳动力短缺,媒体称之为"技工荒"现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工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在高新科技领域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端工业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越西方。"中国制造"正在跻身世界工业的前列,并且勇于走上全球化发展之路,这引来了大洋彼岸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奥运开幕前夕,世界体育用品巨头阿迪达斯宣布关闭其在中国唯一一家自有工厂。这是继2009年耐克关闭在中国唯一一家鞋类生产工厂——太仓工厂后,又一件跨国公司"出走"案例。阿迪达斯们的"孔雀东南飞",被解读为中国制造业遭遇的拐点,曾经的"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烙印是否将逐渐消退?笔者认为,阿迪达斯撤出中国,并不能简单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亟待发展自主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国际舆论认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不过事实是,单从规模上讲,中国制造的踪迹遍布全球,但是目前中国的制造业企业还只是依靠劳动力优势做OEM(贴牌生产),中国制造业品牌寥寥无几。品牌缺失、技术含量低下使我们仅仅成为世界“低成本的制造中心”而远非产品占据垄断地位的“世界工厂”。在现代国际经济秩序中,  相似文献   

13.
黄薇  田慧芳 《经济》2013,(5):30-31
金砖德班峰会引起了全球媒体的极大关注。金砖国家内部媒体的报道多积极乐观,而西方媒体的报道则多体现为对金砖合作的质疑和消极的前景展望。前景:金砖内部和西方世界的不同声音金砖国家媒体普遍认为金砖峰会"史上议程最充实的一次金砖峰会"。这次峰会也标志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外商选择到我国投资建厂,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本文研究分析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发展特点、原因以及对我国的消极影响,最后提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郑洪涛 《经济经纬》2003,(5):44-45,52
一年前,当人们沉醉于WTO的讨论之际,一场全球性的产业转移正在悄然进行。于是,“世界工厂”问题成了当前一个热门话题。大多数观点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建立“世界工厂”的可能性,但离实际形成尚有一定距离。同时将“世界工厂”能否最终在中国形成视为是21世纪所面临的一次重大机遇。通过对世界工厂演变历程的分析,集中论述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所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中国形成世界工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人们将注意力纷纷转向"世界工厂"中国时,仿佛制造业正在从美国经济中慢慢萎缩.但真实情况真的如此吗?美国<华盛顿邮报>对此刊文称,从很多方面考量,其实当今美国的制造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有个认识和发挥自己优势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世界工厂正在转向中国”之说。问题是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要看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是最有竞争力的。长期以来,我们是突出自己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2014,(7):33-34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规模日益扩大、投资领域不断延伸、投资品种不断更新,随之而来的是西方媒体高唱中国正在买下全世界,认为中国在未来将会占领世界原材料、技术和市场的高地。然而,彼得·诺兰教授却在这一表象当中发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发出了虽不高亢但却更加理性的声音。他在《中国正在买下全世界吗?》一书中从五个大的方面进行阐述,既客观否定了中国会买下全世界的观点,又揭示了当前中国经济投资领域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值得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日本两个"世界工厂"的生产方式,阐述了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定制的异同与优劣势,提出了生产方式由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的思路。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优势和劣势,为中国企业在走向"世界工厂"的进程中选择适合自身的生产方式,实现企业的再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震动中国。回望30天来"举全国之力"实行的抗震救灾,就是最挑剔的西方媒体也不得不由衷赞叹中国政府应对巨灾迅捷有力、科学有序的反应与决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此次抗震救灾唤起了全国民众希望国家安定、同胞幸福的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