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二阶段博弈的碳排放权分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政府和两企业之间的一主两从Stackelberg博弈模型和企业之间的差异Bertrand价格博弈模型,将两者结合成一个二阶段博弈模型。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行为以及决策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证明碳排放交易市场可以通过每个企业的边际减排成本均等化实现排放权最终的优化配置,而政府通过确定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比例实现社会的公平性。最后通过数据分析了环境污染程度、企业的减排技术对在均衡条件下的企业效益、政府决策偏好和社会公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碳交易初始分配制度包括初始分配方式的选择和相关配套制度的设计。本文首先对现存初始分配方式进行了归纳、分类和比较,并综述了现存或已提出碳交易市场的初始分配方式。然后对国内外相关配套制度的设计进行综述,以总配额量为视角提出了初始分配制度设计的思路,在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基础上,先依据初始分配方式的优缺点来选择初始分配方式,并对未来市场上配额松紧程度进行预估,从而决定是否设立配额调节基金或配额储蓄,对新进和关闭企业的配额管理、核证减排量限额的设置也会影响市场配额的松紧程度,也需要提前计算和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目前我国碳排放缺乏具体准则指导的现状,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碳排放的分配、确认及计量从产权会计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应该考虑各地区人口基数、经济发展状况及增量、受管制企业的行业特征及数量变化,并结合各地区的历史排放量和经济增长速度等因素,将碳排放权在各地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可将碳排放权确认为"环境资产"、"投资性环境资产",并参考无形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尝试解决碳排放权的后续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目前我国碳排放缺乏具体准则指导的现状,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碳排放的分配、确认及计量从产权会计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应该考虑各地区人口基数、经济发展状况及增量、受管制企业的行业特征及数量变化,并结合各地区的历史排放量和经济增长速度等因素,将碳排放权在各地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可将碳排放权确认为“环境资产”、“投资性环境资产”,并参考无形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尝试解决碳排放权的后续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5.
碳排放权交易是人类寻求有效减排方式的重要成果,关于碳排放初始权配置的研究对减少温室气体减排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碳排放权初始配置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具体的配置方法和配置模型展开,且多数配置方法和模型一般以单个指标或影响因素作为配置依据,鲜有学者从系统角度出发来研究碳排放初始权配置。文章基于系统角度的研究方法,综合考虑各个影响初始权配置的指标,准确定位关键影响因素和指标,能充分体现碳排放初始权配置的公平、效率、可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从而为实现碳排放初始权的优化配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发达国家碳排放权会计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对如何建设我国的碳排放会计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已经成为推动低碳经济社会的重要市场化手段,不仅有助于实现我国的碳减排目标,也可以积极应对未来如若承担减排义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前我国已经具备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政策和市场基础,可以考虑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法律制度的构建、管理机构的设置、具体运行机制等多层面来构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碳排放权会计准则.本文认为,碳排放权作为一种稀缺性、排他性、可交易性、递延型的经济资源,符合我国会计准则关于资产的定义,碳排放义务应于实际发生排放行为时确认为负债,对碳排放权统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更好地反映其实质,同时应全面整合企业有关碳排放权的相关信息,在报表附注中增加详细的解释和补充说明,及时为企业管理层、投资者、政府管理部门、银行等利益相关方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占比逐渐增加,温室效应随之增强。本文根据我国现行会计政策与国际碳排放权会计处理相关政策对于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计量属性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现存的问题,为构建合理完善的碳排放权会计政策体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月,国家发改委明确七个试点地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存在负有履约义务的企业、投资者和公益购买者三种交易主体,他们参与交易的目的与行为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本文在主张将碳排放权单独确认为一种新的资产类型的同时,根据这三类参与主体的不同特点分别设计了不同的会计政策。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月,国家发改委明确七个试点地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存在负有履约义务的企业、投资者和公益购买者三种交易主体,他们参与交易的目的与行为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本文在主张将碳排放权单独确认为一种新的资产类型的同时,根据这三类参与主体的不同特点分别设计了不同的会计政策。  相似文献   

12.
构建碳排放权会计制度,碳排放权的初始确认是基础,而初始确认又必须先明确碳排放权的本质.文章通过研究发现,碳排放权兼有商品属性和货币属性,是一种具有“商品信用”特征的全新货币——碳货币.碳排放权货币化能有效克服商品属性下的“等价僵局”、“虚假比较优势”和“技术障碍”等局限.文章在综述和评价现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碳排放权的货币本质将其确认为企业的其他货币资金.  相似文献   

13.
屈志凤 《财会通讯》2014,(2):123-125
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各种原因中,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是其主要元凶。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各国大力倡导低碳经济。而碳排放权交易则是推行低碳经济的一个有效的途径。本文介绍了欧洲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EU ETS)、美国区域性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RGGI)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削减计划(Greenhouse Gas Abatement Scheine,GGAS)三种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从减排目标、特点和交易状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介绍,并指出了对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州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经历了六年的规划和筹备,加州的机制综合了美国及欧洲其他排放限额与交易机制的最佳做法,其经验对中国在排放权交易方面的尝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重点介绍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关键要素,如如何有效合理地制定、分配及拍卖排放限额、如何进行排放权的补偿以及法规的监督实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特别是气候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为了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采取了诸多政策措施来实现减排目标.截止目前,全国已有7家碳排放权交易所成立并开展相关业务,碳排放权已作为一种可交易的生态商品出现.伴随着碳排放权交易行为的出现,相关企业必然需要对碳排放权交易进行会计核算,而学术界尚未对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达成共识,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6.
葛菁  徐秋菊 《财会通讯》2021,(19):96-100
为完成《巴黎协定》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整体减排25%的目标,我国积极履行承诺,制定实施低碳、绿色发展的规划,逐步建立起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对于重点排放企业取得碳排放配额的初始确认、剩余配额的出售以及注销、财报披露等业务该如何处理才能客观反映其经济实质,本文对相关准则进行对比和解读,并重点以案例的形式对生产性碳排放权和交易性碳排放权的具体会计处理进行详细分析,从实务方面加深对有关处理规定的把握,为企业现实业务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问题是目前全球的焦点问题,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通过,国际碳排放权交易逐步发展起来,并渐渐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方式.我国拥有丰富的碳排放权和极具潜力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国外相比,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发展还是相对落后的.因此,本文就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有效促进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际碳交易市场定价权和碳计价结算货币主导权的缺失成为我国无论是在政府层面、学术领域还是实践方面,都是倍感担忧的问题。争夺碳交易定价权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着重要的联系,两者之间可以构建一个重要的国家金融战略予以实施,其中适时推出CERs期货是该战略的重心。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外CERs期货合约设计的异同点及其对交易运行的影响,结合我国实际和市场特点,探讨了中国CERs标准期货合约的设计,并提出了我国发展碳排放权期货的战略目标、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通过市场化手段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限制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并没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现阶段碳排放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在启动与建设当中,碳排放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生产模式在将来会有较大改变,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和完善。欧盟对于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实务进展和理论研究处于国际前沿,在国际会计指南缺位的情况下,其关于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未来发展的新观点可以为我国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