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状态下的预防性储蓄研究——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我国城乡时间序列数据,对城乡居民的消费特征做了新的探索。我们对引入预期收入增长的对数线性欧拉方程和二阶泰勒近似的欧拉方程进行了估计,结果说明,当期收入仍是决定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说不成立;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有更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19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走低的收入增长率直接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而仍然偏紧的流动性约束和日益增强的不确定性增大了预防性储蓄动机。 相似文献
2.
中国居民储蓄持续高增长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学者运用预防性储蓄假说来解释中国居民储蓄行为,试图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方。文章在回顾预防性储蓄假说学术思想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研究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3.
4.
5.
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 总被引:136,自引:8,他引:136
本文运用中国 1 96 1— 1 998年间数据 ,通过测试罗伯特·霍尔 (RobertHall)的消费函数及其扩展模型 ,分析了流动性约束与不确定性在中国居民消费行为演变中所起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在 2 0世纪80年代早期发生了结构性转变。流动性约束型消费者所占比重的上升以及不确定性的增大 ,造成了中国目前的低消费增长和内需不足。此外 ,我们还发现 ,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强化了两者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导致了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增长率的同时下降。 相似文献
6.
流动性限制与居民储蓄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居民储蓄20多年来一直保持在40%左右的高速增长,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积累。然而,随着1996年以来通货紧缩趋势的出现,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开始被简单地等同于消费缩减而倍受指责,分流银行储蓄也因此成为近年来宏观经济调控的一条重要政策。不过事实证明,尽管银行储蓄在1996~2000年间有所减少,但直到2001年度为止,一直困扰我国经济的总需求不足还在继续,经济发展仍然处于改革开放的低速增长区间。备受关注的失业问题也是有增无减,而且,在股市低迷的客观背景下,2001年度的居民银行储蓄又重新恢复了高速增长态势。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居民储蓄的波动的确有其内在的制度根源,这正是我们将要讨论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基于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理论分析医疗支出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机制,并通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省际面板数据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我国城乡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都很强烈,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明显高于农村居民水平;2医疗支出不确定性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增强了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产生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虽然比较小,但呈不断上升趋势;3我国城乡居民都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影响,在流动性约束条件下增加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扩大消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流动性约束理论与转轨时期的中国居民储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一、模型分析 Zeldes(1989)将流动性限制定义为某一较低的资产水平(相当于两个月的收入),然后按照消费者的资产-收入或财富-收入比是否低于或高于这一水平将样本划分为不同的子样本。在他的分析中,如果个人财产低于两个月的收入,消费者就是受流动性约束的。 在标准的储蓄-消费理论中,一般假设有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Femio Hayashi 1987和Deaton 1992),这在现实中显然是不可能的。流动性限制理论放弃了传统模型中消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的失业、消费平滑和预防性储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一、导言
经济冲击随时都会发生,特别在发展中国家,不管是基于正常的商业周期、金融冲击还是经济结构调整.最近的亚洲金融危机只是众多例子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消费低迷,储蓄攀升,经济疲软是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含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在内的模型阐明其中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锯齿型消费曲线假说,并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假说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变动与收入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称之为消费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的存在使LC-PIH随机游走假说不成立。可以用收支的不确定、流动性约束、利率的内生变化和非生命周期行为来解释这一现象。这些因素也可解释我国近年来的消费过度敏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屠俊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32(2):37-46
本文借用两个相关的模型探讨流动性约束和政府消费替代对于我国居民消费过度波动现象的解释力,发现流动性约束和政府消费分别通过弱化居民消费跨期优化能力和增强其对居民消费替代作用的渠道来增加居民消费波动,且前者的作用强于后者。本文同时发现流动性约束的增加减损居民福利,而政府消费替代比例的增加则能提高居民福利。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2,16(3):18-19
运用西方消费理论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变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用西方消费理论来解释不同时期城镇居民的消费、储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与我国农村高储蓄现象的实证分析--一个包含融资约束的预防性储蓄模型及检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关居民储蓄行为的研究缺乏专门针对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和融资约束的实证分析。本文专注于分析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居民所面对的不确定因素风险感受以及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约束感受显著地差别于城市。通过构造一个包含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约束的预防性储蓄模型,专门针对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特点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强,面对不确定性因素可能造成的风险与融资约束,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越来越谨慎,储蓄存款的倾向越来越高,这也印证了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完善农村金融环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引入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分析了房价波动影响居民消费的预防性储蓄效应这一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不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房价上涨通过预防性储蓄效应对居民消费产生负面影响,换言之,房价上涨通过不确定性因素和流动性约束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最终会使居民消费下降,短期内预防性储蓄效应的影响系数要小于其长期影响系数。 相似文献
17.
跨期选择、制度转型与居民消费行为的不确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宏观消费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分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进的历史进程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逻辑主线:将不确定性引入消费函数,把消费理论从确定性分析框架推进到不确定性分析框架。不确定性作为转型经济中的一个基本特征,其不稳定的制度变迁环境,使得经济主体对未来的预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基于转型期的宏观制度背景,研究我国居民消费行为不确定性的微观机理,具有很强的分析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该文认为收入假说难以解释居民消费的一些特殊现象,而预防性储蓄消费函数理论和生命成本假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地解释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特征的理论平台。作者从预防性储蓄消费函数理论和生命成本假说入手,提出了积极采取有关措施,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率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改革进程中产生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深刻影响着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笔者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使用1990年一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支出数据,分析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计量结果显示,相比收入不确定性,支出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影响更大;2000年以前教育支出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影响最大,2000年以后住房支出不确定性的影响加大,医疗支出不确定性和教育支出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试论流动性约束、短视行为与我国消费需求疲软的关系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本文分析了国外现代宏观消费理论对于研究我国消费需求的局限性 ,并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了一个“短视消费模型” ,讨论了边际消费倾向与短期储蓄目标的关系 ,从而论证了造成我国目前消费疲软的根本原因是短视行为与流动性约束太强 ,最后解释了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降低以及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