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央视推出“百姓心声:幸福是什么?”海采调查,并引起轰动后,每隔一段时间,央视就会设置一个问题,并展开大范围、大容量的海采。“家风是什么?”、“老爸老妈最在乎什么?”、“我最期盼的改革是什么?”、“你任性了吗?”等等。公众对海采的态度,也从开始的“躲镜头”、“别问我”、“表演式”回答,演变成真诚沟通、直抒胸臆、畅所欲言。这场“海采革命”不仅将“走转改”推向高潮、赋予百姓话语权,更用接地气、连民心的方式,转变了以往灌输说教式的报道形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梦”铺就了舆论基石。  相似文献   

2.
杨光 《中外管理》2010,(4):60-63
有多少“普通人”想过自己如何成为“李世民”,或如何成为“魏征”呢?抑或,如何使“李世民”重用“魏征”,又如何使“魏征”尽忠“李世民”呢?  相似文献   

3.
朱磬 《中外管理》2011,(11):128-128
管理者,就是“有下属的人”。 作为管理者,最根本的是:是否明确“自己的想法”?是否清楚“本部门存在的问题”?是否有决心“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小企业》2008,(4):10-10
老板的“两板”与员工的“两工”;职场友谊,到底是优势还是负担?禁止“月薪面议”忽悠了谁?从“敬业”到“职业”你懂吗?  相似文献   

5.
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类询问:“他们什么时候才会解决问题?”“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反馈信息?”“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提供开展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当然,也会有另一种思考:“我能提供什么解决方法?”“我如何以更加合理高效的沟通方式获取信息?”“我该如何取得开展工作所需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虚高”的房价,让我拿什么来拯救你?“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做“房奴”把脊背压弯,任凭为选楼把鞋底磨穿,望着房价这座山,难了心中祈愿。”一位朋友用歌声道出了自己的在广州买房的心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政策出击.“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房价形势.“抑扬不定.蒙昧不清”的市场前景,令各方众说纷纭。唱“涨”唱“跌”不相上下。是谁拉高了广州房价?“黑马”的杀入.地王的频现?政府部门数据信息的不透明?消费者的恐慌?业外资本的涌入?地产大鳄的联手“托市”?……这是一个混沌的年代;这是一个“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年代;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年代。房价的快速上涨,正让政府,开发商.消费者三方之间的博弈从桌下的“较量”迅速走上台面。于是,重塑理性繁荣的房地产市场成为时代的呼唤。调患能否抑制持续上升的房价?“国六条”的出台会否给一路飙升的楼市一记重锤?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在本刊即将截稿之日,九部委稳定房价的十五条细则戛然而至,声势宏大,措辞严厉的一记记重锤能否击中要害?各界仍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7.
李穆  四海 《英才》2007,(8):86-87
曾被人视为“镀金的捷径”,也被众论“富人俱乐部”,数年前,大家探讨的还是EMBA究竟教什么?学员们缘何而来?其感触如何?收益几许?  相似文献   

8.
瞩目感受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兴国 《企业研究》2001,(10):17-20
新世纪买什么?买感受,买情感, 买高兴。  “个体认知有限定律”使真理与被 当作是“真理”的产生差距,好产品与被 当作“好产品”的产生差距,于是就有一 个产生利润的巨大空间,应该由谁去占 领?  以人为本,以人的什么为本?  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幸福?  什么是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增长点?  科学的先进性、经济的效益性与 感受的幸福如何统一?  感受是一个崭新而巨大的市场。  研究感受是新的思路,可以避免 “科学异化”。  研究感受可以还需求以本原,抓 住市场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9.
“物质生产”已经流程化了,“精神生产”就不能流程化吗?“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就没有规律可循吗?其实,越是“文化”,越要戒除“随意化”。  相似文献   

10.
屈指算来,从国内的第一家猎头机构成立起,至今已有十六个年头。步入“花季”年龄的年轻猎头,是不是也正处在“寻个梦感受心情,其实一切都是朦胧”的阶段?猎头的“猎物”从哪里来?那些正在为寻找合适人才而殚精竭虑的企业,又是怎么看待猎头的?面对各路“诸侯”,他们该如何选择?时至今天,人们还对猎头存在哪些认识上的误区?如何让被猎人才在新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职场精英们应该如何与猎头打交道?作为企业又如何应对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田春红 《数据》2009,(9):50-51
“请问,咱们区2008年的工业总产值是多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多少?” “请问,大兴二季度的农民纯收入是多少?” “请问,农业总产值和农业GDP指的是一个数吗?”  相似文献   

