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创新是当前城市化进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争议较大的一个命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于耕地及建设用地的需求都在急剧膨胀,而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又严重不足,探索出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的挂钩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的创新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城市化进程的农村宅基地创新制度。  相似文献   

2.
土地问题是农村的根本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所造成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本文主要探讨农业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改革,得出的结论是农业用地的改革出路是农业用地的物权化建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主要是宅基地)的改革出路是建设用地的私产身份和依法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3.
张日波 《北方经贸》2014,(12):230+232-230
中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对建设土地产生了巨大需求。在宅基地的征用过程中,无论是低补偿还是高补偿,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宅基地置换模式和征地的留用地模式是现实中比较好的征地制度创新模式。由这些先进的模式,可对宅基地的征用提供很多启示:政府要统筹运用多种补偿方式,统筹政府与社会,统筹城乡用地,统筹城市建设用地的使用结构,统筹近郊和远郊分配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宅基地管理制度一方面严格限制了宅基地的市场化流转,另一方面又缺失宅基地退出机制,导致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城镇用地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双增现象,加剧了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建设用地供给紧张与耕地保护的双重压力。为此探索宅基地流转与退出机制对于实现农村宅基地资产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加速城镇化发展、促进村民集中居住、推进城乡统筹具有积极意义。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建立应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措施引导符合相关条件的农民主动放弃现有的宅基地或宅基地申请要求,从而实现我国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小城市发展用建设用地紧张与农村宅基地使用浪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积极推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宅基地存量是解决新型小城市发展中建设用地紧张的有效途径。现阶段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中要重点解决两大问题:一是"空心村"问题,退出、整理旧宅基地重新规划使用;二是,探索建立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合理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6.
杨寒冰 《商》2013,(15):279-279
本文主要研究城乡结合部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问题,而农村的土地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承包地的流转,二是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三是宅基地的整合。在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上,促进承包地的自由流转。土地流转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本文主要采取在农民自由加入和退出的基础上采取新型合作化经营,通过多个合作社之间的竞争性经营,提高经营效率。而集体建设用地应省去政府征地环节直接入市,所得收入有村级政府和市级政府按合理比例划分。通过宅基地整合,有效利用宅基地。  相似文献   

7.
刘洪占 《致富时代》2009,(10):42-42
小产权房以其优惠的价格受到广大购房者的青睐,然而由于农村宅基地和国有建设用地在所有制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在农村宅基地上开发商品房的做法,越发暴露了小产权房的种种问题。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农村宅基地换房的形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事宜,促进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宅基地换房的基本构想是按照统一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现代化、有特色、适于产业聚集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宅基地换房要注重解决好规划环节,合理控制建设规模有计划有重点的逐步进行,注重解决拆迁及土地复垦的环节,注重解决居住环节.  相似文献   

9.
张若翔 《现代商业》2007,(17):262-262,261
以农村宅基地换房的形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事宜,促进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宅基地换房的基本构想是:按照统一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现代化、有特色、适于产业聚集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宅基地换房要注重解决好规划环节,合理控制建设规模有计划有重点的逐步进行,注重解决拆迁及土地复垦的环节,注重解决居住环节。  相似文献   

10.
姜丽芳 《中国市场》2008,(26):86-87
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土地问题历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城与乡、工与农矛盾关系的焦点,也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头戏",土地一活,全盘皆活。如破解了农村土地这个制约瓶颈,对"三农"问题起制约作用的两大矛盾,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体制性矛盾将得到很大缓解,农业农村发展面貌会焕然一新。如何破解农村土地问题?本文着重从农村的承包地、宅基地和建设用地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殷琳 《中国物价》2009,(9):43-45
我国城市土地价格是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包括出让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和划拨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本文通过对决定和影响我国城市土地价格主要因素,即土地用途、建设用地使用权性质、宗地内外开发程度及土地市场状况等方面的分析,指出在我国有限期的土地使用制度下,城市出让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应计提折旧。影响土地价格的外在因素共同作用构成了土地的市场状况,进行城市土地价格评估时,必须将土地的市场状况“静止”于估价期日。  相似文献   

12.
土地的合理规划是实现城乡规划的一种途径,因此土地整治需要以城乡规划中的主体思想作为指导,供给侧改革需要将城市新增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紧密结合,尤其是对于新增的城市收益建设用地和农村土地整治成本用地之间的平衡。文章将讨论土地整治工作背景下,通过推进供给侧改革来增强城乡总体规划对于农村土地整治实施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3.
“宅基地换房”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道路是农村城市化重要途径,但由于受土地和资金的双向约束,农村城市化举步维艰,近年来在许多地方实施的"以宅基地换房"的新模式,是解决城市发展土地资源紧张和小城镇建设中资金制约的有效途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侧重于针对当前许多地方在"宅基地换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笔者的见解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价格月刊》2008,(6):F0003
2007年,高安市国土资源局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建立了建设用地审批与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有量挂钩制度、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约束激励制度、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等八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该市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行为,确保了辖区内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建设用地、农用地特别是耕地、未利用地的数量和分布,掌握城镇、村庄以及独立工矿区内部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以及农村宅基地等各行业用地的结构、数量和分布,是政府科学决策,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时调整供地方向和规模、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实现城乡统筹、大力摊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道路是农村城市化重要途径,但由于受土地和资金的双向约束,农村城市化举步维艰,近年来在许多地方实施的“以宅基地换房”的新模式,是解决城市发展土地资源紧张和小城镇建设中资金制约的有效途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侧重于针对当前许多地方在“宅基地换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笔者的见解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华生 《商界》2015,(1):38-41
真正的土地制度要回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转型的实质性挑战,即如何能将一个国家的大多数人口,平稳和体面地从传统农村农业转移到更高产出的现代工业和城市经济。还在深冬,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春潮就已涌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让这个春潮更加激荡,会议审议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可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决定的通过给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国家加快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更有效提高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效益,盘活了土地资源。文章以一宗文体娱乐用地为案例,从评估角度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吴勤 《商》2014,(28):172-172
当前广西农村将农用地非法转为建设用地、非法批准建设用地等问题呈蔓延之势,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依法确认权属,并合理编制、规划农村集体的建设用地,以此来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节约利用目标的实现。本文以法律角度对广西农村集体建设节约集约用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的管制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立法对土地的规定实质上是国家享有所有权,农村集体并不享有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质是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的核心在土地的用途上.本文认为,国家应将集体土地根据用途进行严格分类,将集体土地中的农用地明确归国家所有,将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真正归集体所有,允许宅基地进行流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