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编者按: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已成为历史遗留的重负.如何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处置不良资产,不失为一个重要的途径.但问题的解决应当不止这一种方法,天津市银行业与政府联手整体解决不良资产,化长痛为短痛,就很有借鉴意义.其实,条条江河归大海,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及其潜在的风险,还有很多可以探讨的途径,但根本的一条是制度的创新和建设.我们期待着更多同仁的真知灼见,期待更多的对策和解决方案;最终我们期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状况全面好转,以崭新的姿态与外资银行幹旋.  相似文献   

2.
高骏 《西南金融》2005,(12):19-21
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开放的展开,国有商业银行不可能再将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完全寄托于国家,因而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在体制内进行不良资产处置进行制度创新,无疑成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中所必须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部分国有商业银行采取了不良资产集中经营管理模式。对传统不良资产处置方式进行变革.本文对此制度创新予以分析和评判。  相似文献   

3.
赵琳 《新疆金融》2005,(3):23-24
降低不良资产是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无论是绝对数额、还是相对比率都处于较高水平,距国际监管标准有很大差距。近年来,重组改制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一致的目标,只有彻底解决不良资产问题,改制才有可靠的保证和坚实的基础。因此,加快盘活和处置不良资产,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制紧迫而首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再生及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良资产率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偏高与宏观经济形势有关,在一定程度,是国有金融企业承担转型期改革社会成本的必然结果。从发展趋势看,以国家为主体的多元产权制度是降低不良资产率的制度前提。但在既有的产权制度下,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改进各项政策和措施,降低新增不良资产,控制其再生势头。  相似文献   

5.
不良资产问题是困扰全球银行业的一个难题。事实上,不良资产问题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时常要遇到的问题,许多国家为化解银行不良资产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当前,我国的银行业同样面临着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处置艰难的障碍。由于不良资产问题事关金融体系的稳定,事关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极大地制约了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和积极性,因此,面对不良资产形成与处置中的困难与问题,从研究不良资产在制度、法律、社会信用及银行自身的组织及管理机制出发,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银行不良资产的化解途径和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商业银行抵押贷款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商业银行采用抵押贷款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已经成为贷款的主要担保方式,但因抵押贷款担保产生的不良资产比重仍有上升趋势。因而,如何防范和化解抵押贷款风险从而确保信贷资产的质量及安全,成为业内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提供了一些建议,以期引起更加多同仁的关注和探讨,但最根本的途径是制度的创新和建设。我们期待在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商业银行通过制度创新和建设,走上良性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是近年来理论界和实业界广为关注的话题,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在实践中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特殊性,尤其是与其他国家相比,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在性质上存在着质的差异,因此,处置不良资产存量必须多管齐下。其中,运用基础货币冲销不妆资产存量的方法是借助国民经济增长对货币需求的上升区间,在国有商业银行能够形成不良资产增量防范机制的前提下,通过中央银行、财政及国有商业银行的配合,投放基础货币,对不妆资产的损失部分进行一定比例的冲销,从而达到化解金融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王方宏 《海南金融》2002,(12):18-22
章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必须解决好公司治理结构和不良资产两大基础性难题。指出必须在制度层面解决公司治理结构基础的问题,在经营层面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才可能真正取得成功。章提出了解决这两大难题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金融纵横》2002,(4):48-48,33
一、改进监管方式。加大指导力度2001年初,我们在真实性检查的基础上,针对辖区金融机构信贷内控制度松弛、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清收盘活收效甚微、企业逃废债屡禁不止等问题,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并从改进监管方式和手段人手,切实加强对全市金融机构化解不良资产风险工作的督促指导。一是完善风险化解目标监测制度,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芜湖市国有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资产风险工作意见》,  相似文献   

10.
美国等国家使用资产证券化手段对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功化解,给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但新工具在某一具体环境下能否适用,还要取决于它所带来的收益是否大于其成本。本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实际情况,对资产证券化的收益和成本进行分析比较。阐明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特殊性和外部制度环境的不完善,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成本大于其收益。当前着重需要完善资产证券化的市场环境和制度条件,并且积极探索,设计出能够有效降低成本,适合中国市场的不良资产证券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难与国际接轨的主要原因是不良资产比率高,治理结构不规范,经营模式陈旧,管理手段落后,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在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国际市场中,我们应尽快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进行业务创新,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使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发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中,解决金融不良资产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我认为,这其中完善内控制度建设,盘活信贷资产存量,改善和创新防范化解不良资产的方法,是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务院向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注资450亿美元,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进程骤然提速,农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因此更加紧迫。为了加快处置不良资产,提高处置效益,长期以来农业银行广大风险资产管理人员积极创新手段处置不良资产,不仅取得了明显成效,而且也产生了许多成功的盘活案例。认真分析这些鲜活的案例,我们深受鼓舞和启发。  相似文献   

14.
不良资产处置中的几个认识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鹰 《中国金融》2004,(6):58-59
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作出了许多带有创新性质的探索,但在不良资产处置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本文拟从市场和操作的角度对与不良资产处置有关的几个认识问题略抒己见,以期达到观念纠偏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日本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问题一直比较突出,近年来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化解不良资产,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日本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政策、措施,对化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忻霞 《上海金融》2002,(5):46-48
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近年来成为关系中国改革和经济安全的重要问题,同时,它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国家已经获得了很多成功的经济和失败的教训,这些都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但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又具有特殊性,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本国的国情。只有在两者结合的基本上进行分析讨论,才能够探索出适合我国的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王春平 《中国金融》2003,(19):40-41
欠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不仅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羁绊,而且也是危及当地经济金融安全的重大问题。深入分析欠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采取切合实际的政策,尽快降低欠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如何盘活和化解这部分不良资产,已成为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与国际接轨和深化金融改革成败的关键.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国有商业银行卸下部分包袱,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单独收购、管理、处置从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依靠政府支持,运用市场配置手段,将不良债权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化解国有商业银行多年积聚下来的金融风险,从而可以使国有商业银行从容地应付风险的冲击,这是我国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阻力与改造的难点。如何处置不良资产,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是我国银行业必须研究与解决的重点难题。我们结合国外成功的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问题作一些初步的研究。一、国外银行业不良资产重组的经验如何妥善处理银行巨额呆、坏帐以及由此引发的金融风险,已成为全球银行业面临的一个共同课  相似文献   

20.
如何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建设银行的实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