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探班ECFA     
白灵 《商界》2010,(7):36-37
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即最近热透的“ECFA”,其实是众多的自由贸易协定中的一种,只不过ECFA签署的两方是台湾与大陆。简单地说,协议的主题就是两方谈好贸易条件,台湾商品可以免税进入大陆市场,同时台湾也得大幅开放大陆商品进入台湾。这意味着台湾与大陆将会逐渐整合成一个市场。ECFA究竟会对台湾经济造成多大的冲击,又会给大陆企业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尽管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其中的商机,已经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2.
随着2001年两岸相继加入WTO,两岸证券市场的开放合作得到扩展,经贸关系进一步加深,资本流动更加顺畅。早在90年代初台湾投资企业已在大陆证交所直接上市,台湾投资者不仅通过合法方式购入B股,而且可以变相方式交易A股。由于大陆QDII现已可投资香港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双边经济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提高两岸贸易自由化,促进两岸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更是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点。本文通过比较两岸服务业开放承诺及ECFA签署后两岸服务业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发现,一方面,ECFA的签署切实提高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和投资往来;另一方面,两岸服务业开放水平及合作依然停留在相对低的水平,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台湾对大陆的投资上。在此情况下,本文建议,大陆服务业企业应抓住机遇,有选择性地赴台投资,积极加强两岸服务业人才交流,应对竞争,提高企业自身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双边经济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提高两岸贸易自由化,促进两岸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更是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点。本文通过比较两岸服务业开放承诺及ECFA签署后两岸服务业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发现,一方面,ECFA的签署切实提高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和投资往来;另一方面,两岸服务业开放水平及合作依然停留在相对低的水平,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台湾对大陆的投资上。在此情况下,本文建议,大陆服务业企业应抓住机遇,有选择性地赴台投资,积极加强两岸服务业人才交流,应对竞争,提高企业自身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ECFA的签署和实施对海峡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签订ECFA的经济背景入手,通过研究ECFA早期收获计划实施一年来大陆与台湾的贸易情况以及ECFA的后续协议,分析ECFA在扩大贸易量、吸引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市场融合等方面对大陆经济的影响,同时指出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大陆企业受冲击、ECFA发展不确定性等潜在风险,并针对风险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的动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1月,国民党和台湾多个工商团体呼吁与大陆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后经两岸多次协商,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从ECFA对两岸经济可能的影响出发,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的动因尝试做出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协议)是海峡两岸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结合两岸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平等互惠原则签署的经济合作协议。该协议于2010年9月12日生效。按照ECFA协议,2011年1月1日起两岸全面实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早期收获计划。大陆出口到台湾的267项货物,  相似文献   

8.
2011年1月1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早期收获清单正式实施,通过关税互减促进了两岸贸易发展,扩大市场开放,加速了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同时带动了两岸经济发展。其中列入清单的约800项产品将逐步降关税,3年内全部降为零,包括大陆对台湾开放的产品539项,台湾批准大陆的产品五大类267项。  相似文献   

9.
经过近五年的酝酿与协商,规范中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流活动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以下简称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于2010年6月29日在重庆正式签署,ECFA生效后将成为海峡两岸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框架性文件,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进入制度化,对促进两岸贸易与投资一体化意义重大。继CEPA之后,ECFA的签署对大中华经济圈的形成无疑将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台商应抓住十二五契机与陆企共创双赢 台湾对外贸易发展协会董事长王志刚日前在台北举办的“后ECFA两岸产业合作论坛”上表示,在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以后,台商应抓住大陆“十二五”经济转型的重大契机,发挥自身优势,与大陆企业共创双赢。  相似文献   

