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历经9年(1973-1982),150多个国家和实体经过十一次会议艰辛谈判,在平衡不同制度国家与利益集团的利益之后达成的成果。《公约》旨在为国际海洋建立一种法律秩序,包括国际海底资源开发在内的各项法律制度.以便利国际海洋交通、海洋资源的公平而有效的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及研究保护和保全海洋环  相似文献   

2.
自从1982年4月30日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并开放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已经过去26个年头,今年5月15日也是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公约》12周年的纪念日,《公约》在促进海洋科技、经济、政治、法律、外交方面的重要性和协调国际关系的指导作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肯定。它所确立的国际海洋法新准则,不仅有利于海洋国际法的发展,也有助各国制定新的海洋管辖法规,在解决海洋权益争端的国际法实践中,其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也是不过分的。《公约》颁布生效20多年来,世界各国根据《公约》的相关规定,对本国的海洋战略进行了调整,在海洋立法、海洋政策、海洋开发和管理方面加大了力度,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间,围绕海域和岛屿归属之争,被提高到空前的高度。实践证明《公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最全面和最有权威性的国际海洋法法典,它对维护发展中沿海国家的合法海洋权益和解决海域争端,起到重大的历史性作用,在人类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活动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新的国际海洋法的出现,也是世界海洋法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下面侧重谈谈《公约》的主要内容、深海资源及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国际海洋立法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所建立起的海洋法律制度第一次对海洋法各个领域作了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的海洋新秩序的确立,同时也对各国构建国内海洋法制指明了方向.该文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立法意义出发,分析了该公约涉及的主要方面,进而阐述其时于我国海洋法立法的启示,以及对我国现有具体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提出的"海上苏东"战略可理解为"发展江苏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这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21世纪议程》所倡导的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的全球战略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吴仕春 《新西部(上)》2007,(8X):100-100,10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国际海洋立法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所建立起的海洋法律制度第一次对海洋法各个领域作了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的海洋新秩序的确立,同时也对各国构建国内海洋法制指明了方向。该文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立法意义出发,分析了该公约涉及的主要方面,进而阐述其对于我国海洋法立法的启示,以及对我国现有具体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台州地处浙江中部,经济活跃,人口密集,海岸线漫长,港湾优良,历来是对外交往的海上门户。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台州范围内的领海和内水面积约6910平方公里,连同可以管辖的毗连区和大陆架,海域面积达8万平方公里。辽阔的海洋国土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台州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当前,国家正在实施发展海洋经济战略,浙江省  相似文献   

7.
李江棋 《魅力中国》2010,(35):143-143
“和谐海洋”倡议是继“和谐世界”理念之后,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又一伟大贡献。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主的国际海洋法在维护世界海洋秩序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沿海国开发利用海洋、有效管理海洋和维护海洋权益提供了机遇,但《公约》的实施也不可避免的在各沿海国的海洋建设中产生了不和谐因素,亟待修正和完善的内容。本文即围绕和谐海洋建设中国际法治建设问题展开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对建设和谐海洋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上兵伐谋     
陈昌煦 《东北之窗》2014,(13):59-59
正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国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广袤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主权范围的海洋区域主要包括内水、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据此规定,中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然而,受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影响,中国近一半的海洋国土与他国存在争议,面临着海域被分割、岛礁被占领、资源被掠夺的严峻现实。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周边海域更是风声鹤唳,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竞相在争议海域、争议岛屿向中国发难,东海、南海海上疆域纷纷告急。  相似文献   

9.
发展海洋经济、振兴海洋产业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基础。日本以"海洋立国"为发展目标,具备比较系统、完善的海洋规划,海洋产业也具备了相当规模。《海洋基本法》及《海洋基本计划》是日本海洋战略的核心,综合海洋政策本部是日本承担海洋相关事务管理的主要政府职能部门。日本海洋产业体系中海洋水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而海洋资源开发关联产业、海洋信息开发关联产业、海洋生物资源关联产业以及海洋观光产业等成为未来日本海洋产业体系中的新兴产业。借鉴日本海洋产业的发展经验,可以促进我国海洋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尽快实现由海洋资源大国向海洋产业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向海洋进军     
1996年5月15日,我国正式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它标志着我国全面接受并履行这一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并承担权利和义务,同时这也是我国海洋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新的起点。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  相似文献   

