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对公司治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更加关注大股东控制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与现有研究不同,在承接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公司治理模式的转变对企业内利益主体利益关系的影响,探讨了大股东控制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大股东控制对企业债权人价值的影响。研究认为,大股东控制会加大债权人的风险,提高负债融资的代理成本。最后,文章从法律层面分析了对投资者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全亮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6):52-53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由于股权集中程度过高等原因,导致大股东通过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攫取不合理的经济利益,特别是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抑制大股东侵权行为,应当完善我国的上市发行制度,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引入商务管理信托机制,强化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3.
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检验了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的大股东控制以及多元化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指出:大股东控制度与公司业绩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股权制衡与公司业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股权制衡度越高公司业绩越好,这一关系在相对控股类型的上市公司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大股东利益输送与投资者保护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党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8(2):22-27
在存在着控股股东的情况下,利益输送这种行为通常是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犯,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投资者保护显得很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输送行为和投资者保护方面的研究,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宋小保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30(4):66-71
为了解析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的动机和影响因素,考虑到大股东与外部中小投资者可能选择不同的策略,应用信号博弈理论研究了企业资产注入的动机以及大股东与外部中小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度、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公司治理环境和资本市场效率都会影响到双方的博弈均衡结果。完善的资本市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实现资产注入信号传递分离均衡的必要条件,分离均衡的存在使得投资者可以有效甄别企业的类型,并进行有效的投资决策。而差的公司治理机制和资本市场环境将可能产生资
产注入信号传递出现混同均衡结果,使得资本市场无法真正区分企业的类型,进而影响投资者的理性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6.
国际私法以涉外民商法律关系为调整对象。由于法律化的演进,使得传统国际私法与现代国际私法相比,在调整的原则、方法、理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江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9):68-73
在债权人的法律保护以及自我保护都比较弱的情况下,大股东会选择很高的负债比率进行资产替代,从而侵害债权人的利益。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公司类别以及债务期限结构都会对大股东选择很高的负债比率进行资产替代的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迅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6):81-83
会计关系的法律调整,即用法律对会计行为进行规范,使会计行为成为会计法律行为.会计法律行为作为法律行为的一种,具有技术性、周期性、基础性和主体的特定性特征.会计关系法律调整的内容包括会计核算法律行为、会计监督法律行为和会计管理法律行为.会计行为只有具备了行为人合法、意思表示符合当事人的真实意志、行为内容不违背法律和职业道德以及符合法定的程序和形式等调整的有效条件,其行为才是有效的,才能产生会计行为主体预期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9.
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一直是各国管理层关注的重点.基于已有文献,本文建立的综合模型表明,控股股东的侵害程度会随着其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减少;监管部门的存在和严格监管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中小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控股股东的侵害成本以及公司收益密切相关.因此,严格监管和对违规行为的严厉处罚是防范大股东侵害、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俞金香 《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4):62-65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法律应该保障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文章分析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发展理念,在比较国外循环经济法律调整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调整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12.
夏徐斌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14,86
西方"优序融资理论"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早已被普遍证实,却在中国遭遇"悖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再融资,带来的突出问题就是资本使用效率不高.对于造成这种偏好的原因,学术界争论颇多.股权再融资过程中,大股东存在强烈的利益驱动,可以利用其控制权进行寻租.这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强烈股权再融资偏好的重要原因,需要法律监督来时此进行有效的抑制. 相似文献
13.
大股东行为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玉龙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6-128
由于法律对投资者缺乏足够的保护,中国上市公司中的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严重侵害着中小股民的利益,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模型分析了大股东行为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了相关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现金持有理论和股东控制权理论出发,以2002~2006年沪深两市52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股东控制权进行可靠的度量,建立了实证分析模型,研究了大股东控制及其约束机制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控制并不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的直接原因,大股东控制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反而会持有较少的现金;股东之间的制约能够有效地减少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 相似文献
15.
大股东控制、管理层过度自信与现金股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2~2007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大股东控制、管理层过度自信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当局具有不愿意支付现金股利的动机,而大股东具有显著的支付股利动机;大股东控股比例的增加能够有效地监督过度自信管理当局制定的股利支付政策,促使其提升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意向和支付水平。这一研究将大股东治理与管理当局过度自信相结合,从理性与非理性的视角为股利之谜提供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大股东治理的负面效应及其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庆华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25(4):75-79
现代公司的所有权结构越来越趋于集中 ,大股东治理成为现代公司制企业的重要特征。如果对大股东的不当行为不加防范 ,那么大股东治理对公司治理的负面效应就会产生。大股东治理的负面效应可通过两条途径防范 ,一是法律制度防范 ,二是管理控制防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所有权从分散走向集中,大股东的治理活动已经越来越活跃,股东与董事会信任托管关系下所引发出来的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公司治理问题中的突出问题。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操纵公司、掌握着公司控制权的大股东都普遍存在着侵占小股东利益的非理性行为,对大股东这种非理性行为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公司治理绩效来说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影响大股东非理性行为程度的内外两个关键因素:法律环境因素和股权结构因素入手,对大股东的非理性行为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8.
大股东控制、产权安排与公司盈余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兵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9)
利用2001~2004年的上市公司数据,采用修正的Dechow和Dichev(2002)模型对大股东控制与盈余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呈倒U型关系,即大股东持股分散和集中都会降低公司的盈余质量。此外,在大股东兼任董事会成员的比例较高、大股东兼任上市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以及大股东股权为非国有的公司,盈余质量较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按股权性质进行分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大股东为国有股的公司而言,研究结论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9.
会计主体(会计人员)是由企业管理领导的,会计主体的行为决定了会计监督实施的效果,企业管理是决定会计主体行为的主导因素。因此,会计法律调整的着眼点应是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5—2010年39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大股东控制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间是一种近似U型的非线性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临界点为45%。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持有量的交互项引入模型,回归发现,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45%时,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负,大股东控制的壕沟效应占主导;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45%时,交互项的回归结果不显著。没有证据表明第一大股东性质会对企业价值发挥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