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美国经济数据,对次贷危机前美联储信奉的“货币政策无需直接应对资产价格泡沫”的主流理论进行了反思,基于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成本、可识别性以及应对方式的分析,笔者认为,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可能带来高成本,而资产泡沫可以渐进识别,中央银行应当直接针对资产价格泡沫风险采取货币政策措施,但这种直接应对不应当是机械的,其目的应当是防止...  相似文献   

2.
第一,货币政策要考虑是否将稳定资产价格纳入调控视野。经济危机的发生,往往与资产价格泡沫和泡沫破灭有关。  相似文献   

3.
第一,货币政策要考虑是否将稳定资产价格纳入调控视野。经济危机的发生,往往与资产价格泡沫和泡沫破灭有关。第二,金融监管应与金融创新齐头并进。此次危机的发生,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4.
肖永 《现代管理科学》2012,(9):54-56,96
文章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分析实际利率被扭曲时资产价格的表现.主要贡献是为中央银行刻意压低实际利率的政策建模,并分析它对资产价格的含义.我们发现当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目标,压低实际利率的时候,具有抵押价值的资产,其价格会上升,从而产生资产价格泡沫.如果社会公众对真实的货币政策目标缺乏完备信息,那么对政策目标的学习过程将导致资产价格在较长时期内呈现出上涨趋势.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稳健货币政策操作取得积极成效,支撑了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治理通胀提供了相应的货币政策环境,年初设定的主要政策指标基本可以实现。但也要看到,在紧缩政策背景下,民间非正规金融的膨胀、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监管的回避、出  相似文献   

6.
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价格明显地偏离实体经济的涨跌趋势,对货币政策提出了诸多挑战,使我们不得不关注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理论探讨进而初步厘清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并认为现阶段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关系缺乏统一的解释,中央银行还不能将资产价格列入它调控的范围内,但可用做货币政策制定时的参考信息.同时,提出这一领域中仍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谢天琪 《会计之友》2012,(20):48-49
随着我国资产市场的发展和深化,以股票和房地产为主的资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又是其固有特征,导致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面临着挑战。为此,文章首先分析了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我国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进行调控的可行性、能力以及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得出结论:目前不应将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直接调控目标,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一个文献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研究成果,指出这一传导机制主要由两个过程构成:第一是货币政策是否会影响资产价格,第二在于资产价格变化能否影响实体经济。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讨论了目前关于资产价格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争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房地产价格的视角,采用我国1998年第一季度至2008年第二季度的相关季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以房地产价格为代表的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已经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一条重要渠道,货币政策传导到房地产价格后将进一步传导到实体经济。央行应该充分发挥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从而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更好地调控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10.
吴珊 《东方企业文化》2013,(13):198-199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泡沫问题。流动性过剩对于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不言而喻,而股票价格泡沫和房地产价格泡沫更是涉及百姓财富,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分析和解决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泡沫问题,就不得不剖析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之间的关联性,引发对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问题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1.
《住宅与房地产》2007,(8):37-37
第一,重点运用利率政策,抑制投资及资产价格过快增长。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调控手段,央行一直谨慎使用,以防止热钱套利。但是,在持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低利率环境恰恰有利于资本泡沫的膨胀。要针对当前实际利率为负,名义利率持续偏低,资产价格大幅上涨,投资以及整个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偏快的情况,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即采取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可继续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及加大公开市场操作来收缩货币供给量。  相似文献   

12.
是否应当将资产价格引入到货币政策目标之中是学术界目前激烈讨论的话题之一.在美国的次贷危机转化为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发生之后,这一命题具有了更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我国1996年1月至2009年4月的样本数据试图从一个较大的时间窗口来探究我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利用VAR模型发现,货币量同比增长和利率变动对股票价格同比变化、房地产价格同比变化具有比较强的解释能力,但是环比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差.进一步研完了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和脉冲响应函数,发现货币政策中的利率政策与主要资产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尤其是与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关系更为密切.最终得出结论,我国的货币政策目前不应当将资产价格引入到货币政策目标之中,但是中央银行应当保持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资产价格正在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最终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现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必须进行变革,本文分析了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变化作出反映的准则及行动框架。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经济出现了以股市和房地产为载体的资产价格泡沫。本文研究了这一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内外失衡,而由此产生的流动性过剩和国际资本流入则是资产价格飙升的直接原因。为避免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带来的严重后果,本文提出了促进消费实现经济内外均衡、转变投融资体制、完善汇率制度、加强金融监管等宏微观调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资产泡沫资产泡沫,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失衡现象。传统上,是通过对该经济现象的价格演变过程描述来定义的。如《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把泡沫定义为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涨价,随着涨价常常是预期的逆转,接着就是价格暴跌,最终爆发金融危机的过程。这样,只有经历了完整的资产泡沫生成、发展、逆转和破灭过程,才可能严格判定为资产泡沫。资产泡沫成为事后的识别,无法事前判定并有效应对。为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十变量的大型结构向量回归模型(SVAR),分析了资产价格对通货膨胀和产出水平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的反应,结果发现:资产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冲击影响呈现倒"U"形,冲击峰值为约0.4个单位标准差,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多出约0.1个单位标准差;货币政策对于资产价格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在短期内表现出逆周期特征,而从长期看则为顺周期特征;资产价格包含了丰富的未来经济运行信息,可用来构造金融形势指数(FCI),并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辅助参考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6,(21):25-28
2000年以来股市风云变化,而房市步步高升,物价温和。货币供给在这十余年大幅增加,货币政策从多方面影响各类资产价格。本文重点从货币供给量角度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对两种主要资产价格房价与股价的影响,以及这两大类资产价格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金融资产泡沫风险的同步变量构成的中国金融资产泡沫压力指数为被解释变量,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检验出与金融资产泡沫压力指数有因果关系的指标后,以遴选出的宏观经济变量、房地产价格变量和资产价格变量为解释变量,运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金融资产泡沫风险最佳预测模型,从而构建起了合理、实用的金融资产泡沫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形成连续的资产泡沫压力指数走势图;并用此最优预测模型对我国2011年金融资产泡沫风险状况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前三季度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呈上升态势,即存在资产泡沫风险。  相似文献   

19.
陶媛  孟静 《东方企业文化》2011,(10):253-254
货币政策决策的依据和追求的目标必须是可以把握和度量的经济过程。而反观资本市场,其波动和震荡十分剧烈,而且资产价格对于不同的群体存在不同的目标区间和预期。因此,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缺乏可操作性。但是由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来看,给予资本市场适当的关注是中央银行应该做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近年来呈现高增长和低通胀的基本特征,被誉为是中国经济最好的时期之一。然而,高增长和低通胀的宏观环境往往是催生资产价格泡沫的摇篮。国际经验显示,高增长低通胀环境滋生资产价格泡沫具有普遍性。20世纪主要国家资产价格大幅攀升的时期,通常也是经济周期处于高增长和低通胀的阶段。但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货币当局不得不加息,最终刺破资产价格泡沫。因此,股票与房地产资产价格问题目前备受国内外关注。流动性是资产在短期内以低成本完成市场交易的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好,价格稳定,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低。因而,流动性会影响投资者对资产的定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