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城镇化模式转型已经刻不容缓,新型城镇化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做好科学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城镇化的质量,注意保护耕地和环境,走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坚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信息化建设对于实现新型城镇化追求发展质量和内涵的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梳理了信息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机制,提出要通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信息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智慧城市等措施来实现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智慧地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越过中期,当务之急是要将原有粗放的城镇化模式转变为能承载生态文明转型的"智慧式城镇化"。本文首先介绍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之后对智慧城市的定义和内容进行了阐述,并从数字化城管升级到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有机组合、明确智慧城市创新重点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最后对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安排提出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要遵循规律,坚持科学规划,强化产业支撑,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策配套,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结构转型、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当前天津市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已逐步探索出以宅基地换房-三区联动发展-三改一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四步走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华明镇模式路径。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城镇化水平一直以来相对较低。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且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是河南省的基本情况。这就要求河南省在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实施内涵式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远见》2013,(8):24-31
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是以城镇化为导向的。其意义在于,培育扩大中产阶层队伍,缩小中国地区间、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进而提高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把中国经济从过去投资驱动型的模式,转变为内需拉动型。  相似文献   

8.
结合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的主要任务和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剖析现行城乡规划模式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从完善法律制度体系、提升制度刚性、强化权力制衡、保障合法权益等方面,提出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依法科学规划建议,推进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成为中国新时期的国家战略,是保持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而房地产业作为先导性基础产业,是城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二者互相影响。本文着眼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针对新型城镇化战略下房地产发展的市场趋势,房地产行业面临的重大结构调整和产业和转型,以及对未来行业整体水平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实现城镇化的速度与质量并重是城镇可持续发展和评判美丽中国的标尺,如何认识和处理城镇化面临的挑战是目前亟需解决的科学命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人类文明的结晶,现代文明的载体。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生存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寄托了人类的城市梦想。城市,是无数国人的梦想家园。建国以来60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史,正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城镇化发展史: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任务。本文主要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内涵和特征的再认识,全面探寻系统协调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着力点,对目前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安徽省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的试点省份之一,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城镇化水平相比全国均值仍存在差距。本文通过对安徽省现阶段城镇化的水平及保险资金投资情况的具体分析,对保险资金涉足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论述,并对保险业参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依据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战略思想,界定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系统探究了四者之间的耦合互动机理和规律,建立了四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模型,为我国同步推进“新四化”,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以及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艾明昆 《西部财会》2014,(12):49-51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重大国家战略,是稳增长、扩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作为略阳这样一个以矿产资源开采为主、经济结构单一的西部山区贫困县,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对推动经济社会突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需要借助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尤其是财政政策的支持。然而,我国目前在财政体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因素。在逐步解决体制、制度等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财政作用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确保我国城镇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得以快速提升,对促进云南省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云南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云南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不科学、忽视中小城镇的发展、破坏生态环境等,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仔细分析,并提出了一条适合云南省实际情况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科学理解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又是加快实现现代化的理性选择.新型城镇化在经济上实现集约发展,在社会上实现和谐发展,在环境上实现友好发展,在制度上实现一体化管理,在空间结构上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四化”同步发展为导向,以城乡统筹为特征,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平台,促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得到提升,土地的多重属性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与建设,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模式,夯实城乡一体化的运行体系与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保障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整体合力等构想.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是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二元"发展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既表现为人口城市化率的增长,又表现为区域"城市性"程度的提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外延的人口城市化率反映的是新型城镇化的外在特征,而区域"城市性"才是是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反映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中国新型城镇化之路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即城市化率和城市性的双重提升阶段和"城市性"的持续提升阶段,前者可称为新型城镇化的成长阶段,后者可称为新型城镇化的成熟阶段。从成长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就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镇化结构变迁和质量提高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主要目标在于兼顾城乡经济,达成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化发展以及城乡在经济,社会,资源,技术等方面协调发展,即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在深刻理解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山东省17个地市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分析各地市发展的不足之处和将来的发展动力,这对山东省乃至全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有一定的实现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