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G20集团匆匆升级为"全球经济指导委员会"。在危机初期,G20集团是个有效遏制危机的组织。随着危机的减缓,G20集团既迷失了方向也失去了动力。各国政要认为没有必要再全力一致行动,转而关注各自的国内要务,他们认为这才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其实,有效的全球管理是长期的需要,并不仅限于危机期间。我们需要一种更具代表性、更有效的全球管理机制来预防危机,而不仅仅是对危机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2.
王东 《改革与开放》2012,(11):16-18
一、全球经济形势乱象丛生 在全球经济形势险象环生和欧债危机的冲击的背景下.G20集团峰会能否继续致力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显然G20集团既需要承担以此相应的必要国际责任,同时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为此国际社会寄予着期待。  相似文献   

3.
王东 《改革与开放》2012,(21):16-18
<正>一、全球经济形势乱象丛生在全球经济形势险象环生和欧债危机的冲击的背景下,G20集团峰会能否继续致力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显然G20集团既需要承担以此相应的必要国际责任,同时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为此国际社会寄予着期待。当前,由于美国经济前景仍不明朗,欧债危机又在进一步恶化,再加上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加剧,从而导致全球经济下行的风险有增无减。从当前全球经济风险因素看,由于全球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4.
2013年的圣彼得堡G20峰会,增长是中心议题。中国需要用好G20平台,说明到底什么是"新型大国关系"及其对管理目前和未来的全球经济和全球安全的极端重要性。G20是亚洲金融危机的产物。作为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全球回应,在一些西方国家(如加拿大)的推动下,1999年G20在德国诞生了。G20诞生以后几乎接近十年,不为一般人所知。只是到了2008年,陷入金融危机中的美、英深感西方无法挽救这次危机,需要中国等非西方国家参加。当时的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以及欧盟领导人,居然想到一起,要G20而不是G8来"救市"。一下子,G20名声大作,从  相似文献   

5.
西方左翼学者、共产党人把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金融化"、新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停滞趋势,批评西方各国政府应对危机的举措只是"维护有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对资本主义体系进行根本的改造.他们认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朗,未来有可能出现新的战争和革命的浪潮.西方左翼学者和共产党人从不同视角对金融危机所作的深刻反思是当代需要的觉悟,但是他们也有一些观点是非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6.
正G20会议是中国唯一一个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角色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通过参与这个会议,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具备了制度化的影响力。对外而言,G20会议是中国对现有的全球金融和经济体系施加影响、推动改革的平台。对内而言,中国国内的改革人士可以利用这个重要的工具达成他们的改革目标。在定位上,中国认为G20应该主要关注全球金融和经济事务,而安全和政治议题则应该留给联合国处理。目前在G20平台上,中国认为自己更应该扮演一个  相似文献   

7.
赵瑾(以下简称"赵"):对于2007年7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有人认为它是全球经济的转折点;有人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将长期存在,次贷问题的风险会进一步显现;也有人认为次贷危机并没有影响到美国实体经济.您认为美国次贷危机是短期的局部问题.还是长期的影响全局的问题?从目前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态势来看,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是否已经全部释放出来?如果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它是否会影响美国整体经济,进而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8.
研究“危机后的世界经济金融格局”的五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及由此带来的经济衰退已成为一幕幕现实,作者认为现在需要前瞻性地研究危机后的世界基本格局。请看本文提出的后危机时代的五个研究问题:世界如何走出这场金融危机;去全球化和全球贸易、经济、金融新格局;谁会引领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增长;危机后的世界金融格局和寻找过渡全球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9.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全球银行业的格局发生重大变革。回顾"十一五"期间银行业以改革开放的态度和方式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之间仍然存在差距。分析"十二五"金融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国际国内金融危机影响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从银行业改革发展与监管工作的具体定位以及银行业科学有效监管的具体措施等方面的探讨来有效引领中国银行业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球经济危机,不单单是一场经济领域的严重"结构紊乱",也是一场世界性的严重"伦理失调"。而随着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重建全球经济伦理的现实需要促使《资本论》发生了伦理学"复魅"。客观上,《资本论》完成了对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经济伦理思想的批判与清算,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及其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的伦理析评,以及对未来社会经济伦理的粗线条刻画。恰逢其时,从思想和逻辑的双重维度挖掘《资本论》的"伦理面",无疑对"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伦理重建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来的环境危机和资源短缺,节能减排已成为席卷全球的新浪潮。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正G20集团对金融监管领域的授权由2008年11月中旬召开的华盛顿峰会拉开序幕,并在接下来2009年4月的伦敦峰会和同年9月的匹兹堡峰会之后,金融改革议程经历了大肆宣传、失望和犬儒主义的周期。这一改革启动五年之后,今天再来看G20金融改革的成就和挑战,局面自然有好有坏。首先,尽管个别领导人  相似文献   

