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地产导刊》2012,(3):24-29
2011年,持续调控及银根收缩令全国土地市场成交明显降温,开发商拿地变得十分谨慎,对拿地资金更加节制。商品房方面,全国商品房各关键指标全面回落。国内房地产市场景气程度整体回落,接近08年经济低迷时朗。2012年的经济政策将延续2011年的宏调基调,但执行力度会随经济情况适时微调,房地产市场将以减速缓行来适应转型并逐渐过度为常态。在楼市政策方面,由于2012年管理层实施"预调微调"的目的在于稳经济而非救房地产,预计国内楼市调控政策仍会持续执行。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导刊》2013,(10):40-43
又是一年"金九银十"季,今年以来频繁出现的"千人抢房"、"日光盘"等楼市旺销之势会否再现?房价会迎来新一轮上涨吗?调控政策持续、一线城市地王频出、部分银行停贷等对广州楼市的走势影响如何?金九银十是否出手置业的良机?——住宅、商业、旅游地产、海外置业,哪些业态最适合?上述业界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都将在本刊中加以深入地探寻。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行业是城市化发展最直接的经济行业,从地方政府的房地产GDP到国家相继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核心都是因为房地产已经从最初的单元价值影响到整个社会产业体系的多元价值。房地产市场的此消彼长以及房地产企业与政府的博弈,让曾经悄无声息仅存于研究论证的产业地产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一批以产业地产模式进行多元价值经营的企业,也开始在近乎苛刻的新房地产市场中崭露头角,持续不断地进行自我发展。卓达集团以"多元价值型"产业地产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开发民生地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对行业提供了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尽管目前房地产市场遭遇到调控的影响,楼市进入到一个低迷的阶段,但对佛山的地产经理人来说,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对佛山楼市的发展还是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5.
进入2012年夏季.关于调控政策的走向格外引人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当前已经进入楼市调控的博弈期,是继续“涨价-调控-降价-刺激-涨价”的循环老路.还是步入一个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之路,直接关系到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6.
楼市调控下如何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住房公积金政策在楼市调控中的运用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从中央到地方政府近年来纷纷出台楼市调控措施,包括土地政策、财税政策、利率政策、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区分自住性首次购房与投资性二次购房等等,力图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其中对于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调整措施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7.
主持语:随着地产调控的进一步加剧,房价上涨过快的三线城市逐渐被纳入调控的范围,下半年将继续巩固和加强调控成果,这会令楼市更扑塑迷离。继部分房企转战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后,广州地产商美林基业天生卫康投1.2亿发展养猪事业,这点燃了房企转战多元化经营的新天地,也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目前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不景气。房地产发展的不景气及"达芬奇效应"在高端家具行业不断显现出来,促使建筑、景观、室内设计等公司未雨绸缪,重新思考如何提升设计附加值,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进而提高其在行业的竞争力,他们是如何看待目前的市场,正在思考些什么?  相似文献   

8.
自2005年始的宏观调控几乎触及到了整个房地产生态圈。当房地产市场节奏逐步放缓之时,作为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地产服务机构地产代理行。是否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在宏观政策调控下,地产代理行业自身该如何发展?方向何在?制约这个行业后续发展的问题有哪些?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调控新政实施至今,成交萎缩、房价下跌已经成为楼市的主旋律。对此,某地产评论员称:"调控重压下的春节楼市,成交数据极为惨淡。北京零成交、上海16套、广州19套、深圳2套。市场将掀起五大狂潮:1.新房市场将掀起降价狂潮;2.二  相似文献   

