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重新厘清了产能过剩的内涵,发现从经济学角度理解产能过剩更为合理且产能过剩程度也相对较轻;理论上企业出于对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会保持适度的产能过剩。理解中国的产能过剩需结合政府、市场和行业特征综合分析,产能过剩行业既受到政府管制、又允许市场竞争的行业特征,中央、地方两级政府在化解产能过剩政策执行方面激励不相容的特点是理解中国长期产能过剩的关键;最后本文从产能过剩的统计、理解、产业政策方面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1、2月份投资项目的特点是大型化。预计这样一种变化趋势将会在2季度持续下去,但地方政府为出"保增长"政绩而竞争投资的行为将可能加剧产能过剩和经济失衡,通过投资来消耗过剩产能的方式只会创造未来更加过剩的产能。  相似文献   

3.
热点与重点并存:新兴产业并购与传统产业整合同步进行2013年年初,工信部等十二部委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支持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农业九大行业的兼并重组: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强调依靠市场力量重点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并且提出将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4.
产能过剩的实质是投资过度。我国的产能过剩在相当大程度上是政府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过度干预市场和经济运行的必然产物,主要属于"体制性产能过剩"。本文以"政府价格信号"为核心概念,分析指出体制性产能过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政府在GDP、税收、就业等导向下,通过运用手中的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强力干预市场、大幅度拉低各项要素价格,对企业投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强烈的不当刺激所致。因此,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在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恢复正确的价格信号与价格形成机制,使企业面对真实成本与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压力,引出淘汰落后产能、消减过剩产能的结果。重中之重的任务,在于消除政府干预价格的诸多体制性土壤,减少行政干预、大力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干部考核制度和财税制度、使国家产业政策及其实施机制科学化、合理化。只有这样,才能将产能过剩控制在市场和社会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全国30个省份的政府债务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集中于市县两级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基础设施领域、经济发达地区、房地产投资比例高的地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布局,有着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政府职能不清晰,导致政府将债务对外转嫁。其次,GDP政绩考核方式促成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冲动。最后,中央政府对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控股权,保障了市场机制在地方政府筹借资金过程中的正常运行。本文揭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布局,并解释其形成原因,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化解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都具有明显的投资冲动。2008年11月,中央4万亿刺激内需政策的出台又掀起了地方政府新一轮的投资冲动热情。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根源,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投资调控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都具有明显的投资冲动。2008年11月,中央4万亿刺激内需政策的出台又掀起了地方政府新一轮的投资冲动热情。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根源,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投资调控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2000-2009年数据,对我国煤炭产业产能过剩原因及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煤炭产业存在潜在产能过剩,且产能利用率正在逐年降低。进入壁垒越低、退出壁垒越高,在位企业数越多,产能利用率越低;出口会带动产能利用率的提高,缓解产能过剩;地方政府的手在产能过剩过程中起着推波助澜作用。  相似文献   

9.
