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绿色低碳经济已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发展主流趋势。但是,绿色低碳地产在中国,不少地区和企业仍停留在噱头和宣传层面。那么.绿色低碳地产是什么?为什么要把“绿色”和“低碳”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绿色低碳对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的改善有什么帮助?对于企业,又如何通过绿色技术与产品提高地产品质和品牌价值.这些都是亟待深入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12年12月15日,由亚洲房地产俱乐部主办的“第二届亚洲地产融资模式创新论坛“在北京金融街洲际酒店隆重举行。有来自于国rail、商业地产领域和著名投资机构的300余位分别来自主流地产投资和开发企业和大型地产金融机构的总裁、董事长齐聚一堂,大会安排为期一天.日程紧密围绕地产与金融如何配合协作实现合作模式的创新升级进行了深入探讨。亚洲房地产俱乐部董事总经理刘佳奇先生为大会做了致辞.并介绍了该机构正在联合地产会员企业策划成立地产私募股权基金.与多家大型地产商绑定联合作为发起人成立基金管理公司.作为其俱乐部会员企业的项目投资平台。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如何减少建筑拆建造成的污染7在不断膨胀的城市人13与日益减少的土地之间.该如何寻找平衡?旧城改造的和谐通路在何方?安居工程的推进过程中,如何实现政府、居民、开发商多方共赢?作为中国“空间房地产“少加多领域的领先者,北京空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空间地产)利用多层楼房抗震空间加层技术,为新阶段条件下建筑革新提供了新思路.荣登2012“十大绿色创新企业”之榜。  相似文献   

4.
艾亚  齐芳 《国际融资》2008,(3):51-55
永安信金融服务公司董事长乔志杰率先倡导地产金融策划概念,并创立了地产金融策划学和房地产企业金融建设的系统理论,他的见解颇具独到之处,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他,他从地产金融的角度,对中国房地产现状、地产金融建设问题以及2008年房地产的发展趋势,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孙婷 《金融博览》2013,(14):58-59
日前,我国养老地产的主要参与方有三股力量:房地产企业、大型央企、保险公司,并逐渐形成“房企系”、“央企系”、“保险系”等系别。  相似文献   

6.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和旅游地产专委会秘书长蔡云表示,“4·13”重要讲话给海南的房产市场和经济市场带来了进一步腾飞的基础,REITs的发展有助于房地产市场从增量到存量,实现将“房住不炒”的政策落实到位。当前房地产企业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阶段,特别需要金融企业或者通过金融创新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赋能,让房地产企业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和机遇。  相似文献   

7.
《会计师》2015,(22)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性增强,房地产企业在较大的存货量以及较大规模的项目贷款基础上,财务危机存在扩大化的趋势。本文结合保利地产的实际案例,对保利地产目前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首先,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其次,对保利地产的财务概况进行介绍并提出企业财务危机增加的问题;再次,分析该企业财务危机的具体表现;第四,分析该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最后,制定促进该企业财务危机得到控制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房地产金融》2014,(12):112-113
房地产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已经成为市场的普遍共识。那么,进入存量地产时代,地产基金领航企业德信资本,在商业地产方面又有什么新的“玩法”?  相似文献   

9.
2004年是中国房地产的政策年,同时也是北京房地产市场上争议最多的一年,围绕“地产泡沫”争论不休,国外投资机构公布研究结果说“北京房产泡沫严重”,地产大腕根据自己的经验断言“房地产还要再好20年”,相关专家也出来说“北京房价符合价值规律”等等,一时间,房地产地产市场莫衷一是。但是,在北京房地产市场“泡沫之争”中,有两个重要力量是缺位的,一个是政府,控制着房地产最上游的资源——土地;另一个就是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方——购房者。  相似文献   