11.
在ECFA签订以前,两岸金融业相互开放程度有限,两岸间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主要停留在跨境提供与境外消费阶段。伴随MOU的签订、尤其是ECFA的签署及实施,两岸的金融整合已从低层次的民间合作走向制度化整合的新阶段。后ECFA时期,两岸金融整合的路径选择和战略构想应当是:短期应加快建立两岸金融服务的自由贸易区,中期构建海峡两岸乃至两岸四地共同市场,最终目标是建立"华元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地区双边贸易发展快速,利益共同点广泛,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有利于双边经济社会发展。签署ECFA之后,中国内地企业进入中国台湾地区的壁垒会大为降低。本文通过ECFA对温州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和预测,指出新形势下温州对接台湾,加快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陆是台湾最大投资目的地,占台对外投资的70%.台商投资大陆20年来,其投资主要集中在大陆东部沿海,台商在东部沿海省市的实际投资金额占总额的81%左右.随着台海形势的变化,尤其是ECFA签订并实施后,台湾对大陆的投资呈现了新的趋势,对内地省份引进外资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基于台海新形势,分析后ECFA时代台湾FDI流入大陆的新趋势,结合浙江引进台资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浙江应该从四个方面抓住ECFA机遇,提高利用台资的结构与质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融资融券的证券信用交易体制是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10月5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启动融资融券试点,文章试对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以及中国大陆试点的信用交易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写了几点启示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台商大陆投资规模扩张与地域转变、两岸贸易高速增长与非均衡发展以及两岸经贸人员往来规模持续增长对香港产生了重要影响,香港不仅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香港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服务水平与综合竞争力,不仅要充分利用背靠泛珠三角的地缘条件,依靠自身优势,在泛珠三角地区积极与其它各方开展合作,还要充分利用在两岸经贸交流中的中介地位,深化与台湾的经贸合作,从多层面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GTAP全球贸易分析模型,深入分析了两岸签署ECFA的背景框架,并基于GTAP模型从宏观经济和产业层面模拟预测了ECFA的建立对于两岸经济贸易等方面所可能造成的影响。GTAP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ECFA的签订推动了两岸贸易的成长,提高了两岸实际GDP的增长速度与福利水平。从产业层面看,ECFA的签订一方面对台湾的农产品出口与生产较为有利,另一方面有助于大陆更好地发挥在石油及煤炭制品、化学橡胶制品等工业品的生产与出口方面的潜力。此外,ECFA的签订通过构建自由贸易区所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还将有效地调整与优化大陆的产业结构。大陆的工业品生产会得到拉动,而农产品生产则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局部均衡COMPAS模型,从产业层面上分析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影响两岸特定行业的产出、就业、贸易等经济活动的内在机理。基于近年来两岸农产品生产与贸易的相关数据,就ECFA对两岸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的影响大小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两岸农产品在产品品质与上市时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建立ECFA对大陆和台湾农产品生产的冲击都非常有限;ECFA的建立将极大地推动两岸农产品贸易,台湾农产品对大陆出口大约会增加14%,大陆农产品对台湾出口大约会增加17%。  相似文献   

18.
With the deepen economic integration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SAR,more and more mainland enterprises choose Hong Kong as their platform to enter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t the end of 2008,more than 3,800 mainland enterprises have invested in Hong Kong with the total amount of US$20.7 billion;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tends the univariate Weibull conditional autoregressive range (CARR) model to establish a bivariate Weibull CARR (BWCARR)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range-based volatility spillover effect.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conditional autoregressive range relationship exists on the US, Japan,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stock markets. The new BWCARR model is more credible and efficient than the CARR model. Moreover, the range-based volatility for the US and Japan has an impact on Taiwan, indicating that there exists a range-based global and regional stock market spillover effect that has an impact on the Taiwanese stock market.  相似文献   

20.
In the context of stalled multilateral trade negotiations, major trading economies are seeking free trade agreements (FTAs) to secure their market access objectives. Nowhere is this dynamic stronger than in East Asia, where a web of bilateral and plurilateral agreements is stitching together piecewise an Asian free trade area that could plausibly rival the EU and NAFTA trade blocs and where the possibility of a formal pan-Asian agreement has been raised. Taiwan has been largely excluded from this dynamic. However, with the June 29, 2010 signing of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 with China, the possibility of Taiwan joining the FTA dance in East Asia would appear to have been greatly strengthened as the advocates had anticipated.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economic and trade implications of Taiwan's participation versus non-participation in an emerging East Asian trade bloc. We support our analysis with simulations using the GTAP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The article finds that the benefits to Taiwan of participating in such a bloc have increased, as have the opportunity costs of exclusion, since the share of East Asian partners in its trade has ris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