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经济》2005,(10):10
9月28日俄罗斯天然气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出资130.1亿美元购买俄罗斯第4大石油生产公司西伯利亚石油公司。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所有人是俄罗斯石油富商、切尔西足球队的老板阿布拉莫维奇。  相似文献   

2.
资讯:数据     
《资本市场》2005,(2):13-13
金融企业破产国家不再兜底,17万亿.银监会攻坚不良贷款,4000亿,央企利润重新分配,1.65亿,北方证券巨亏暂居头名实际亏损可能翻倍,5000万吨.俄国有石油公司将向中国提供石油  相似文献   

3.
原油价格再次出现飙升的兆头。近来纽约市场的原油期货价格达到每桶44美元,这是海湾战争以来的最高值。伊拉克及沙特阿拉伯的政治局势依然不稳,俄国石油大企业的经营危机已经露出马脚,美国、中国的需求毫无减弱的趋势。汽油等石油产品的价格在上涨,而日本是个资源小国。日本何去何从,对此我们直接采访了在日本石油公司中雄踞老大的新日本石油公司总经理渡文明。  相似文献   

4.
齐欣 《时代经贸》2013,(14):3-3
世界石油市场主要存在资源拥有者、消费者以及投资者三个主体,在石油经济背景下,国家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资源拥有者,其实石油经济最直接的受益者。本文中以委内瑞拉为例,研究石油经济与石油政策之间的关系,以探讨委内瑞拉石油“战略”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齐欣 《时代经贸》2013,(13):3-3
世界石油市场主要存在资源拥有者、消费者以及投资者三个主体,在石油经济背景下,国家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资源拥有者,其实石油经济最直接的受益者。本文中以委内瑞拉为例,研究石油经济与石油政策之间的关系,以探讨委内瑞拉石油“战略”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浅析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一种战略性资源,石油的供给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石油安全是一个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我国能源优质化的加强及需求数量的不断增加.仅靠国内石油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我国的石油进口正在迅速增加。随着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因此,对我国石油能源供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构建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未来15年一次性能源仍占统治地位1.石油仍将是最重要的能源2010年石油消耗为61亿吨SKE(德文缩写,代表油当量或煤当量),但其比重将由现在的39.2%减少到37.2%。特别是OECD国家采用一系列节能技术和代油措施,并不再兴建以石油为燃料的热电厂,石油消耗相对值将下降,但由于交通,特别是航空业的发展,石油消耗绝对值仍上升。1991年这些国家石油消耗的相对值和绝对值分别为41.6%和24.6亿吨SKE,到2010年分别为38.2%和28.9亿吨SKE。OECD国家将从1991年消耗世界石油生产(43.9亿吨SKE)的56%下降到2010年的47%。与此同…  相似文献   

8.
苏淑平 《经济论坛》1997,(21):34-35
走向市场——国有石油流通企业的根本出路□苏淑平石油成品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是国家的重要能源,国家一直把成品油作为计划商品,各级石油公司一直按国家计划来供应市场。1992年以后,特别是1994年国务院21号文件《关于改革原油、成品油流通体制意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石油需求量也逐年攀升。2005年,中国共消费原油3亿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全年共进口原油约1.2亿吨,居世界第三位。据专家估计,今后中国的石油需求量仍将以年均4%左右的速度增长,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3.4亿吨,2020年将达到4.84亿吨。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石油生产能力已接近顶峰,大幅增产的余地不大。2010年和2020年,我国的石油生产量只能分别达到1.94亿吨和1.87亿吨,  相似文献   

10.
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的项目计划大部分与国家发展原料趋向有关。使得几十年来形成的国家部门结构保持未变。前苏联石油天然气领域实行了主要开采地方的碳氢化合物原料的国家经济政策,使哈变成原料附属国。在哈境内有160个油气田。石油和凝析油总探明储量达20.8亿吨,天然气10.8亿立方米。哈碳氢化合物原料资源总量相当于160.6亿吨标准燃料。据国际能源机构资料显示,世界上原油和凝析油的供需尽管有小幅增长,但总的来说是平衡的。据最新预测,中期(10~15年)前景是需求将有较高增长,原因是东南亚国家、中国和拉美国家工业的急剧飞…  相似文献   