11.
有关海洋飞越自由的主要国际公约是《海洋法公约》和《芝加哥公约》。除了国际公约和国际习惯外,国际法不禁止的国家行为也可能对海洋飞越自由产生限制,设立防空识别区就属于具有这种限制作用的国际法不禁止的国家行为。防空识别区的有效性不仅来源于国际法不禁止,而且来源于沿海国维护国家安全的正当性,因为海洋飞越自由既有被保护的必要,也有被滥用的可能,而滥用海洋飞越自由会对沿海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各国享有的海洋飞越自由与沿海国享有的划设防空识别区的自由是契合的。就国际法的法律性质而言,防空识别区是在国际法不禁止的情况下,沿海国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正当性所采取的以识别为主要目的的预防性自卫。作为预防性自卫,它的法理依据来源于作为国际习惯的加罗林测试,但防空识别区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识别为正当使用武力提供更多的判断依据和预警时间。所以,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是符合国际惯例的,不妨碍海洋飞越自由。  相似文献   

12.
陈婷婷 《魅力中国》2014,(19):302-302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以来最引人注目的金融创新之一,国际贸易应收款证券化融资越来越普遍,在债权人与债务人订立的合同中可能出现限制债权转让的条款,《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公约》“转让的合同限制”条款对此有所规定。本文以跨国资产证券化为视角。评述该条款。并结合各国国内法相关规定,对我国立法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战磊 《魅力中国》2014,(10):7-8
1982年联合国海洋会议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濒海国家的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自《公约》实施以来,国际社会在海域划界和岛屿争端问题上争议不断。本文通过对白礁岛的岛屿争端、马尔维纳斯群岛争端和澳大利亚与东帝汶之间的海域争端为例,分别探讨了国际法院仲裁、武力解决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三种国际常见争端解决机制对我国钓鱼岛争端的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陆地资源逐渐减少和新的可开发海洋资源不断被发现,自20世纪后半叶起,世界各国日益重视海洋资源。在众多沿海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01年,联合国件中首次正式提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有专家预言,今后几十年,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发达国家将更加关注蓝色的大海,世界入口将加速向沿海迁移,到2020年,世界3/4的人口将居住在沿海,我国也将有六成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需以海洋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为基础。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根据中国海洋经济及相关统计数据对海洋综合实力及其动态变异规律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2001—2016年中国海洋综合实力呈上升趋势,且具有阶段性特征,但要素层七大子系统对海洋综合实力提升的传递作用具有异质性。为此,需从以下方面提升中国海洋综合实力:完善海洋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改善海洋基础设施效能,提高海洋产品与服务的消费市场与国际竞争力;在合理利用现有海洋资源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海洋新资源,提高海洋生态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重视海洋资源,用抓航天的模式来抓海洋,我国的海洋产业必将有更好更快的发展。就资源开发来讲,开发海洋潜力大,空间大,操作性强,适合我国发展的实际。历史事实证明,"向海而兴","背海而衰"。增强海洋意识,加紧开发海洋资源,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海洋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大量的矿产和动力资源,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随着陆地资源日益短缺,使人们对海洋资源的渴求越来大越大。许多沿海国家已把海洋战略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制定了一系列海洋科技战略。本文介绍了世界各主要国家海洋发展方式及发展计划,提出了针对我国情况的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文展 《辽宁经济》2011,(11):76-79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海洋,我国也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制订了一系列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再一次明确指出,要"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因此,研究科学利用海洋资源,发展壮大海洋经济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大连市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组合优势与经济区位优势。本文在对大连市海洋经济产业快速发展现状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未来一个时期大连市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以促进大连市海洋经济继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欧盟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唯一的国际组织缔约方,但是,它只在成员国让渡的有限领域享有海洋事务的专属权能和共享权能,凭以维护和拓展自身海洋权益的手段和工具有限。因此,2007年以来,欧盟启动了海洋战略转型进程,推行积极介入域外海洋事务的基本政策。欧盟海洋战略转型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它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领导作用、提升它在海洋治理中的国际地位,进而扩大它"作为一个全球行为体"在国际体系中的政治影响力。欧盟精心选择了国家管辖范围外海域生物多样性议题、北极事务和东亚海洋事务作为其介入域外海洋事务的优先事项。这三大事项体现了欧盟海洋战略转型的三个不同维度,它们在欧盟议程中的地位以及欧盟在不同事项上的行动强度,与它们和欧盟利益的紧密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欧盟在这三大优先事项上紧紧围绕战略转型目标开展工作,已经初步展示设定国际海洋事务议程的能力。欧盟在海洋战略转型方面的努力,为评估它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戴瑛 《理论观察》2013,(4):57-58
长期以来我国海洋资源的破坏以及海洋生态的治理修复缺乏强有力的调控手段,海洋生态保护机制缺位。海洋生态保护是公民环境权益认知的内在诉求,辽宁省作为海洋大省可以从海洋生态补偿及海洋生态关闭两个方面建构海洋开发生态保护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