10.
《东南置业》2010,(6):64-68
楼市重压之下市场有再探底可能 新一轮宏观调控之后,市场再度陷入观望期,楼市走向成了关注的焦点。综合近10年的地产发展走势及多次调控的周期分析,本次“新国十条”的调控周期预计为半年至一年左右,短期内将使销售量萎缩,下半年市场成交量或将继续维持萎缩态势,特别是下半年市场在楼市重压之下,有再次探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史上最严调控"下的2011年第四季度楼市将进入迷局。一方面,限购、限贷等楼市调控政策在扩展,自台州领跑新一轮二三线限购城市后,韶关、丹东也进入限价行列。但与第一轮限购政策不同的是,住建部的"五条"新限购标准,将"限购、限价"权利下放到了地方政府,博弈上升,两级政府谁hold住?另一方面,北京的降价已从外围通州开始;杭州两盘猛降30%,广佛的房企也以免息分期付款,调低开盘价等优惠吸引买家,这些是个案,还是整体楼市降价潮的开始?这个十月,开发商能hold住吗?再者,政策的从紧又令消费者对市场预期产生较大影响,观望氛围日益浓厚,看优惠、低价来决定是否买房,消费者能hold住吗?2011年9月18日,在广州越秀山顶镇海楼旁雅韵轩,房地产导刊圆桌沙龙上,房地产业界高端人士就"第四季"房地产发展趋势畅所欲言,并感慨,在这个楼市复杂难解的第四季,谁hold住,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12.
近期中国楼市的信息,又如雾里看花:一些主要被房地产广告养着的地方媒体,特别是房地产专业媒体,一直在炒作“楼市回暖”、“房价回升,持续上涨”、“楼市进入黄金期”等等;而一些全国性媒体经调查后却发现,一、二线城市房市经过春节前后短暂“小阳春”后又已走疲,量价下滑,5月份北京楼市成交量骤降14%。到底谁讲的可信?笔者综合多方信息认为:“楼市回升”、“房价持续上涨”等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开发商、经纪公司、地方政府的房地产部门和房地产媒体为核心的房地产利益集团的人为做市虚炒,企图诱使人们去买涨炒房。这种虚炒的“升势”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3.
《东南置业》2010,(3):86-90
双重压力之下 厦门楼市2月持续回调 2月恰逢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由于2009年房地产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加上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当月开盘、直接促销的活动比较少.以前借春节、情人节等节日来主办的一些活动.今年也比较少。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的大连楼市在连续两年多一浪又一浪的持续调控中日趋呈现: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下降、商品住宅土地供应增加、商品住宅在建面积增多、房价涨幅逐步趋缓、区域房价差异较大、住房消费需求旺盛、住房保障开始运行、宏观调控成效显现、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15.
姜惠明 《会计之友》2007,(12X):84-86
2006年房地产调控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之一是调控没有触动现行房地产财税制的某些缺陷,要构建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楼市,除依靠行政、金融手段外,更要发挥财税的职能调节作用。本文分析了现行房地产财税制的缺陷,提出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构建和谐楼市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05年终于落下了帷幕。回眸一年的楼市,我们发现,2005年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频出,政府、开发商和消费展开激烈“博弈”的一年,是市场跌宕起伏、调整变革的一年,更是对整个房地产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一年。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2011,(11):44-45
金九银十,这历来是房地产行业传统的销售旺季。然而,今年的的房地产商们不得不接受楼市持续萎靡的惨淡现实。一边是购房者冰冷的观望,一边又是日益加重的资金回笼压力,原本的旺季变成了“望季”,很多楼盘几天都没有接待到一个有买房意向的客户。随着年关愈近,楼市调控不断深化,不仅一手房市场成交持续低位运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房地产》2021,(4):1-1
自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以来,我国楼市进入了严格的调控期。各地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从2020年全国楼市成交均价来看,与2019年基本持平。可以说,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  相似文献   

19.
《楼市》2014,(Z5)
正十年的历史沉浮。十年前,房地产定位为支柱产业,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才刚刚开始,一些今日忙碌奔波的大人物还闲得发慌;十年前,《楼市》蹒跚起步……十年来我们还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调控和短暂的地产寒冬,《楼市》与中国房地产已经度过了激流般的十年,多少繁华事,已付笑谈中。  相似文献   

20.
一夜之间,家得宝在中国的7家门店毫无征兆地全部关门,其他建材家居卖场危机四伏。建材家居市场面临大洗牌,到底是短暂的战略调整,还是行业鼎盛的永久谢幕?持续不断的房地产调控,导致楼市冷清,也直接影响了建材家居行业。一项家具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8月份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