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目的:对2016年福建省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缓解城市人地矛盾,保护耕地资源。研究方法: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通过障碍度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从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看,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2)开发区区龄、开发区至县(市)中心距离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不存在明显规律。研究结论:经济发达地区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第三产业比重、社会商品零售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次发达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城镇化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欠发达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定量研究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研究表明: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为94.6分,土地资源潜力不能满足近期土地需求;土地利用强度、地均投入产出强度以及土地市场发育程度是影响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的重要驱动因素;开发区存在评价边界切割宗地的现象,但对土地集约利用度影响不大;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对环境绩效敏感,其环保投资临界规模为GDP的2.38%.上述研究能够为明确界定开发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管理和决策水平以及开发区扩区提供科学依据及相关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开发区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不同主导功能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江苏省188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为例,构建了基于不同主导功能的具有可比性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CRITIC组合赋权法测算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并从开发区主导功能视角对比产城融合型和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差异构建回归模型,探讨开发区主导功能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1)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明显,不论是全部开发区还是不同主导功能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均呈现出苏南高、苏中次之、苏北最低的特点;(2)江苏省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高于产城融合型开发区;(3)开发区主导功能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对土地利用集约度有显著负效应。  相似文献   

4.
基于能值理论的低丘岗地改造项目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从生态角度对低丘岗地改造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能值分析,为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提供统一的比较标准和客观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方法:以能值理论为基础,建立低丘岗地改造项目效益的能值评价指标,对比分析项目实施前后所产生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研究结果:项目区人均能值、净能值产出率、可持续发展指数均比整理前有所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不高,化肥、农药使用比例高。研究结论:应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行业,为项目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目标值法、发展趋势估计法、先进经验逼近法和特尔非法对安庆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得出土地利用状况对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贡献最显著,其次是用地效益的影响。研究表明,安庆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创新土地使用机制、加强开发区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指标衔接和协调、优化用地结构能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推动开发区土地利用管理基础信息建设,进而提高土地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对解决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紧张的人地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实证研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土地集约趋势的定性分析并结合土地集约度的定量计算对兰州市8个区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中自主开发了土地集约度评价软件,以代替传统的手工计算指标值的方式,运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得到集约度值,采用数轴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集约度值进行分类,确定各评价单元的土地集约利用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各区县集约利用度差异较大,基本上分为4个等级,其中I级的有城关区,Ⅱ级的有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Ⅲ级的有红古区、榆中县,Ⅳ级的有皋兰县、永登县。城关区集约利用程度最高,市辖区比市辖县集约利用程度高,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从市区到县逐渐降低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针对以往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仅考虑单一层次且多集中于宏观、中观尺度的问题,尝试从微观企业尺度分析企业、开发区两层因素对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和分层线性模型。研究结果:江西省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偏低,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赣北赣东赣西赣中赣南的特征,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地域分布一致;开发区企业用地集约度受到企业和开发区两个层次影响。企业层次主要受企业规模、企业所有制、行业类型、研发投入和初始基础设施影响;开发区层次主要受开发区级别、工业用地率和土地利用集约度影响,并且通过影响企业资本类型、研发投入和初始基础设施的系数对企业用地集约度产生加成效用。研究结论:分层线性模型有效解决了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的结构分层和嵌套问题,揭示了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结果为研究区有针对性的制定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区作为城市产业的集聚区,对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日益显著。通过界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因果分析法,结合《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的指标体系、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理想值和指标权重的确定进行探讨研究,在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模型中指标理想值应分行业确定、权重值应采用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组合的最优权重等建议,最终实现评价的科学性和增强成果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9.
