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和行政机关规定了相同的执行机关和不同的强制执行措施。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解决行政诉讼中对行政机关执行难的问题,而就行政诉讼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强制执行的研究成果则十分少见。这一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参照民事诉讼执行制度"来解决,仍有进行深入研究的空间。被执行人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时,法院生效裁判的执行机关只能是人民法院而不能是行政机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履行法院生效行政裁判确定的义务,对其实施的执行措施的强度应当小于民事诉讼中的执行措施,法院虽然原则上适用民事诉讼中执行措施的规定,但依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对被执行人更为有利的,则应适用行政强制法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2.
陆启荣 《魅力中国》2009,(4):22-22,25
行政审判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究其原因从根本上乃与我国的行政程序和实体法律,以及行政诉讼法对有关行政机关互动关系的原则性制度设计上存在某些缺陷关系甚大。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我国融行政审判体制,走出我国行政诉讼桐度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蒲小兵 《发展》2006,(12):105-106
随着1990年我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我国行政审判开始走上正轨并遂步趋向完美。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行政审判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究其原因,从根本上仍与我国的行政程序和实体法律以及行政诉讼法对有关行政机关互动关系的原则性制度设计上存在某些缺陷关系甚大。本针对目前我国行政审判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思考,求教业内同仁。  相似文献   

4.
凌薇 《湖南经济》2002,(5):45-47
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法律设定的条文比较简单,有不少问题认识不一。笔者仅对实践中遇到的两个争议较大问题谈些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同行。关于非诉行政案件申请执行的条件非诉行政案件申请执行的条件,包括实质性的条件和形式上的条件。实质性的条件即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合法,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当然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形式上的条件,则是指申请的主体、申请的对象、标的、申请的时间以及受申请的法院等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本文重点探讨形式条件中申请时间问题。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我国行政诉讼法自1990年10月1日实施以来,应该说行政诉讼在发挥其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目前我国的行政诉讼现状看,仍然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长期从事行政诉讼法学的教学、研究及代理行政诉讼案件的实践,试图就我国当前行政诉讼存在的一些问题、成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与关心我国行政诉讼前途和命运的人们共同探讨。目前我国行政诉讼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法院不依法立案、裁判和对被告执行问题。行政诉讼立案难,连代理行…  相似文献   

6.
吕峰  赵雷 《黑河学刊》2001,(5):50-51
公安机关具有双重职能 :一是根据刑事诉讼法产生的刑事侦查职能 ,即公安机关有权对其发现的犯罪事实进行立案并采取侦查所需的强制措施。二是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产生的行政管理职能。在我国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下 ,公安机关上述两种职能分别有不同的法律意义。在作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时 ,公安机关行为的合法性可以受到法院行政审判的司法审查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对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 ,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作为刑事司法机关行使侦查职能时 ,公安机关所实施的行为则不属法院行政审判的审查范围…  相似文献   

7.
黄柒  许前川 《魅力中国》2013,(23):340-340
列宁曾说过,法律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这主要说的是法律所处的应然状态。而法律从应然状态向实然状态过渡的过程中,总是存在各种阻碍,不管是国情的因素还是具体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在我国“执行难”问题是法律务文从应然状态走向实然状态的重要障碍之一。在本文中,笔者从法律执行的现状入手分析.主要介绍在我国国情背景下.主要存在的几点执行难问题。如法院执行机构的设置问题、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问题等等。在对问题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解决问题的几个对策,希望能够为“执行难”问题的真正解决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燕凌 《黑河学刊》2013,(12):70-71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除行政赔偿案件外,人民法院不得用调解的方式审结行政案件。但在审判实践中,大量行政案件却是原被告在法院的默许乃至动员下通过"协调"解决的。事实上,调解作为现代司法理念的重要内容,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正在逐步强化。行政调解制度必将顺应司法为民的历史要求,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助推器"。现试从在行政诉讼中引入调解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了行政案件的审理不适用调解。这种基于行政权的不可处分性而作出的不能调解的规定,随着行政审判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产生了动摇。文章从我国行政诉讼的现状出发,分析和探讨我国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必要性和如何在行政诉讼法修订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施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详细的补充与解释了关于行政诉讼法方面的内容,进一步推动了涉及我国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理论、行政行为理论及行政救济理论的全面发展。该发展有效落实了依法治国方针政策的相关要求,满足了现代经济与政治民主化的实际需求,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进程,对行政法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以及实现先进法律文化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业已启动的诉讼程序中依法参加诉讼的当事人为诉讼第三人,确认诉讼第三人必然会受到本诉的制约,而立法对行政诉讼第三人如何确认只有粗略规定,理论研究也相对薄弱,这与行政审判客观上要求对相关各方利益做出公正裁断的矛盾十分突出。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确认,应结合行政实体法运作所产生的法律关系的外延和司法审查的有限性及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变化的可能性,综合判断,区分类型。  相似文献   

