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国平 《光彩》2011,(6):8-8
我们最在意的其实不是小善或大善,而是行善者有没有失却向善的本心4月底,《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连续刊发重磅报道,揭示"中国首善"陈光标宣布2010年捐款3亿元的部分捐赠并未完全到位,并质疑他假借慈善之名为自己获取商业利益。报道提及陈光标声称已捐出的南京一处房产,却是自己企业的总部;而在他的家乡宿迁,那个早已捐出去的农贸市场,其亲戚却在收取店面租金——更有甚者,这个地  相似文献   

2.
慈善是人类最悠久的社会传统之一,它是慈悲心理驱动下的善举。大多数人认为,真正的慈善行为应该是低调而不附加要求的,慈善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种满足。但是,陈光标却一反常态,高调、张扬,引起了巨大的社会争议。陈光标的高调和张扬不仅表现在他连续6年获得"中华慈善奖",还表现在他做慈善的方式上——在地震灾区公开发红包、在南京砌"钱墙"、宣布裸捐、举办演唱会、砸"大奔"、扮"雷锋"等等。赞成者认为,  相似文献   

3.
邱林 《光彩》2014,(2):7-7
正陈光标的多次作秀本身并不靠谱,但总能获得非常高的曝光度"只要价格合适,没有什么买不到。"——这是"中国最具号召力慈善家"陈光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过,最近的一次"海外收购"却让他略显尴尬。2013年12月30日,陈光标对外宣称要收购美国的《纽约时报》。舆论一时为之哗然,认为他又在"放卫星",自我炒作。2014年1月4日,陈光标去了美国,在华盛顿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重申了自己的计划,即希望收购一家有全球影响力的传媒公司,但他也承认进展不佳。7日,《纽约时报》向他发了一份备忘录,回绝了他提出的商谈投资意向的会面请求。其潜台词是,《纽约时报》不要他的钱。消息传回国内,引起不少嘲讽。大家普遍认为陈光标此举荒唐:报价10亿美元收购《纽约时报》,被回绝后又改口控股,控股被拒绝后又想"收购一个版面",把  相似文献   

4.
唐超  祝宇桐 《中国广告》2014,(3):120-121
正如何成功对接"中国土豪"与"中国好人",是摆在陈光标面前的一道难题。2014年元旦前,陈光标表示将收购《纽约时报》,一时引发舆论热议。他在中国媒体上撰文表示,"只要能收购《纽约时报》,我会毫不犹豫倾尽家产。"但陈光标高调飞到美国吃了闭门羹,《纽约时报》控制人并未与他见面。关于他想收购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他又一次回归公众视野。虽然《纽约时报》回绝了陈光标的收购请  相似文献   

5.
风青杨 《光彩》2012,(6):30-31
陈光标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无形资产,做慈善的同时,也顺便实现了"营销自己"的目的陈光标向来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不过今年有点悲喜交加,悲的是,第七届"中华慈善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此前已连续6次获此殊荣的陈光标最终"出局";喜的是,在一年一度的学习雷锋活动中,陈光标不仅秀了自己一身的雷锋照,似乎还成了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标兵和榜样。借着主流媒体要"树榜样、立标兵"的春风,陈光标没花一分钱就做了别人花几个亿都做不了的宣传广告。  相似文献   

6.
人物     
"中国首善"陈光标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从创业之初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做法,将公司利润的20%—25%捐献出来,用于慈善事业,至今已坚持逾10年。这10多年来,他获奖不断,并连续3年进入中国慈善家排行榜前10位,不到40岁的陈光标,已是全国最年轻的十大  相似文献   

7.
爱心的萌芽 在许多中国人的印记中,苏北代表着一个清晰的符号--贫穷,而陈光标的出生地江苏泗洪县天岗湖乡则又是苏北地区最为穷困的一个偏僻角落.按照出生顺序,陈光标本来在家中应当是排行第三,但是由于缺食断粮,他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在两岁不到时就被活活饿死,陈光标于是成为了父母膝下的老大.不过,陈光标也像夭折的哥姐那样品尝过饥肠辘辘的痛苦生活.按照陈光标后来自己的话说,他在10岁之前几乎没有吃过肉,甚至没有吃过一片完整的馍、一块完整的饼.  相似文献   

8.
慈善的彷徨     
王振家 《光彩》2012,(6):24-24
2012年初,当陈光标宣布龙年将是他的"低调之年、反思之年、休息之年"时,很多人还一度为本年度将少了"标哥"的戏码而黯然神伤。然而,当3月1日陈光标在北京月坛的捐赠仪式上再次而对媒体大秀车技时,这些人又不屑一顾地说:"看,‘标哥’又出来作秀了。"砌"钱墙"、称"裸捐"、发牛羊、扮雷锋……这些年,我们一起追的"标哥"总能以一种诡异的方式吸引我们对慈善的关注。"标哥"也因此背负"高调慈善"、"暴力慈善"、"另类慈善"的罪名而备受争议,始终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而"标哥"依然我行我素,一如既往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发红包,捐自行车,做绿色食品……将慈善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9.
<正>被誉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先生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人物。这一次,是因为他积极响应盖茨和巴菲特的慈善号召,承诺自己离世后会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  相似文献   

