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远宁 《商业时代》2004,(21):36-37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的视角,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股票首次发行定价方式的演变进行总结,分析了我国行政性定价出现的原因、向市场化定价方式过渡的内在需求以及实行市场化改革后各主体的收益和改革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新股发行定价方式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热发行"时期会伴随相对较多的资金寻找投资机会,而IPO是风险投资机构退出所投资公司并寻找其他投资机会的有效工具.通过风险投资机构定价决策模型建立首次公开发行价格、出售比例、公司价值、新项目受益这四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说明,风险投资机构退出原来企业的主要原因是在"热发行"时期市场上高利润的新项目较多,收益相对较大,使得这一时期的风险投资机构急于以低于公司价值的价格出售大部分股票以筹措更多资金投资新的项目,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财政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块"硬骨头",它的调整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勾勒其制度变迁轨迹、分析总结其演变规律,有益于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因此,回顾建国60年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展望其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趋向,并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优化我国现代公共财政体制是当前财政学界一个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贾俊梅 《商业研究》2005,(9):158-158,161
20 0 1年3月1 7日,中国上市公司(theListedCompanyinChina)的股票发行(stockissue告别了额度制,开始实行核准制。经过3年的实践证明,核准制对上市公司发行新股(IPO)阶段舞弊行为的监控(monitor)是得力的,至少目前尚未有关于此方面的负面报道。但美国HPL公司舞弊一案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舞弊行为在高科技运用方面已有纵深突破趋势,单靠核准制能否杜绝IPO阶段舞弊发生令人忧虑。因此未雨绸缪,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并积极防范  相似文献   

5.
保荐制度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密切相关,为适应未来改革的需要,要逐步放开保荐代表人的签字保荐权,降低保荐代表人的"通道价值",促进保荐机构优胜劣汰;重点强化保荐机构的权利责任,对保荐机构推行分类监管,相对弱化保荐代表人的地位和影响力;并积极改进保荐代表人考试制度和注册制度。  相似文献   

6.
A股首发定价是目前资本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发行者的动机、投资者的目的、承销商的偏好、政府的干预分别对A股首发的供给、需求、估值、定价产生影响.发行者的动机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于A股首发起着促进和阻碍作用;投资者的不同目的导致A股首发的供给和需求失衡;承销商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A股首发的估值偏好抑价;政府对A股首发定价的干预形成了“寻租”行为.针对这些问题,应该规范承销商的行为、完善证券发行中的保荐人制度、调节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价差、加大司法监营和惩罚力度,以提高A股首发定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新股定价问题一直是国际金融界公认的最具迷惑性的难题之一。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对现行国内外各种新股定价模型和理论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 ,将多元分析方法的聚类分析应用于新股定价中 ,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客观有效的新股定价方法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新股抑价现象 ,并对我国新股发行定价的改革将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天祥 《商业研究》2007,(3):187-189
专业市场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而创新形成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并不是基于原有制度安排基础上的转换和修正,而是一种新的流通组织形式。为此,从制度变迁的三个经典理论模型出发,探寻专业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制度求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我国风险资本家参与IPO产生的各种效应的实证分析,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措施,以帮助风险资本家消除参与IPO产生的各种负面效应和增强正面效应,这些措施包括不断完善国内的创业板市场、优化被投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为风险投资建立有效的市场支撑环境和准确定位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陈文斌  陈超 《商业研究》2007,(4):147-150
上市公司良好的会计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内容。从募集资金使用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进行研究,提出信息披露的三个动机,包括公布好消息、再融资和降低代理成本。对我国股票市场1995~2000年上市的418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以上三个动机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行为都有影响,其中再融资动机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以我国沪深两市793个A股为样本,建立回归模型,检验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的关系发现,随着股票发行监管制度变迁,承销商逐渐开始注重声誉建设和维护;另外,由于我国股票发行定价制度的非完全市场化,整体上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成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说明了我国股票发行监管制度改革是有效的,强化了承销商的责任和风险防范,有利于加快承销商间的优胜劣汰,有利于承销商声誉机制的形成,促进了我国证券市场承销商对声誉的建设与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