12.
易玉  常伟峰 《特区经济》2012,(3):254-257
以加强国际知识产权执法为主要内容的《反假冒贸易协议》最终文本已于2010年12月3日公布。围绕该协议的公布,新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或许即将确立,从而引发更多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为有效应对新一轮知识产权贸易大战,我国必须及时改革现行知识产权执法"双轨制",合理配置知识产权行政机关职能,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度,加强网络知识产权执法,加强执法跟踪与透明化,加强国际层面的执法合作,完善知识产权执法评估方式。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using the Great Wall as a geographical discontinuity. Using town-level nighttime light luminosity per capita as a measur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find that today, luminosity per capita is significantly and robustly higher in towns south of the Great Wall than in those north of it. The holding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uthority by the administrative hierarchy and the uniform enforcement of justice by hierarchy officials were advantageous for city building and judicial cross-territory enforceability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great wall, which had a long-term impact on the imperial bureaucracy.  相似文献   

14.
周小明 《特区经济》2010,(4):257-258
经济民主对促进英美两国成为19世纪和20世纪头号强国有重要作用,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经济民主发展的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出台是对这一经济民主的肯定和进一步促进,但我国的反垄断行政执法体制和司法体制都将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抽象行政行为一直被排除到司法审查范围之外。在当前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大背景下,将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范围是其中重要的一步。文章力图从现有的司法理论和实践中找到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到司法审查范围的种种理由。  相似文献   

16.
冯梅 《特区经济》2011,(7):259-260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步较晚,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就进入了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大环境中,原有的知识产权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面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向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领域频频发难,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一步完成与TRIPS协议的对接,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武丽  肖钢 《特区经济》2007,(12):233-235
程序正义不仅是实现税收法治的手段与工具,而且程序正义本身具有独立的形式价值,由于我国税收法治建设长期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造成在税收立法、税收执法与纳税人权利救济等方面程序正义的缺失。应当通过税收立宪,确定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在税收立法、税收执法与司法救济等方面,全面推进以纳税人权利保护为核心的税收程序的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贾可玉 《特区经济》2014,(11):201-204
建设法治政府,提倡执法为民,以民为本,行政执法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人民群众,所以说,一个城市、一个国家行政执法水平的高低、效果的好坏,人民群众作为服务对象是最有发言权的。本文采取实地调研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以河南省郑州、新乡、周口、南阳、三门峡等市的行政执法群众调查实际数据为基础,问政于民,对人民群众的"不满"和行政执法症结进行调查和剖析,将实践与理论创新相结合,对现阶段我国行政执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调研情况提出相关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何军 《特区经济》2012,(3):31-34
深圳虽获得"设计之都"称号,但创意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仍有待加强。本文在分析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从提高立法针对性,增强执法高效性,加大司法震慑性,加速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树立尊重知识产权、崇尚创造的城市精神等几方面入手,构建深圳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戚聿东  郝越 《南方经济》2022,41(8):10-21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义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然而我国由于经济转轨和追赶型增长模式带来了根深蒂固的行政垄断认知和行为,仍存在歧视性产业政策干预严重、市场分割、自然垄断规制乏力等问题,这成为我国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最大阻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作为规制行政垄断的最佳机制,有助于从根本上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过程中,要以增量入手,促进产业政策的功能化转型,同时对存量进行分类治理;完善审查机制,加强法律认定,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制度整合;发挥负面清单制度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协同效应;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倡导普及公平竞争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