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4.
5.
The public good nature of information in the public sector means that the concept of direct'user need'as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needs to be extended to the more general concept of'individual informational benefits'. Lack of individual demand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information does not imply zero potential individual benefit from the use of such information. The achievement of a social optimum in the use of information is likely to require both a well-grounded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independent monitoring bodies able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the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6.
7.
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居民金融资产存量结构是流量结构的累积,而流量结构受制于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产品的供给以及居民的收入增长预期和偏好选择的变化.居民在收入水平较低、可供选择的金融资产较少时,偏好流动性的选择动机使其金融资产存量出现以现金和储蓄存款为主的单一型结构.当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金融证券市场发展以后,收益性偏好选择促使金融资产结构多元化.但由于收入增长预期波动,导致居民的各种金融资产出现规律性变动.未来几年,我国居民现金、储蓄存款资产比重将继续下降,证券资产、外币资产比重上升,保险资产比重上升空间最大.证券资产中股票比重将超过国债比重,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8.
我国金融市场组织结构的收益风险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金融市场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寡头垄断和国有垄断。这一特征使微观金融主体的信用行为得到国家信用的支持 ,其结果是微观金融风险向国有金融主体集中。在微观信用与国家信用置换的情况下 ,微观金融风险被制度性预期所固化 ,其结果就短期而言 ,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条件 ,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赢得了时间 ;但就长期而言 ,微观金融风险最终表现为社会金融风险 ,国家将不得不为微观信用主体的风险累积买单。因此 ,在看到这一组织结构所带来巨大的运行成本的同时 ,应抓紧时间进行金融体制其他方面的改革 ,而渐次放开民营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自然成为本文引申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10.
郑亮 《中国金融家》2012,(10):138-140
自1848年美国第一个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创立至今,衍生品市场已经有了160多年的历史。而纵观这16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能清晰的认识到它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就像任何其他新生事物的出现一样,都需要经历一个由被怀疑到被认可、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早期的衍生品市场因为缺乏制度的规范遭受过投机商的挑战,还曾数度被政府法令限制交易。  相似文献   

11.
12.
美国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变迁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汤双定 《金融论坛》2000,5(2):53-57
本文通过对美国金融分业经营体制变迁的分析,对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的产生背景、现状、变迁原因及历史进行了比较.作者认为美国的这种变迁有其特定的国内和国际原因,并且这种新体制的形成只是一种"次优选择".我国的分业经营体制的形成也有其特定背景,也是适应于我国的具体国情而处于的一种必然的历史阶段,在我国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国际化的新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改革也将会有一系列新的举措,在各方面改革和制度建设顺利的条件下,实行综合经营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在目前,囿于市场化程度不高、各项法规措施尚未健全的现状,我国仍应维持分业经营的体制.  相似文献   

13.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传华 《金融论坛》2002,7(1):41-47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行以及中国加入WTO,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规范化和法律化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考虑到我国现已建立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仅仅是一个初步的框架,在运用中带有明显的行政随意性,因此,构建基于市场原则之上的法律化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中外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基本做法的比较以及法律安排的分析,指出我国在运用现行法律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行为中存在的许多内在缺陷,并且在深刻吸收和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制定和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行为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高国杰 《银行家》2003,(11):10-11
"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用一整段谈到‘资本市场'的问题!现在,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了,需要的就是实践."身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李青原博士,谈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关于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论述时,非常认真地对记者说了这番话."而目前,资本市场的当务之急就是解决股权割裂的问题,解决全流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的内在缺陷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丁俊 《金融论坛》2001,6(2):16-18
市场退出既是金融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金融体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营体制的转变以及入世的临近,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由此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实现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笔者认为我国现已建立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仅仅是一个初步的框架,缺乏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目标定位和处理方式,在运作中带有明显的行政随意性.为此,政府应通过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的风险预警机制、公共安全网以及完善市场退出的法律支持等政策,构建基于市场原则之上的法制化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以此适应新世纪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利率期限结构理论,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分析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和其运行效率。利率期限结构事实上承担着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参照系,其可以引导存贷款利率以及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的变动,形成一条科学合理的收益率曲线。目前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影响货币市场利率。作者使用当前金融市场的资料验证不同期限利率水平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我国收益率曲线的变动基本上是服从流动性偏好理论;同时,随着市场的发展,各类证券收益率之间的传导机制也在不断的完善。因此,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市场化引导和调控机制已经初步具备,但该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2003年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走势的分析与预测,提出2003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呈缓慢复苏态势。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将影响我国出口增长放缓,进口增长加快,贸易顺差缩小;外汇储备稳定增长,保值问题日益突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可能性不大,但会加大汇率形成机制改革;SARS对外商投资的负面影响有限。下半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工作将面临制止经济增长回落的短期目标和提高经济投资增长质量的长远目标间的矛盾。为此,宏观调控一方面将采取多项措施,努力保持经济增长的势头;另一方面将出台一些政策措施,纠正和抑制经济中的过热现象,以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need for an adequat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particularly in the public sector, and examines several factors which may have worked against progress in the UK in developing such a conceptual framework in the past. The paper then analyses in detail the needs of potential users for capi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public sector financial reports, and the relevance of accruals accounting and different measurement bases in this context. Given the large amount of existing work outside the UK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ceptual framework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the paper argues the need not for a new framework, but rather for a more focused analysis of several key conceptual issues that are relevant to meeting user nee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