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加入WTO后 ,昆明市的零售业特别是超市连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本文将从昆明本土超市发展现状入手 ,结合洋超市的先进管理经验 ,就如何进行昆明本土超市的改革、如何与外资超市竞争、如何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促进昆明本土超市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4年12月份中国全面开放零售业市场,外国超市凭借雄厚的实力,通过快速拓展业务、企业并购等手段来扩大市场份额,湖南超市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亦有如步步高一样的连锁超市在湖南本土生根发芽,成长为湖南超市的主力军.同时湖南超市的发展远不够成熟和完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文章从湖南超市的发展现状入手,通过搜集大量的资料和实际调查,分析湖南超市存在的问题,并尝试通过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权利已经从初始市场转向终端市场,零售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2003年,我国加入WTO,中国全面开放零售业市场之际,全球零售巨头纷纷加快了在华扩张的节拍,全球50家大型零售企业中,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等有70%已进入中国。中国本土零售业处在与狼共舞的状态,零售业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而自有品牌作为一个超市经营的新亮点渐渐走进了人们视野。Sainsbury,Tesco,Safewaz,Asda,Morris等是英国最主要的几家大的超市,几乎在每个城市都可以看到这几家超市。通过对英国超市的考察和与中国同…  相似文献   

4.
张国宏 《经济纵横》2010,(Z1):134-135
企业背景:华联超市是中国超市行业的先驱者,成立于1992年,曾经是中国最成功的本土企业之一,目前在华东拥有1700家连锁门店,大多数是加盟店。2000年前后,行业竞争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世界零售业巨头相继进入中国,主力业态是大卖场,这给以超  相似文献   

5.
孙博 《经济纵横》2012,(6):37-40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零售业市场。然而近年来,外资零售企业的不断涌入给我国本土零售业带来了极大冲击。虽然目前我国本土零售业仍处于国内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本土零售业经营效率低、企业规模小、激励机制欠缺、顾客流失严重等问题必须予以重视。本文结合对吉林省零售企业的调研分析了我国本土零售业的运营现状,认为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培养民族品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本土零售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明确市场定位,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6.
零售商业竞争的根本在于顾客满意度。国内很多零售企业对此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针对于此,本文对零售业顾客满意度进行一般的探讨,希望为本土超市提高顾客满意度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国内零售业今后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但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具体介绍了当今中国零售业连锁超市的发展现状和与国外零售业的差距,分析了我国零售业连锁超市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发展零售业连锁超市的对策以及方法,解决现存的问题,使我国零售业连锁超市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8.
《经贸实践》2004,(10):26-26
曾经在杭城叫响的本土超市品牌一个个“变脸”:陪伴杭城市民七年之久的家友超市更名为“世纪联华”,华润万佳超市也更名为“华润万家”。与此同时,各大超市争开新店的步伐加快、将新开五六家超市门店,这一切都预示着杭城超市零售业竞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零售巨头企业进入我国零售市场,我国本土零售业连锁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竞争中也暴露出自身的很多不足,只有正确分析自己的不足,不断改革、创新,提升零售业连锁经营的竞争力,才能使我国零售业连锁经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本土零售业连锁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张艳平 《经济导刊》2007,(7):142-144
目前,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快,我国零售业与外资零售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原有的业态形式,如百货店、专业店不断向规范化发展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食品超市、大型综合超市,方便连锁店、专卖店等新的业态也迅速成长起来,我国零售企业不仅在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规模也是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建材连锁超市在中国的不断发展,行业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中国本土建材连锁超市在自身高速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物流、培训、管理等方面原因,大部分企业的发展已面临困境.本文从战略的角度对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作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本土建材企业不应采取外资建材连锁超市所普遍采用的全国连锁经营模式,而应该发展区域连锁,即集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零售业市场的全面开放,大量外资零售企业涌入国内市场,零售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自有品牌作为现代零售业的一个主要趋,在我国也获得了迅速发展。文章从我国本土零售业发展自有品牌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锐 《时代经贸》2007,5(6X):50-51,53
随着建材连锁超市在中国的不断发展,行业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中国本土建材连锁超市在自身高速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物流、培训、管理等方面原因,大部分企业的发展已面临困境。本文从战略的角度对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作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本土建材企业不应采取外资建材连锁超市所普遍采用的全国连锁经营模式,而应该发展区域连锁,即集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经贸实践》2004,(10):14-14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现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2004中国零售业发展高峰论坛”演讲说,中国商业零售业发展重点将由大中城市向广大的农村市场转移,大多数中国制造业以及商贸流通企业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仍应将发展重点放在本土市场;零售业的竞争,已经由产品竞争演化为供应链竞争,如果将本土零售、物流及消费服务市场全部拱手让给跨国公司,极有可能最终威胁到国家经济运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零售业全面向外资开放的第一年,零售业就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本文在分析目前零售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找出我国零售业与国外零售巨头的差距,提出本土零售企业在严峻的竞争环境下,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零售企业的经验,提高零售业的整体素质,要仔细研究市场格局,把握市场走势,选择具有自主竞争优势的领域,才能使我国连锁企业走上良性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外资零售业发展趋势与我国零售业发展策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孔团  李礼 《现代财经》2005,25(5):78-80,F003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零售业保护性过渡期的结束,外资零售企业可以不受地域、股权、门店数量的限制,全面进入我国零售市场;本土零售企业将面临着更为广泛的冲击与挑战。对此,应从我国零售业市场现状出发,比较分析中外零售业的差距,探讨外资零售企业的发展趋势及我国零售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土百货业发展思路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玲 《经济论坛》2008,(7):49-50
人世以来,国内零售业的发展一直以大型综合超市为主业态.截止2005年商务部公布的连锁企业30强名单中,各类超市业态比重高达47%,说明目前超市特别是大型综合超市已发展成为国内零售主流业态.超市经过几年的高速扩张在国内主要城市已接近饱和,发展势头渐缓,而百货业却在沉寂多年后,呈现出复苏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传统百货商店逐渐衰退,我国零售业新的业态开始起步并不断发展。在外资零售业的影响下,超级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互相角逐,尤以连锁超市为最,已成为零售业中发展最快的业态。尽管我国零售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然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营销观念落后;资金实力弱、规模小;技术手段落后,信息观念淡薄。加入WTO后,我国零售业要面对跨国零售集团更为有力的挑战。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为了使我国零售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求得最快发展,应采取以下五条对策。一、创新经营理念,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外资零售业为顾客提…  相似文献   

19.
近两三年.可谓是哈尔滨市零售业市场格局突变的洗牌年。仅仅三年时间,沃尔玛、家乐福、普尔斯马特、世纪联华、好又多、大福源、新一佳等国内外连锁零售业巨头如雨后春笋般在哈市各区商业中心迅速崛起。而哈尔滨市本土超市隆玛特量贩店、万集源量贩店、绿色福配送中心则在这些国内外连锁零售业刚刚进驻哈市的同时相继倒闭。当人们纷纷慨叹本埠零售业如此不堪一击之时,又对这些一时间遍地开花的国内外连锁零售业是否都能赢得盆满钵溢而心存疑虑。现在,各超市中熙来攘往的人流似乎已经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繁荣景象的背后,却是“杀机四伏”……  相似文献   

20.
《时代经贸》2016,(2):12-13
平潭第一家“农改超”的创立者,冠业集团董事长,1999年创办福建冠超市,历经16年发展,成功将冠超市打造成年销售额突破15亿的大型连锁商超企业。今年,更因一连开出12家超市卖场,被业界称为零售业里“逆袭黑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