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宣布的2008年12月15日生效的SFASs141(R)企业合并准则和SFASs160合并报表非控制权益准则(以下称这两个即将实施的准则为新准则),是FASB根据2005年6月的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慎重修改讨论最终定型。实施的两个新准则  相似文献   

2.
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企业合并准则及其他相关准则来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会计信息的重点放在资产负债表,新准则要求对企业并购采用购买法处理。在购买法下,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并购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人当期损益;购买方对并购成本大于并购中取得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新准则将更好地反映公司投资所取得的利益,加强公司财务报表的可比性,提供更完整和相关的财务信息。SFASNo.141(R)表达的最根本的概念是并购创建的整个企业是会计报告主体。因此,合并报表将描述并购企业100%收购的资产和负债。任何少数人的利益,即所谓的非控制股权利益将被视为股东权益,收益表将列示整个企业的成果,其利润分为归于控制股权利益部分和非控制股权利益部分。  相似文献   

3.
一、FASB与IASB合作阶段简介 (一)FASB与IASB合作的第一阶段我国于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新准则,同时国际上也在积极探讨企业合并的方法。FASB与IASB的合作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FASB与IASB各自草拟了企业合并准则,FASB在2001年6月出台了准则SFAS141企业合并、SFAS142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并于2004年3月出台了IFRS3企业合并。在这些准则中都认可采用购买法作为企业合并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规定投资企业投资后,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及对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但经过若干会计期后,投资企业会考虑各种原因,可能追加投资,增加对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导致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的投资,新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应按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合并企业处理,达到企业合并前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等方法核算的,要将原持股比例部分由权益法调整为成本法,即购买日应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将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调整至最初取得成本,在此基础上加上购买日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投资企业也可能因收回投资等原因,导致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新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应改按成本法核算,其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5.
郑大喜 《广西会计》2000,(11):17-19
本文拟就合并报表编制的规定及相关会计处理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以便发现问题 ,为我国今后制定和改进合并报表准则提供一些建议。一、关于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及其选择根据IAS2 2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有购买法和股权联合法 ,各国会计准则对其选择也有一定差异。购买法。它将企业合并视为购买行为 ,注重合并日资产、负债的实际价值 ,因此被并企业资产、负债应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估 ,购买成本超过所取得净资产公允价值部分确认为商誉 ,并在其使用年限只分期摊销。合并发生的直接费用作为购买成本。合并企业留存收益可能因合并而…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而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新准则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给出了会计处理的方法。会计界将这一“差额”约定为“负商誉”。在对负商誉存在性问题的讨论中,相当一部分学者否认其存在的可能性,认为负商誉的存在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笔者拟对其存在性进行探讨,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新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新准则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根据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代价确定长期投资的初始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由于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方式不同,核算也不一样。本文以非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为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于商誉,不同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有不同的定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企业合并》中规定,商誉是指交易发生时,购买成本超过企业在所购买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股权份额的部分,它应确认为一项资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企业合并与无形资产》准则中规定,收购成本大于被购企业可辨认资产减去负债的余额的总和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以财务报告准则(FRS)形式发布的会计准则,对商誉的定义则是针对外购商誉。FRS指出,外购商誉指被购买企业的成本与该企业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核算,其突出特点就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母公司应设置备查账,记录在合并中从被购买方取得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以及或有负债等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该公允价值在编制合并报表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就母公司备查账所记录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企业合并中公允价值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核算,其突出特点就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母公司应设置备查账,记录在合并中从被购买方取得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以及或有负债等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该公允价值在编制合并报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母公司备查账所记录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采用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等权威机构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虽不尽相同,但都包含了一个意思,即公允价值是不受限制条件下的交换价值,反映了交易和事项内在公平、允当价格。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意义在于,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相关、可靠,同时也部分地缩小了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减少了纳税调整项目。  相似文献   

12.
一、新会计准则中商誉会计处理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作了新的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直接计入合并当期损益。初始确认后的商誉,不再进行摊销,而是于每一个会计期末,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对其进行减值测试。但鉴于商誉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因此,应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1)此处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应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  相似文献   

13.
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是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二者主要区别是:权益结合法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购买法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购买成本与所取得的全部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  相似文献   

14.
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选择就是企业在实施合并进行会计处理时对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即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权益结合法按账面价值进行账务处理,购买法按公允价值进行账务处理)所作出的选择行为。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选择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无法对合并会计处理方法进行选择。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使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调整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或者使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调整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进而选择对企业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具体会计处理时,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购买日按企业合并成本(不含有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应收股利”,  相似文献   

16.
戴华 《财会通讯》2007,(4):46-47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会计处理 新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分为企业合并取得和非合并取得。企业合并又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股权投资,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承担债务方式或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投资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即以付出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17.
1.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的运用与分析。《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一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规定,在下列情况下:(1)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2)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能够从房地产市场上取得,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取得的,但考虑到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还不够成熟,交易信息的公开程度还不够高,新准则未完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企业应于会计期末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地取得,应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新准则考虑到可操作性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张巧良  张洁 《财会月刊》2006,(11):67-68
本文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有关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为依据,对我国购买法、权益结合法和FASB—IASB的收购法的重大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称《新准则》)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应用了公允价值。《新准则》规定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公允价值的不确定性会对企业并购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此,文章对公允价值不确定性对企业并购结果的影响予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公允价值在我国高质量的运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企业合并准则及其他相关准则来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会计信息的重点放在资产负债表,新准则要求对企业并购采用购买法处理。在购买法下,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并购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