13.
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候,G20(二十国集团)究竟起了什么作用?"雷声大雨点小",已是舆论对G20比较"中肯"的评价。10月15日,G20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在巴黎闭幕。这次会议被称为今年G20戛纳峰会(11月3日-4日)的准备会议。本次会议的焦点仍然是解决欧债危机,并对发达国家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各国采取的货币政策协调措施及其实施效果,提出了G20机制下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策略,即完善G20框架下的互评机制、提高其决策的有效性、建立G20机制下的多层次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框架和以G20为中心的全球金融治理架构。最后提出中国如何利用G20机制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展现了现代金融风险错综复杂的特征,这场危机后来演化成为全球的信货紧缩.世界和中国和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不管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直到2010年的今天,危机带来的后果还在影响着世界的经济,反思危机,文章认为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为了追求利润的持续快速增长,很容易出现过度竞争,放松信贷标准,盲目扩大贷款客户群体,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种.  相似文献   

16.
公共危机影响和危害的广泛性需要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全球治理无疑是实现公共危机治理的有效途径,但是政治、经济、主权等多元利益的冲突是制约公共危机全球治理的关键。因此,在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基础上构建公共危机全球治理的合作治理框架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公司的本质是要赚钱,但我认为公司更要有灵魂和气质,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用户的需求和体验,了解他们的问题和痛点,思考如何提升产品的可扩展性和使用体验,虽然这期间我们需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在不久前召开的第八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上,程辉荣获"开源人物"称号。外表书生气,娃娃脸的他不仅是早期的OpenStack传播者和也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爆发的西方金融危机代表着全球治理的转折点。欧洲一直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居于"霸权"地位:欧洲自1945年以来主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在二十国集团占据多数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有两大因素改变着欧洲在全球治理的主导地位:第一,欧洲地区一体化(欧洲地区治理)的危机尤其是目前的欧元区危机严重弱化了欧洲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第二,世界政治经济中的"权力转移"尤其是新兴大国在全球治理中作用的上升,必然导致欧洲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自主权债务危机爆发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三驾马车"之一的身份与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一道介入欧元区危机。二十国集团也在欧债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前,欧洲和西方通过多边制度介入了非西方世界的经济治理。但是现在,新兴大国通过加强现有国际经济制度历史性地介入了欧洲的经济治理。在未来,西方和非西方之间的相互治理进程能够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的转型。二十国集团已经建立的宏观经济政策合作机制,即"相互评估进程"具有启发意义。以此为基础,西方大国和非西方大国可以就形成"相互治理进程"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19.
中美双方必须用非常清晰的话语告诉对方:两国需要在战略思考的基础上建立起战略互信以及应对危机和其他问题的有效机制。对于中国来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一种全新的历史体验。但美国在过去几十年,已经对自己超级大国的地位驾轻就熟。美国既拥有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可以调用的资源和力量,又拥有保证其全球利益的国家战略,在全球占据战略性支配地位。从国际关系的技术层面上看,美国从不缺乏应对潜在竞争对手的战略经验和有效手段。这些"交手"的记忆对于苏联、  相似文献   

20.
在"复杂网络构建-网络结构分析-金融危机传染模拟"的分析框架下,利用2004~2015年全球4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股市数据估计各股票市场之间的非对称因果关系,构建全球股市网络,从网络结构变化的角度定量刻画两次危机对全球及中国股市的传染,同时利用带有潜伏期的传染病模型模拟金融危机的传染过程。研究发现,金融危机的冲击会使全球股市网络出现结构突变,次贷危机对全球股票市场的传染性远高于欧债危机,但对中国股市的传染弱于欧债危机;中国股市在两次危机期间均没有受到美国和希腊的直接传染,尽管国际影响力仍然较低,但是外部冲击的影响却逐渐增强;次贷危机在网络中的传染存在扩散阈值和崩溃阈值,而希腊作为单一传染源则不会导致全球股市网络的崩溃;潜伏期虽然能够为各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时间,但是潜伏期越长,危机传染性就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