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龙是中华民族的崇拜物。舞龙,在中华大地上随处可见,但像贵州省台江县苗家人那样疯狂地舞龙却是绝无仅有的。这个"绝无仅有",主要体现在"嘘龙"一事上。台江人称为"舞龙嘘花",于每年元宵节期间举行。台江苗族舞龙嘘花,其实就是往舞动的龙身上嘘放烟花。它是一项全民参与的民俗表演活动,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是中国舞龙文化中最奇特、最惊险、最刺激的一种。台江元宵  相似文献   

2.
游玉辉 《魅力中国》2014,(13):257-258
长兴“百叶龙”简称“百叶龙”,旧称“化龙灯”。它是我国传统民俗活动——舞龙表演中极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品种之一。本文基于田野调查。追溯长兴“百叶龙”的历史脉络、活态传承现状,对当下的生存境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目的在于为长兴“百叶龙”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3.
永春 《当代陕西》2011,(11):42-42
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文化虚体部分就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实体部分则是承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前者是文化之“魂”,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是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后者是文化之“体”,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依托,决定着文化精神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魂”与“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于精神生产和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如今的80后、90后恐怕不清楚什么是“社火”,也一定会好奇山西省晋中市怎么还有一个“社火节”。其实,我们所看过的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就属于社火,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的群众性庆典狂欢活动,它是中华民族最悠久、最普遍的民间民俗传统文化,今天我们把社火看作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变味的舞龙     
<正>湖南省平江县是"龙舞"盛行之地,九龙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是过去平江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近年来,平江舞龙活动的队伍数量越来越多,受欢迎程度却在不断下降。现在的"龙"早已不再是以前的那条"龙"了21世纪以来,传统乡土节目关注度下降,耍花灯、皮影戏、花鼓戏等春节保留节目渐渐淡出  相似文献   

6.
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在“鸟巢”的东西跑道上,120名重庆铜梁龙舞演员舞动4条70米长的金色巨龙,向全世界展示巴渝文化的迷人风姿。重庆铜梁龙舞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吉祥喜庆的艺术感染力人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节目。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等人对铜梁龙舞高度评价:“具有大道具、大场面、大变化的舞台效果,非常好!”是奥运开幕式上“最有气魄,最有特色”的节目。  相似文献   

7.
女真语“木杜儿”与龙对译关系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木杜儿”语言的民族性暗示它所指的龙具有民族文化内涵。辽金时代出现的坐龙具有北方民族文化特质,所以,在“木杜儿”与龙的对译关系中。首先是坐龙;女真语“木杜儿”(龙)与契丹语“傅”(龙)所指同一,都与突厥人“附离”(狼)具有内在联系;“木杜儿”的本义蕴藏在北方民族语言文化中,祖先、祖先神的本义是“木杜儿”与龙对译关系成立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张春秀 《魅力中国》2008,(4):99-100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记载了我国先民与自然抗争的历史,凝结着他们的理想、愿望,并渗透到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乃至精神生活。在时代变迁中丰富和发展龙文化,同时也具有更深更广的内涵。本文试从龙与蛇、龙与水、龙与人三方面对龙文化进行探讨,试以此丰富我们对龙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刘文俭 《走向世界》2011,(35):30-30
城市文化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价值观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中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方面的因素,即使有些以物质财富的状态存在,但它也主要是指物化中的精神,而不是指物质本身。  相似文献   

10.
庞进 《西部大开发》2009,(11):114-115
本文对龙文化和易文化分别做了定义;提出了“龙文化可以容合易文化之精华”的观点;并从龙文化旱于易文化、为易文化提供取象参照,龙文化对易文化的创立者以深刻影响,龙文化的容合、善变、谐天、福生的特质使其对易文化精华的容合没有障碍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正>地处嘉陵江、涪江脊背地带的四川西充县,拥有"中国十大农业示范县"的称号,不仅有比元宵节更具魅力的狂欢节——庆蛴蟆节民俗文化,还有板凳龙、婚嫁歌、剪纸艺术等人文奇葩。板凳龙:舞龙里的一朵奇葩在古老的农耕文明时代,天地各司其位,万物茁壮生长是人们最基本的祈愿。虽然成都平原得岷江之水的润泽,仗都江堰分水而灌溉终成天府之土,但是在四川盆地的边缘丘陵地带,也有的地方久旱不雨时,舞龙祈雨;有的地方插完秧,舞龙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报道》2011,(3):66-69
“十二五”规划如是说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冯伟  贾芳 《天津经济》2005,(5):40-42
一、财产保险文化符合“和合”精神 2500年前,对古代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思想家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等,千百年来,类似对“和”的阐释字眼在中国典籍中层出不穷,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个东方大国。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精神,可以解读为融合冲突即“融突”精神,它的境界层的表现为“四和”即:“天和”、“地和”、  相似文献   

14.
宋淑萍 《魅力中国》2010,(2):139-139
园本文化是一所幼儿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园本文化诠释在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特色的范畴。幼儿园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机构,我们把幼儿园特殊的育人功能隐含在它所倡导的精神氛围和阳光、优美、整洁的环境之中,以文化的内涵作为基调,以“和谐”为出发点,依托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构建我们的园本文化,以人文精神、育人环境和高质量的教育来提升我们的品牌,从而全面推动幼儿园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宋淑萍 《魅力中国》2010,(4):139-139
园本文化是一所幼儿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园本文化诠释在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特色的范畴。幼儿园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机构,我们把幼儿园特殊的育人功能隐含在它所倡导的精神氛围和阳光、优美、整洁的环境之中,以文化的内涵作为基调,以“和谐”为出发点,依托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构建我们的园本文化,以人文精神、育人环境和高质量的教育来提升我们的品牌,从而全面推动幼儿园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自称为龙的传人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象征。龙文化来源于图腾崇拜和神话传说,龙的形象在考古发掘中也屡有发现,展现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和凝聚融合的辉煌历程;在《周易》中有对龙的各种形态最早也最完整的文字描述,在君主专制时代龙的地位与功能发生了明显的异化,成为封建帝王的象征,但龙为智慧化身、...  相似文献   

17.
当龙年新春钟声敲响,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而董书民少将则以挥毫舞“龙”,迎接龙年。 相传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因而中国人称为“龙的传人”。普遍尊尚“龙”,寓意尊贵吉祥、昭示战无不胜,坚强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浸润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成为永恒。记者带着龙年祥瑞的期许,走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书坍顾问苦书民少将的书法,感受“龙的传人”书写”龙“的神韵。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不断复杂和激烈,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企业文化已成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人们的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人们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政治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企业文化不仅要靠人来创造,而且还要靠人来丰富。人是企业文化的主体,企业文化最重要、最直接的功能是对人的价值观、精神、道德等的引导和控制。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也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企业管理中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主人翁精神、积极性和责任感,做到各尽所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龙城的韵味     
熊希 《今日重庆》2012,(8):I0046-I0047
这座城市,不是因为会舞龙就叫龙城,而是因为它像龙一样。充满了祥和、不断在腾飞。  相似文献   

20.
杨昌作 《今日重庆》2012,(8):I0001-I0001
铜梁其实很有名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50周年、60周年三次首都国庆庆典,铜梁龙几乎都以压轴戏登场。可以说,无铜梁,不舞龙。中国竞技龙舞的国家标准就是铜梁制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