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是用于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救济性资金,它是按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设置的.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农村中的贫困弱势群体有衣穿、有饭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不同,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各级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在建立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建立相应管理制度,以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会计核算则是这个监督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消除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国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演变,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的相关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是按照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设置的,用于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救济性资金。主要目的在于使农村中的贫困弱势群体有衣穿、有饭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各级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在建立完善新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研究制定与其配套的管理办法,以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会计管理则是这个监督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对救济困难、促进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政府对城市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本文通过对辽宁辽阳辽化光明街道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考察,了解到当前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研究对策,为我国社会张开一张最后安全网。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其建立的必要性(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指的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标的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这一制度在实施中还存在着:各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统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难以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统筹层次过低等三大瓶颈,从而制约了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考虑的对象范围主要限于城市居民,广大农村除少数有条件的地方自行实施了局部的、有限的最低生活保障外,全国统筹城乡的低保制度供给基本付诸阙如.在城乡差距迅速拉大的背景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考虑的对象范围主要限于城市居民,广大农村除少数有条件的地方自行实施了局部的、有限的最低生活保障外,全国统筹城乡的低保制度供给基本付诸阙如。在城乡差距迅速拉大的背景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低保对象的科学界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的范围应是一个国家的全体公民,合理科学地界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是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基础。就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和低保对象条件的分析,提出了低保对象的6种具体范围,并揭示了这一领域还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农村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设施”,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作。本文分析了广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现状、问题与完善对策,希望有助广东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信息     
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是由专项安排投入到贫困村的财政扶贫资金,以及贫困村内农户以入股方式投入的自有资金组成。在贫困村内实行“民有、民用、民管、民受益、周转使用、滚动发展”管理模式,着力缓解贫困农户发展生产所需资金短缺问题,推进贫困村和贫困农户可持续发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由地方政府为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群众,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物质帮助。该制度是在农村特困群众定期定量生活救济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一项规范化的社会救助制度。粮食综合补贴制度是…  相似文献   

11.
日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我国农村低保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主要表现为具有中西文化结合的制度基础、完善的立法体系、基本原则和法律特征。我国建立农村低保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我国农村低保的法律对策应包括加强农村低保法律制度建设,明确被保障者的权利与义务,增进农村低保实施程序规范化,落实农村低保相关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2.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和谐,保障失地农民权益,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与现状,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地农民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健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制度,使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失地农民.  相似文献   

13.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对救济困难、促进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政府对城市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本通过对辽宁辽阳辽化光明街道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考察,了解到当前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研究对策,为我国社会张开一张最后安全网。  相似文献   

1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筹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是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最大障碍,应当重视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并通过各种渠道,扩大资金来源,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框架已基本形成,给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本文分析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这一制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农村扶贫战略的推行,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现有的农村贫困人口已经严重边缘化,传统的区域性开发式扶贫受到了挑战,迫切需要一种比区域性扶贫战略更加精确的瞄准机制来帮助他们脱贫,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农村低保制度)便是最适宜的制度选择。农村低保制度是对年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标准实行差额补助的制度,它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我国农村扶贫战略的推行,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现有的农村贫困人口已经严重边缘化,传统的区域性开发式扶贫受到了挑战,迫切需要一种比区域性扶贫战略更加精确的瞄准机制来帮助他们脱贫,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农村低保制度)便是最适宜的制度选择。农村低保制度是对年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标准实行差额补助的制度,它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对于缓解农村居民贫困,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有所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中国农村贫困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我国农…  相似文献   

18.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意在为贫困人口解决基本生活需要的问题。文章借助ELES模型测算出我国农村低保标准的三层次理论值,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我国现行的农村低保水平偏低,现行低保标准明显不能满足贫困人群的基本需求,而ELES模型测算的基本型保障标准却可以满足"保基本"的原则。基于这一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确保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合理制定,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家港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风险统筹、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三保”工作起步较早,基本形成了以“三保”为主体、与城市社保基本接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社会保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该市自1998年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各级政府每年都投入一定资金,采取许多措施,使贫因户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今年  相似文献   

20.
宏观     
正国务院:部署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央农办、财政部、统计局、中国残联《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通过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对符合低保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确保到2020年现行扶贫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