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村级债务沉重,是当前农村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危及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最近,笔者对垫江县村级债务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发现村级债务不仅数额大、成因复杂,而且负债的期限长、影响严重、化解难度大。  相似文献   

2.
马雪蓉  林德明 《改革与战略》2008,24(12):100-102
当前,沉重的村级债务已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困扰农村基层组织运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文章在分析村级债务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村级债务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贾金花 《中国经贸》2013,(18):216-216
现阶段,村级组织沉重的债务压力使村级公共服务功能萎缩,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阻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村级债务的化解和防范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村级债务的化解应根据已形成的债务是否正当,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解决。然而债务的化解只是治标之举,从体制和制度上深入改革,则是防范村债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5.
宾县辖17个乡镇、143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80161人。累积多年的村级债务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危及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作为负责农村经济管理的各级经管部门,在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指导督促村级债务化解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乡村债务现状、负面影响及消减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乡村债务的迅速蔓延,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消减乡村债务,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是经济学界正在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国家、乡镇、村级经济组织和农民四个方面,探讨消减乡村债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瑞 《辽宁经济》2004,(8):38-39
村级不良债务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痼疾,是制约农村税费改革“三个确保”的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也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不仅会影响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将直接影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村级不良债务问题不仅是一个一般的经济问题,处理不好还可能成为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但由于负债额大,负债面广,情况复杂,化解难度大,必须科学分析村级不良债务情况,精心制定化解的政策措  相似文献   

8.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减少,村级债务一直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直接影响了干群关系,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历来是农村经济管理的难点,是关系稳定大局、保障税费改革顺利实施的大事。本文努力总结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化解村组债务、强化财务管理的方法,为解决这一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白莲乡地处霍邱县城西湖畔,3.2万人,6.2万亩耕地,辖18个行政村,属典型的农业乡。近几年,乡党委、政府面对村级负债这一痼疾,从强化乡村两级班子建设入手,狠抓干部管理,发展集体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年来,偿还消化村级债务300多万元,使村级债务由1996 年的462万元降至1999 年的160万元,10个行政村为无债村,初步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农村工作实际、行之有效的解决村级负债问题的方法。 一、重塑形象赢心 村级债务形成的原因相当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是:没有量力而行为民办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村级债务问题已成为农村工作中的一大热点难点问题.为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有效措施和途径,最近,我们在安徽省滁州市选择了经济发展中等偏上、债务化解成效较为明显的10个乡镇进行调查.他们是天长市冶山镇、张铺镇,明光市招信镇、自来桥镇、嘉山集乡,来安县张山乡,南谯区乌衣镇,全椒县石沛镇,定远县能仁乡和凤阳县黄泥铺镇.这10个乡镇共有109个行政村,截至1999年底,村级债务总额1180.72万元,村均负债11.8万元,债务最高的村9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1.
王瑞 《辽宁经济》2004,(8):38-39
村级不良债务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痼疾,是制约农村税费改革“三个确保”的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也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不仅会影响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将直接影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村级不良债务问题不仅是一个一般的经济问题,处理不好还可能成为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但由于负债额大,负债面广,情况复杂,化解难度大,必须科学分析村级不良债务情况,精心制定化解的政策措施,逐步扎实地解决村级多年来形成的不良债务问题,为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村级债务问题已成为农村工作中的一大热点难点问题.为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有效措施和途径,最近,我们在安徽省滁州市选择了经济发展中等偏上、债务化解成效较为明显的10个乡镇进行调查.他们是天长市冶山镇、张铺镇,明光市招信镇、自来桥镇、嘉山集乡,来安县张山乡,南谯区乌衣镇,全椒县石沛镇,定远县能仁乡和凤阳县黄泥铺镇.这10个乡镇共有109个行政村,截至1999年底,村级债务总额1180.72万元,村均负债11.8万元,债务最高的村9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3.
当前,化解乡村两级债务是推进和完善农村税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湖南省常德市在化解村级债务方面,措施有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何锋 《黑河学刊》2003,(5):31-32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不断扩大和推广,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其中农村原有财务,现在为了完成农业税收附加形成新的债务,不但得不到顺利的解决,大部分试点地方反倒在加重。村级债务问题,日益成为严重的问题。要对农村税费改革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确保村级政权正常运转;努力化解村级债务;加强农业税附加管理;制定权威性文件。  相似文献   

15.
村级财务管理问题与完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越发展,财务管理越重要。尤其在我国广大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问题更是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乡村一级专业财务管理人员少,财会制度不健全,不能严把资金收支关,村级债务数额过大,包袱过重,部分村级领导吃喝现象严重,一部分乡村财务管理十分混乱等是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对“三农”问题的越来越关注,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来的村级财务管理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建立新的财务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村级债务问题已成为农村工作中的一大热点难点问题。为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有效措施和途径,最近,我们在安徽省滁州市选择了经济发展中等偏上,债务化解成效较为明显的10个乡镇进行调查。他们是天长市冶山镇、张铺镇,明光市招信镇、自来桥镇、嘉山集乡,来安县张山乡,南谯区乌衣镇,全椒县石沛镇,定远县能仁乡和凤阳县黄泥铺镇。这10个  相似文献   

17.
伴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近年来,村级债务问题继前期趋于沉寂之后又一次反弹。随着国务院各项有关政策的出台,村级债务成为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透过村级债务的现状,看到了其不良后果,分析了村级债务的成因,提出了走出村级债务治理困境的建议,希望能为我国的村级债务治理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村级不良债务问题已成为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它不仅造成集体资产流失 ,而且弱化了村集体的服务功能 ,影响了干群关系 ,形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 ,化解村级不良债务 ,及时消除隐患 ,使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一、村级不良债务的现状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 ,逊克县 1 1 2个行政村中有 97个村负债 ,占村总数的 88.3 % ,负债总额达 2 355万元。其中 ,抬款 1 2 95万元 ,占债务总额的 1 2 .7% ;应付款 762万元 ,占债务总额的32 .3%。负债百万元以上的村 1个 ,50万元…  相似文献   

19.
村级是我国基层组织当中的重要单元,其集体经济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合理的村级债务迅速增加。以赣州市为例,据调查统计,到2002年底,全市村级债务总额已达43485万元,平均每村负债10.09万元。村级负债之巨,已远远超过村级自身的承受能力,成为制约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是乡村治理中的“毒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村的众多问题大都与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有关,要解决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必须对村级财务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强化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村级债权、债务的管理认真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是加强土地承包管理的关键。做到有田必有人种,有人种必有合同。责任田一定三十年不变,其价格严格按政府规定的税费征收标准征收。经营田按市场情况一年一定,承包价格按市场供求关系确定。清理债权、债务。所有债权、债务必须清理明细到人、到户,并签订债权、债务认定书。所有合同和认定书一式三份,农户、村、镇各存一份。镇政府将全部合同和认定书汇总后,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