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宽恕对提升组织绩效有积极作用.本文研究了关系强度与关系非对称性对宽恕意愿的影响,并探讨了行为的非道德强度对前述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460个样本的2个组间情境实验发现:第一,关系强度正向影响宽恕意愿,关系强度越高,宽恕意愿越容易产生;第二,非对称性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一方,宽恕意愿更强;第三,非道德强度调节了关系非对称性对宽恕意愿的影响,在面对非道德强度低的场景时处于强势地位的一方其宽恕意愿更强,而面对非道德强度高的场景时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其宽恕意愿更强.因此,团队管理者应致力于提升团队成员间的关系强度,并更多关注关系非对称性中处于弱势的一方. 相似文献
2.
3.
4.
在线评论已成为消费者网购时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研究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物意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因此,在以往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在线评论视角出发,将在线评论信息特征和评论来源特征作为自变量,感知价值作为调节变量,消费者购买意愿作为因变量,构建出研究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后,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结论如下:在线评论数量、评论质量、评论效价、评论者专业性和评论来源网站可靠性均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起调节作用。基于结论提出增加在线评论数量,提高质量和效价,提升在线评论专业性,增强在线评论传播平台专业性,提高消费者的感知价值等相关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6.
7.
假期制度改革对旅游消费意愿的影响——基于武汉消费者的探索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2月,国务院通过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旅游消费意愿.假期制度改革方案的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时间上分散性和短时性,二是有利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假期制度改革对消费者旅游消费意愿的影响,掌握了消费者的旅游行为规律,为各级旅游规划和企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消费者长显与启动自我建构两种情景下证明了说服策略与自我建构类型的交互作用对消费者感知说服信息可信度的影响,验证了品牌依恋对消费者自我建构类型与说服策略交互作用到感知信息可信度的调节作用,证实了感知信息可信度对消费者自我建构类型与说服策略的交互作用到消费者—品牌关系再续意愿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下,“互联网+旅游”的新模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风口。杭州作为全国最佳旅游城市,通过建设发展智慧旅游来促进传统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基于杭州市11个景区的游客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列联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杭州市数字旅游服务建设对赴杭游客旅游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杭州市数字旅游的体验度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同时游客满意度的提高能够显著地增强游客对杭忠诚度,即表现为重游度和推荐度的提升,且这种正向影响在不同性别、年龄、居住地和收入的人群中存在异质性差异。最后,从杭州数字旅游的整体发展和游客市场细分两个方面,提出促进数字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升游客旅游意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评论内容类别×产品类别”的情景模拟实验,引入消费者网购经验和卖家熟悉程度两个调节变量,证明了在消费者形成网上购买意愿的过程中,对于评论有用性感知无差异的评论内容而言,负面服务水平评论的影响力总体大于负面产品质量评论的影响力.其中负面服务水平评论的影响力随网购经验和卖家熟悉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而负面产品质量评论影响力也随卖家熟悉程度的增加发生相同的下降变化,但相反网购经验改变带来的影响变化则不明显.最终这种评论内部的自身变化,导致了负面服务水平评论的影响作用力在低网购经验水平和不熟悉卖家的情况下显著大于负面产品质量评论,而这一局面随着两个调节变量的提升最终消失. 相似文献
11.
12.
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非核心竞争力竞争追随与均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核心和非核心竞争力追随会导致其竞争力升级和竞争力趋同。构建了企业核心和非核心竞争力竞争追随模型,讨论了在竞争追随条件下的核心和非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追随规律。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本文基于国内277家企业调查的数据,确定了测量中国企业家能力的四个维度:战略能力、管理能力、政府关系能力和社会关系能力,并对企业家能力差异性之根源,以及企业家能力对企业成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经验数据表明:企业家能力的发挥将受到经济结构和企业家背景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后者的影响更为显著;相对于战略能力和管理能力,企业家的关系能力对企业成长的贡献出现一定程度的弱化;企业家对企业绩效的直接贡献十分有限,其主要功能在于培育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关系资本是企业在再生产过程中,基于互惠、协作、承诺等原则,在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外部构建的关系网络,通过有效的投资、管理能给企业带来超额价值的无形资本。关系资本也是一种资本,关系资本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其成为企业资本的必要条件,而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为关系资本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本文在探讨了关系资本的内涵与形成的理论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关系资本财务理论框架。将关系资本纳入财务研究领域,是对企业财务理论的丰富与拓展;同时,有利于企业加强关系资本管理、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电视媒体平台为例,以竞争平台企业如何确定平台质量水平为出发点,建立了双寡头双边市场竞争模型,旨在给出双边市场价格结构的参考。本文主要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收益矩阵,试图找到纳什均衡。分析可得,媒体平台企业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广告,其努力寻求更广泛的观众是为了拥有更多的广告收入。媒体平台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广告商,最终会选择提高平台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17.
平台经济聚焦数字平台及其生态系统,既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又发挥着驱动实体经济成长的基本功能.本文将数字平台生态观与社会网络理论对话,纵向剖析蚂蚁集团数字平台金融生态系统的网络赋能、价值共创及两者关系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平台金融生态系统以平台网络为价值共创的赋能基础,网络赋能促进价值共创,反推新一轮网络赋能,遵循\"平台网络Ⅰ-网络赋能-共创价值输出-平台网络Ⅱ-网络赋能优化\"路径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正反馈循环,共同作用于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本文深化了数字平台金融生态演进背后阶段化、连续性的赋能机理研究,对数字金融平台充分发展和赋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向而行、深度融合\"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20.
商业关系解体诱因、过程与退出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双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4):51-58
客户关系管理不仅需要掌握关系成功获得与良好维持的艺术,还要学会"问题关系"的改善、恢复与退出技能.关系固有因素决定了关系解体的内在因素,关系衍生因素是关系解体突变或渐变的外在因素.关系解体过程分为评估、决策、沟通、网络沟通、退出和恢复七个阶段,退出策略选择分为利己和利他两种导向,不同导向选择形成了不同的退出策略组合和关系解体后果.关系行为、沟通方式、资源纽带和关系参与者契约改变是观察关系质量变化的最主要变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