国家级园区用地相对集约度及其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以5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研究每个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相对集约度,同时分析2000—2005年各个开发区土地利用相对集约度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方法: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土地利用相对集约度评价方法。研究结果:东部地区开发区的集约利用程度较为明显,可以优先发展开发区建设;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区集约利用整体发展趋势良好,可以适当增加开发区的数量;对于土地利用相对集约度较低的开发区,需要进一步合理协调开发区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开发区的设立需要考虑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相对优势,参照土地利用相对集约度综合考虑,以实现耕地保护与开发区建设的双赢,促进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更新成果更具可比性、科学性和实用性,针对一直以来未解决的“理想值”确定问题进行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建立一个针对确定理想值的表格,它涵盖了专家咨询法、发展趋势估计法、目标值法等方法的要素,使得开发区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有了可比性,并且使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同时更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现行评价工作中的不足,对影响安徽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构造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视角,使开发区管理机构全面、真实的掌握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以客观评价为主、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系统性分析了影响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因素,以“开发区管委会”和“入区企业”两类主体,分别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既考虑到各个省级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又能很好地为开发区的横向比较和整个省域内开发区的统筹和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作用,使成果的利用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2006—2008年江苏省及三大区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开发区综合技术效率值为0,438,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不断升高的趋势,三大区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存在较大差异,苏中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平均水平略高于苏南,而苏北最低;(2)绝大多数的开发区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苏南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的开发区数量占比最大,苏北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开发区数量占比最大;(3)从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来看,开发区实际值与效率目标值都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在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3.
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是土地,而我国的开发区土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因此,高效地利用这些弥足珍贵的土地资源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总结归纳我国开发区准入制中有关土地集约相关的执行标准,发现其中存在着有无不一、标准不一、更新滞后的缺点,旨在探求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程度的途径。用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制度中不足之处的分析,来论证建立开发区土地集约准入动态"门槛"的必要性,为规范并提高我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准入标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开发区土地利用扩展程度和扩展方式.通过利用江苏省18个开发区调查资料,选取14个指标,构建开发区土地产出驱动力模型.从开发区的角度上来看,土地资源是开发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土地闲置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的首要限制性因素,开发区的区位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土地集约程度,也说明苏南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徐州市开发区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徐州市金山桥、铜山、新沂、邳州开发区各行业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得权重构建模型,分析徐州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情况根据定量化结果和实际情况,提出徐州市开发区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规模、结构、强度、布局和效益5个方面构建包括18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评价广州市不同行业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揭示行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表明:行业用地集约度呈"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形态,并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的生产要素高级化序列递增;行业用地集约度呈"三圈层+两类特定区"的空间分异规律,三圈层行业用地集约度先增后减,两类特定区的集约度最高;各种集约类型行业用地空间变化规律表现为:规模集约型行业由中心向外逐渐减少,结构集约型行业逐渐增加,强度集约型行业先增后减,布局集约型行业相对稳定,效益集约型行业先减后增。最后针对广州市行业用地集约度空间分异的存在高集约度的行业不多、集约度水平与产业地位不匹配、行业用地布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出调整行业结构、分区制定工业用地策略、分类引导行业用地布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甘肃省为例,根据其14个地州市2000-2007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有关社会经济数据,从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于熵权法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甘肃省八年间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了甘肃省土地经济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以及二者的相关度....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从微观层面进行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为工业用地的合理布局和适度集约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新城5大主导产业的土地利用强度、就业吸纳程度、投入产出效益、生态环境效益4类指标构建工业用地集约评价体系,运用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归纳总结出不同产业的集约特点与类型。研究结果:电子信息产业属于人员密集适度集约型,汽车及交通设备产业属于资金密集低度集约型,装备制造产业属于人员聚集基本集约型,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属于高效产出适度集约型,都市产业属于人员密集基本集约型。研究结论:因循企业特点和新城的发展阶段,分别从招商源头、集群发展、企业用地多种模式、公共服务用地的配套布局4个方面促进新城产业用地的合理布局和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对基于OSGI插件机制的县(市)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解决方案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基于OSGI插件机制的积木优化组合法。研究结果:以招远市为例,根据该项工作的功能需求,结合OSGI插件机制和积木优化组合思想,设计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对系统进行部分实践开发。研究结论:提出的解决方案对建设县(市)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