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当前技术经济问题研究多样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在不断加快,知识经济初见端倪,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技术和经济之间关系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交叉学科也面临新的研究任务。本文对近几年技术经济学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研究问题多样化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从学科和技术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最后作者认为,虽然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是多样化的, 但是技术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向可持续发展方向集中。  相似文献   

2.
数量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是我国两门新兴的年轻学科,而青年人又是这两门新学科的有生力量。本刊愿为他们的成长创设一切条件。在此,我们将1984年在本刊上发表过论文的、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作者作一简介,以示对他们和对一切有志于这两门新学科的青年同志的鼓励。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提出了高举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旗帜,防止和清除思想理论战线上资产阶级精神污染的战斗任务。数量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理论工作者,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队伍中的一员,应该自觉地同各种精神污染作斗争。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数量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理论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研究这两门新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方面,在普及这两门新学科的基础知识方面,特别是在应用这两门新学科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促进了这两门新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促进了各级经济计划、管理、预测、决策工作水平的提高。但是,我们看到,也确有少数同志,在报刊上、会议上和讲堂上,散布了一些违反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和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理论、错误观点。在数量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领域里,也存在着精神污染。这种精神污染,集中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数量经济学?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它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是什么?它与其他学科有什么关系?它在我国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怎样?这些问题都是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乌家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辛萌两位同志应《经济知识丛书》编辑部的要求,正在撰写一本普及读物《数量经济学》。征得作者的同意,本刊将以讲座的形式,陆续连载发  相似文献   

5.
2l世纪我国数量经济学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两个潮流,而信息经济的必然发展趋势是"产业信息化、信息产业化"。对于数量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这两门学科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也许并不为很多的人所了解。在本期的"专家会客厅"里,作为中国数量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创始人——乌家培先生接受本刊记者专访,畅谈数量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在中国的前世今生,以及为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管理和预测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数量经济学的研究已经形成自身独特的学术风格,日益渗透到其他经济学科的研究中,正在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并且影响着上流经济学的发展。数量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却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学,而具有独特的内涵和学科特点,只有发挥数量经济学的比较优势,才能使其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刊词     
198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值此喜庆之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杂志与国内外读者见面了。这标志着我国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工作正在蓬勃开展,数量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这两门新兴学科正在迅速成长。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关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提高我国经济计划、管理、预测、决策的科学水平服务,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数量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服务。本刊系全国性、综合性的学术月刊。读者对象主要是党和国家各级经济计划和管理干部、广大实际经济工作者、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有关研究人员和院校师生,以及一切爱好者。  相似文献   

8.
为检阅我国数量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创建和发展的历程,进一步推动这两门新学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和学科本身的建设,我们特编辑了此索引资料,并向国庆三十五周年献礼。关于文章的收集。因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为遵守出版规定,故该索引主要选自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纸、杂志与文集,少部分选自国内公开发行的报刊,未编入内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IT技术飞速发展,Internet/Interanet技术和电子商务得到广泛应用,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也必然随之向网络化发展,网络会计应运而生。网络会计使得会计信息得以高速流动、海量集成。会计的发展动力可以说来自两个方面;从信息供给方面看,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将导致会计信息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不断变化;从信息需求方面看,其动力业源于决策者不断的对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信息时代的来临,尤其是“网络财务”概念提出之后,无论是社会经济环境还是决策者的信息需求,都发生了变化,会计信息在二力的相互作用下必然发生变革。  相似文献   

10.
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数量庞大的民营企业占据了中国经济的重要地位和半壁江山,民企没有国企那样优厚的资源和坚硬的后盾,资金,品牌,技术,政策。其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尴尬的困境。国企不断爆发的“质量门”事件也让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尊严来源于自身的努力和别人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的数据里,国企的盈利能力却令人堪忧。国有控股企业优厚的利润空间里为什么真实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2%(2001年---2008年)?在中国经济的转型期,国企和民企都面临着如何树立自身的尊严和形象。国家又需要给予哪些政策支持,让民企感觉到被尊重?这是中国企业发展道路上最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