《时代金融》2019,(6):92-93
2013年《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颁布,标志着我国去产能政策的正式开展。本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和2010-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专利数据,考察了去产能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去产能政策激提高了企业的发明专利产出,其增加幅度高达21.9%;进一步发现,政策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更加明显。本文为评估去产能政策的影响提供了实证证据,对于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地方政府围绕GDP增长的政绩诉求如何影响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并进一步考察了官员异地交流的制度设计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以GDP增长为基础的政治晋升锦标赛下,地方政府强烈的政绩诉求促使地方官员不断干预当地企业对稳健性会计政策的运用,从而降低了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但是,中央政府制定的官员异地交流制度能通过缓解地方保护主义和削弱地方宗派主义而降低地方政绩诉求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负面影响。本文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以GDP增长为基础的考核模式所存在的弊端,也有利于启示后续研究结合政治因素分析新兴市场的公司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钢铁行业是邯郸市地方经济的支柱,政府压减钢铁产能过剩的政策势必对地方经济及财政收入带来影响.为了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地方钢铁企业的现状,在国家限制政策下自身发展速度逐年放慢,在GDP及税收指标中占比逐年走低.其次分析了“压减钢铁过剩产能”政策实施对地方经济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收入增速降低、钢铁企业之间被迫重组整合仍将面临巨大的发展困难、支柱经济多元化发展难以发挥支撑作用等.最后提出建议:压减过剩产能和钢铁企业整合应采取市场化方法,而钢铁企业的环保问题由政府来做,最后呼吁建立新的合理的财政收入分享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为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潜在风险,在清理地方融资机构、加强信贷管理、规范政府行为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由于现行政绩考核制度引发投资冲动、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等原因,债务规模仍在扩大,债务风险不断积累,伴随着一些新的举债方式出现,给审计人员摸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将水泥、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确定为五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为了解鹿泉市过剩产能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人民银行鹿泉市支行对辖区水泥行业做了专项调查.本文介绍了鹿泉市水泥产业发展历程及过剩产能化解情况,分析了化解水泥过剩产能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湖南株洲是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基础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煤炭等老工业基础产业特征明显,过剩产能较为严重。2014年,国务院把株洲列为"全国21个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城市",随后株洲市政府全面启动治理工程,计划于2020年前完成全市过剩产能化解任务。本文重点分析了株洲市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经济策略、金融策略及政策配套等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建立博弈论模型,在垂直结构下分析了上游垄断国有企业的管理授权对下游古诺竞争的民营企业的产能过剩和体制性产能过剩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垂直结构中,当上游国有企业对经理人实行管理授权时,经理人的产量激励越强,下游民营企业的产能过剩越严重;反之,产能过剩就越轻微。(2)考虑地方政府对当地民营企业进行补贴,国有企业对经理人的产量激励越强,体制性产能过剩就越严重;反之,体制性产能过剩就越轻微。(3)垂直结构中的管理授权是一种有效的市场组织形式,有助于化解产能过剩并提升整体社会福利。上游国有企业的管理授权不仅仅是上游国有企业自身的事情,它还会影响到下游民营企业的产能过剩和体制性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已有的产能过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企业共生、信贷歧视理论,从融资约束角度分析了货币政策与我国目前实际存在的产能过剩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产能过剩直接源于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过度投资,间接由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所引发的企业共生系统的损害。据此,本文给出了管理当局应当制定审慎的货币政策、加快中小及民营企业信贷扶持、完善企业共生关系,以低成本、高效率来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同三 《中国外资》2013,(13):17-18
招商引资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相关政策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乡镇政府在招商引资的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比如过于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负面社会效益,地方政府及官员的政绩考核方式不合理等。为此,本文提出了改进乡镇政府招商引资的相关建议,主要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引资效益、加强投资环境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地方国企投资中政府干预的动因以及相应后果。以上市公司(2000~2006)为样本研究表明,为了实现当地GDP增长,地方政府干预导致了地方国企过度投资,在市场化进程越慢的地区或GDP增长相对业绩表现越差时,政府干预动机越强烈,使得该地区国企过度投资问题越严重。而且,政府干预并未因政府持股方式变化而改变,政府间接持股与直接持股的地方国企同样受到政府干预而发生过度投资。本文结论也为近年来中国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模式转变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杨明 《河北金融》2016,(8):21-22
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金融运行中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不断增加。一大批企业生产陷入困境,突出表现在产能过剩行业风险暴露增多。因此,深入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大力发展和落实相关政策,对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以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意义深远。本文以全国玻璃业主产区之一———秦皇岛市为例,通过对行业产能过剩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问题的根源,从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产能过剩属于现阶段我国经济稳定且优质发展的一大重要影响因素,产业政策对相关产业的不恰当引导与干预则导致了产能过剩的形成。本文现主要从产业政策视角出发,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以及化解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促使我国经济发展中更加良好的化解产能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