11.
石油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树立正确的石油安全观、正确看待我国石油安全问题,是制定石油安全战略,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基础。中国石油安全形势在国际环境中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采取积极措施,规避石油安全风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为27520万吨,而原油产量只有16930万吨,石油进口超过了1个亿,净进口总量达到9738万吨,占石油消费总量的35.4%。我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和进口国。而国家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显示,2004年1-9月份我国的石油净进口已突破了1个亿。石油进口量的大幅增加、进口依存度的不断扩大以及价格的频繁波动,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大陆桥视野》2011,(11):84-84
据哈萨克斯坦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哈萨克斯坦石油与天然气部部长门巴耶夫近日在第四届阿斯塔纳经济论坛上称,近10年来.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领域获得的投资额达1070亿美元,其中60%为外国公司参股项目投入。  相似文献   

14.
陈军  王晶 《当代经济》2003,(2):55-55
近年来,在我国石油工业获得较快发展的同时,石油接替资源量和后备可采取量日趋紧张。即使在储备增长较快的“九五”时期,年均新增长可采储量1.5亿吨仍赶不上年均生产石油1.6亿吨一华东地区主要产油区稳定增产难度较大、成本攀升,其资源接替问题已威胁着油田和所在城市的正常发展;西部和海上新区的油气勘探虽然获得了一些进展,但未获得像大庆那样的重大突破,尚未拿下具有足够规模的油田。专家指出,要实现“石油安全”,最关键、最根本的还是靠资源保证与石油企业高效经营的企业化发展道路的结合。西北石油地质局(以下简称西北局)的发展道路为我们提供了有效启示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祁斌 《经济师》2009,(8):280-281
文章以中油七建公司承接大型石油储罐工程施工为例,对大型石油储罐工程施工经营管理方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杜吉家 《当代经济》2008,(11):70-72
构建“油公司管理模式”是国内石油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竞争力的方向。本文总结了油公司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论述了国内石油企业走“油公司”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的主要做法,并就国内石油企业建立和完善“油公司”体制,应从调整、落实各管理层级的责权定位和基层的组织结构两个方面着手.提出了按近期和远期分步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是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据俄罗斯能源部公布的数字,俄罗斯的石油蕴藏量占世界的12.9%,原油产量占世界的15.6%,但在原油深加工和石油产品的质量方面,俄罗斯却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并且自1993年起,俄罗斯对原油的加工量在不断减缩。与1990年比,1999年减少了37%,全年开采的3亿吨原油只有1.54亿吨得到了加工,其余的均直接出口到了国外。石油产品的减缩更是惊人,在1991~1999年的10年里,石油产品的产量下降了63%,创世界之最。可在此期间,石油产品的出口量却增加了…  相似文献   

18.
李恒根 《经济师》2000,(8):60-61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跨国公司影响力日益增强。国际石油公司为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 ,纷纷调整内部组织结构 ,业务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进行了大规模的、世界性的重组兼并 ,已经形成了一批全球性公司 ,如美国 Amoco石油公司与英国 BP石油公司的重组合并 ,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与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的重组合并 ,这些都明白无疑地告诉我们 ,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将日益残酷激烈。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1998年 ,我国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为基础组建了两个特大型石油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从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起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石油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总体趋势逐年上升口2009年我国原油净进口石油达到2.04亿吨,2010年为2.39亿吨,对外依存度连续两年超过舆论认为的50%安全防线。中国工程院2030~2050年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作出预测,即使是在低需求的情景下,  相似文献   

20.
蔡茜 《时代经贸》2007,5(5X):89-9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快了海外并购的步伐,特别是由于全球范围内战略性资源的严重匮乏,使得各国的石油石化公司纷纷寻求海外市场,中石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了对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收购。本文通过对此案进行SWOT分析,详细阐述中石油收购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为公司的制订进一步的战略计划提供信息,并且为更多的即将加入海外并购行列的中国企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