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必须持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农村资金留在农村运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并对两家主要面向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1、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点,是按何种目标模式去构筑农村金融体系。这一问题在农村金融改革的总体进程中,可能具有前提性的意义。2、关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目标,开始时人们看法并不一致,分歧主要反映在对农行、信用社、民间信用三者的地位、相互关系的认识上。经过一段不长时间的讨论,最后在农业银行总行制定的改革方案中作了权威性的结论:“健全和完善以农业银行为主导、信用社为基础、民间信用为补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为以农村合作经济为主体的不同层次的农村经济提供多功能的金融服务。”3、在上述结论引导之下,近几年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很自然地放在对现有组织体系的主体成份——农业银行、信用社各自内部关系和互相关系的改造上。如农业银行的政企职  相似文献   

3.
当以城镇为主要对象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今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大幕也已拉开。因农村金融体系的构造,不仅牵涉到甚至决定我国整个金融体制的改革效能,决定着金融体系功能是否健全、金融整体改革的成败,也制约着农村市场经济乃至全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因此,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特有缺陷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有序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了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步伐。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认识到,在深化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中,目标和现实还存在很大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个以农业银行为领导,以银行信用为主体,多条渠道融资的农村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形成。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探讨研究农业银行进行企业化改革与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把握农村金融改革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博览》2004,(11):5-5
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由综合业务向单一粮食收购贷款转变以及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难以真正突破 ,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削弱 ,已难以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 1996年以来的农村金融改革并没能促进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改革促使农业银行逐步从农村市场撤出其贷款业务 ,并关闭了农业合作基金会和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 ,农发行业务缩小为粮棉油收购贷款 ,客观上赋予农村信用社独立支撑农村金融主渠道的职能 ,但由于各种原因 ,不少信用社无法名副…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按企业化的方向改革农业银行,按合作制原则改革信用社,在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和信用社作用的基础上,发展一些新的金融机构,从而建立和完善以国家银行为主导、合作金融为基础、其它金融组织为补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多种渠道组成的资金融通体系,并通过发展资金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最佳结合,支持农村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上述思路符合中央改革和开放的方针,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基本正确的,改革取得了成效。但是,改革中也出现许多困难。这些困难产生于不良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以及具体改革措施的不完善。针对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治理整顿有利于改革的深化,有些治理整顿措施本身也就是改革。总结近几年改革的经验教训,按照三中全会的方针,调整农村金融改革重点,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理论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我国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成功,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此,本文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导向,在全面分析农村金融风险问题现状及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现实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实际,积极探索和创新我国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1985年,农村金融工作必须以改革为主导思想,改革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增强农村金融企业活力,把农业银行办成真正的经济实体,以进一步搞活农村  相似文献   

10.
张正刚 《甘肃金融》2003,(10):16-1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方面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和尖锐,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探讨朱增镳,钟广,刘先裘,石健明,余小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对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如何把农村金融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以便更好地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是摆在农村金融部门面前亟须研究的一...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是我国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就的时期,也是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就的时期。当前,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两个农村金融的主体与基础部分,面临的经济与经营形势是:一方面,要为实现国家第二步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努力适应科技兴农、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的需要,支持农村商品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效应问题的若干思考卫功琦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目前出台并初具成效的改革措施主要有三:一是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二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增设分支机构;三是“一脱一分”后的农业银行加快了向国有商业银...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张文仲,王一先,曹梦春,付荣欣一、农业产业化为农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契机1、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农业银行提供了广阔的业务空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后,农村金融“一分为三”,农业银行在农村的业务萎缩,农村传统业务经营领域和空间越来...  相似文献   

15.
细说中国农村金融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家》2006,(1):34-40
从1979年恢复农业银行开始,农村金融改革就被纳入日程,但到现在我们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也始终没有拿出一个明晰的、全面的、系统的总体方案,这里有体制的因素、技术的因素,也有更多的人为因素。这足以说明农村金融改革问题是一个巨大的、系统的工程,其涉及到的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其复杂的程度也是空前的。几十年来国家对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了注资、再贷款、中央票据、剥离不良资产等多种方式,为的是花钱买机制,但效果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由此我们应该思考一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靠花钱能否买来机制,买不来的原因在哪,除了花钱我们还有哪些可供选择的路径?就目前而言,农村金融改革要在机制上做文章更要在体制上做文章,农村金融体系概念必须放大,既要包括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也要涵盖证券、保险、民间融资等多种金融形式。农村金融改革存在其特殊性,因此对农村金融的改革不可能机械地模仿城市金融的改革模式。本期“名家论坛”嘉宾均长期关注中国农村金融问题,从他们对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中,我们或许能够体味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实践的发展和认识深化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我们必须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一、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快农村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发展银行分设运行,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拟建农村合作银行,农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日趋形成。新型的农村金融体系,打破了农业银行一统农村金融的格局,新的伙伴和业务竞争对手已开始站在农业银行的面前,使农业银行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农村经济和农村信贷研究会首次研讨会综述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农村经济和农村信贷研究会首次研讨会于1996年10月29日至31日在昆明举行。与会代表围绕农业银行如何适应农村经济和农村资金中的新情况、新变化这一主题,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后农业银行...  相似文献   

19.
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后农行发展战略孙庆新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正向纵深发展,信用社与农行脱钩、农发行机构向下延伸已在进行。经过这次农村金融改革后农业银行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业务增长点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如何进一步发挥农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如何确...  相似文献   

20.
构建农村金融新体系研究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课题组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已定,农村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三足鼎立的农村金融新体系已具雏形,农村金融体系正处于磨合状态。农业银行如何面对这种局面?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构建农村金融新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