10.
未来行业整合会呈加剧之势,具体方向还是企业主体市场化抉择,以前高杠杆经营、目前陷入流动性危机、资产质量较优的企业会被重组。2021年,上半年楼市火热,下半年市场急速转冷。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不少房地产企业出现了债务爆雷问题,引发了“现象级”讨论。2022年房地产市场将呈现什么样的趋势?《中国房地产金融》日前专访了国海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政策&地产首席政策分析师夏磊。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是名副其实的地产调控年,从春季的“国十条”,到秋季的“国五条”,密集调控之下,不少房开企业正迎来难熬的冬天。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解决资金链问题,相关政策对楼市将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商业银行是否面临来自地产业的信贷风险?带着一连串疑问,本刊专访了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先生。  相似文献   

12.
海外基金走向前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林 《中国外资》2003,(11):33-35
<正> 今年6月,央行的房贷新政出台,致使长期以来地产开发资金完全依赖银行的“输血管道”被截断,众多房地产开发商寻找新“血液”迫在眉睫!自此,地产基金被频频提及。7月10日,摩根斯丹利地产基金宣布与上海地产“航母”永业集团结为投资联盟。这是继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与荷兰国际集团之后,进入国内的又一家海外地产基金。海外房地产基金强势出击中国,立刻引来众多质疑,它能否担起中国房地产融资创新的重任?它能否真正被国内地产开发商广泛接纳?  相似文献   

13.
李艳 《银行家》2007,(1):106-111
2007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将沿着一种什么样的走势?本文的观点是,房地产市场将持续走强,房地产销售价格将会持续上涨,房地产区域市场差异明显,行业热点将向“多极化”方向演变。重点关注对象:住宅开发公司中的“行业龙头”及“区域龙头”公司,以及商业地产、工业地产中的“资产增值”公司。特别关注热点:住宅地产向商业地产、工业地产公司的转移。  相似文献   

14.
当前,“健康中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产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我国房地产行业经近20年高速发展后,供需态势发生明显变化,面临转型压力,而将医疗、健康管理服务等方面引入房地产项目的“健康地产”,可成为房地产行业转型方向之一.本文重点关注房地产与养老和医疗的结合,分析国内外养老地产和医疗地产的发展模式及特点,探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能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5.
2006年被称为“内地房地产企业香港上市年”。一年来,内地一共有5家房地产企业在香港成功上市,是至今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企最多的一年。当年,由香港主板先后吸纳的富阳控股、世茂地产、绿城(中国)、上  相似文献   

16.
《会计师》2017,(7)
房地产企业除了土地之外,资金是其最为重要的资源。当前,国家房地产限购政策调控严格,金融机构地产限贷趋紧,给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房地产企业应当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来克服资金方面的问题,保持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本文对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强化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的思路,希望对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财经动态     
《国际融资》2010,112(2):72-73
首份沪市年报出炉,卧龙地产净利上涨逾三成 2010年1月14日,卧龙地产发布了地产类股票的第一份2009年年报,同时这也是沪市A股的第一份2009年年报。由于2009年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在这一年可谓个个赚的盆满钵满,而卧龙地产作为其中一员自然也不例外。年报显示,卧龙地产2009年实现净利润13651.13万元,较上年增长33.27%,基本每股收益0.41元/股,同样较上一年增长32.26%。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存量时代,与扑朔迷离的房地产市场紧密相连的房地产基金也将迎来行业整合。近目,河山资本董事长曹少山就房地产基金市场接受《中国房地产金融》专访时发表观点认为,房地产市场正在“下台阶”,房地产基金已无趋势性机会,只能在结构中寻找机会。地产基金管理人应该具备“走钢丝”的专业能力和胆识,地产投资已经不再是业余选手的游戏。  相似文献   

19.
本期杂志核心主题报道为“四大地产龙头之双雄陨落”,但仔细去梳理一下“有名”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又岂止“双雄陨落”?只不过,“万保金招”里的金地集团(600383.SH)和招商地产(000024.SZ)比较典型罢了!  相似文献   

20.
开元酒店REITs的香港上市,为未来更多的酒店地产、商业地产乃至产业地产基金的房地产证券化提供了“榜样”。证监会究竟何时对REITs开闸放行,尚且难以下定论,但有人已无法再“煎熬”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