10.
1990年,当苏宁创始人张近东在南京宁海路上开设第一家空调销售的门店时,他知道自己5万元的流动资金并不能支持他购买大量的空调机放在货架上供顾客挑选。因此,聪明的张近东只是将少量样机或样机图片放在  相似文献   

11.
陈光标的善举并非始于"5·12",但在这场赈灾中,他将企业家之善做到了极致,甚至赢得了总理的点名致敬.  相似文献   

12.
王振家 《光彩》2012,(6):32-33
企业家把企业做好,给员工和社会带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本身就是广义慈善的一部分陈光标的高调慈善举动一直备受争议,公众对他做慈善的动机和目的猜测很多,"企业家如何做慈善"也因此引起了社会的热议。为此,本刊采访了长期关注民营企业家发展的民企研究专家杨轶清和慈善界人士黄浩明先生。《光彩》:您怎么看待"陈光标现象"?杨轶清:陈光标的慈善行为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社会争议,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当前的国情  相似文献   

13.
作为商人,陈光标无疑是成功的典范,但陈光标真正引起人们关注的,并不是那些颇具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而是他常年坚持的“慈善”之路。陈光标待人和蔼、慈眉笑眼,毫无半点架子是他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他的形象让人与高调、光环、裸捐、慷慨等字样连在一起,同时也与传统的“做好事不留名,做慈善要低调,做好人不张扬”等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4.
陈光标的善举并非始于“5·12”,但在这场赈灾中,他将企业家之善做到了极致,甚至赢得了总理的点名致敬。 陈光标的极致之诚无企业家可比,甚至连专业的救灾小组都自叹不如。  相似文献   

15.
<正> 2008年9月将是南京品牌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1970年创建于美国的 outlets,将落户于此,再一次掀起席卷南京零售市场的消费风暴。作为南京河西 CBD 第一商业圈的开创人,吴正波以丰富的商业经验,引领商业时代潮流。他带领江苏中豪威尔商业管理公司这支年轻的团队,致力于打造江苏第一家"奥莱摩尔"(Outiets Mall)——金  相似文献   

16.
王振家 《光彩》2011,(2):36-36
2010年4月28日,"2010中国慈善排行榜"在北京公布。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创业十年来累计向社会捐赠12.3亿元(截至2010年4月),因其在慈善领域的影响力,再次获得"首善"称号,并被推选为"最具号召力中国慈善家"。  相似文献   

17.
高昱 《商务周刊》2011,(Z1):8-9
私募基金会转为公募,意味着打开了一个民间机构向民众集资的口子,花的是公众的钱,不管以什么名目,从老百姓那里拿来的钱都应监管再监管;而陈光标不管多么令人不舒服的高调,拿出来的是他私人的钱,怎么花、花多少,都是他自己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正>还债,投资环境一变再变2014年6月30日夜,在绵绵阴雨中的南京六合化工园区,民营企业家、南京市六合区政协委员伍宏上吊自杀了。留在他身后的是两个残破的企业和一个残破的家庭,但他已经无力承担。死亡,已经成了他承担这一切责任的唯一方式。2013年底,南京最大民营担保公司鑫信担保集团资金枯竭,数百家企业受到连累和影响。伍宏,是鑫信担保众多客户中的一个,为已然轻生的多名企业家再添一人。几份遗书诉说着他未了的心事:还债和企业拆迁。资金链撑了很久之后,仍然崩断了,因此"我只能以死谢罪了,我活得也太累了。"伍宏在遗书中说道。伍宏从事化工行业,拥有两家公司:南京银双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和南京宏诚化工有限公司。据南京银双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网站介绍,这是一家"目前国内规模最  相似文献   

19.
私募基金会转为公募,意味着打开了一个民间机构向民众集资的口子,花的是公众的钱,不管以什么名目,从老百姓那里拿来的钱都应监管再监管;而陈光标不管多么令人不舒服的高调,拿出来的是他私人的钱,怎么花、花多少,都是他自己的自由  相似文献   

20.
<正> 原南京航运学校老师朱旗痴迷发明创造23年,先后开发出"万能橡皮"、"室内鞋套"、"自动出水保温瓶塞"、"解酒冲剂"等十四项国家专利产品。1996年,他创办南京汇聪发明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推广自己发明的专治各类顽疾的科技新产品,如专治沙眼、角膜炎、结膜炎等眼疾的沙眼克星;专治牙龈炎、口臭的牙宝;专治脚气的脚气克星;专治冻疮及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