12.
《中外管理》2006,(9):101-102
几乎所有创业成功、挖到“第一桶金”的企业都会面临“第二桶金”甚至“第n桶金”的诱惑与压力。但事实上,真能挖到“第二桶金”进而第二次创业成功的企业却非常少。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何才能挖到“第二桶金”?多元化是否是挖到“第二桶金”的有效选择?这一过程的本质,是外部经营问题,还是内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夜半奇遇约翰半夜才回到家里,口里喷着酒气。妻子问他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约翰告诉她在路上遇上了一个推销员。“推销员?这时候谁会在街上卖东西呢?”妻子惊奇地问。“真的。他手上拿着把匕首,还问我要钱还是要命?”出狱头上缠着绷带的乔尼走进一家熟悉的吧,端起了酒杯。“你的头怎么啦?”酒吧招待问。“你认识对面夜总会的那个蓝眼睛舞吗?”乔尼反问道。“那个丈夫在狱里的风流婆娘呀。这和头有啥关系?”“该死的,她丈夫今天出狱了。”为求新鲜老师问学生:“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向上帝乞求面包?”小女孩玛丽娅回答说:“我们本可…  相似文献   

14.
伴随国企公司制改制的不断深入和改制中不规范问题的时有发生,一个关于规范国企改制的话题被提出。何谓“规范”?如何规范?因为事实上存在歧义,所以有必要对“规范”加以“规范”。 一、“规范”的含义 何谓“规范”?按《辞海》的解释乃“标准;法式”之义。这一解释也适用于关于“规范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中的“规范”含义。那么,“规范”的标准,法式又是什么呢?按一般理解,这个标准、法式自然是《公司法》,因为在大力提倡法制的今天,不依法还能依什么呢?况且,我国的《公司法》又是对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实践的总结和对国…  相似文献   

15.
《中外管理》2005,(12):91-92
实现“中国创造”的基础与空间从何而来?我们缺少资金.缺少技术.缺少人才,缺少品牌,缺少标准……这一切仅靠我们坐拥的市场能换到吗?“自主品牌”在现阶段是否“一厢情愿”.甚至“揠苗助长”?  相似文献   

16.
《物流时代》2011,(3):66-67
“成都到哈尔滨三千多公里,客户要求三天抵达,是否合理?”“公路运输每天多少公里是标准?”“送货去商场,家乐福、欧尚、沃尔玛……几乎每个大超市都有自己的条码,供货企业要怎么应对?”  相似文献   

17.
新原点法则     
从汽车“大亨”几年来的各异表现中,可以提炼出哪些共性的理念加以反思?在企业家看中“回归”二字的分量时,经营管理的“原点”又在哪里?从“流血”的企业,与抗击打能力强的企业身上,我们能够看到怎样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QS”慢慢成了众多消费者关注的话题:“QS”到底是什么?它为何会出现?我们何时才能买到贴有“QS”的食品?它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面对消费者一系列的问题,记者希望能同消费者一道去解读“QS”,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何为“QS”?“QS”即“质量安全”英文名称“QUALITYSAFETY”的缩写。以后,加贴(印)有“QS”标志的食品,即意味着该食品符合了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QS”相关内容。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质量安全许可制度,未取得《食…  相似文献   

19.
最近半年,很多企业界人士都成了“气象爱好者”,见面第一句寒暄往往是“现在有没有回暖呀?”、“冬天真的过去了吗?”、“还会有新的寒流吗?”那口气,很好奇、很不安、很焦虑。  相似文献   

20.
有一天晚上,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走进实验室,看见他的一位学生仍然在做实验。他很不高兴地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这做什么?”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那你白天干什么呢?”“我也工作。”学生答道。“那么你早上也在工作吗?”卢瑟福问。“是的,教授。”学生自信地回答。卢瑟福更加不高兴了,皱了皱眉头,说:“你这样一天到晚地工作,有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