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有机肥是我国新型肥料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之一,近来以其特有的促进生长、防病抗病效果得到认可。据研究生物有机肥产生明显作用的关键因素是“活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菌种”,因其技术太强,  相似文献   

2.
对废旧泡沫进行二次开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经反复试验,终于研制成功了造价低廉、防火性能好且具有理想的隔热保温效果的新型保温隔热砖。这种新型保温隔热砖,具有极其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经测试,该产品的导热系数小于 0.06W/m· k,低于 0.09W/m· k的国家标准;含水率小于 8%;密度小于 225kg/;抗压强度大于 0.21MPa,且耐候性强,适合用于国内不同气候地区使用,取代传统产品。这种隔热砖不仅成功地解决了楼顶及其他建筑的保温隔热问题,而且对废旧泡沫二次利用,极大程度地减轻了环境污染,所以,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省农业标准化工作迅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截止2002年底,全省共制订发布了550项农业地方标准和农业规范,涉及粮、棉、油、菜、果、麻、烟草、桑蚕、水产品、畜产品、木材等100多种农产品;全省依法设置或依法授权设立综合性及专业性质检机构550个,初步具有了农用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和加工品、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能力;设立国家标准化示范项目76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8个,落实示范区面积550万亩;认定无公害农产品511个,有186个产品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有69个产品被定为有机食品,有烟…  相似文献   

4.
广东农业观光旅游的现状及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群 《乡镇经济》2003,(11):17-19
农业观光旅游是以发展绿色农业为基础,将旅游业和农业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特色旅游产品。它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本分析和讨论了广东农业观光旅游的资源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模式和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入世之初,专家预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出口优势.如园艺类产品、蔬菜、畜产品等。但事实上,这种优势却因绿色壁垒等原因屡遭阻拦,难以发挥。  相似文献   

6.
绥化市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和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建设的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农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在园区建设、产品创新、技术升级、产业聚集、社会和谐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了成绩,并依靠两区建设,打造绥化市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7.
孙谦  汪滔 《乡镇经济》1999,(1):11-12
一、持续农业理论的提出农耕文明是人类文明的起始。早期的农业生产是纯粹的生态经济:施用有机肥,依靠可再生、无污染的自然力为动力。当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农业的发展也进入了石油农业阶段,石油农业把机器、农药、化肥大量引入农业,将工业的组织方式嵌入农业的生...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按照无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要求组织生产,经专门机构检测认定,使用无公害农产标志的安全农产品。广义的无公害农产品包括:有机食品、生态食品、绿色食品、健康食品、自然农法食品等。特指的无公害农产品是农业部环境保护司开展研究的,经无公害农产品管理机构审定,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安全、优质面向大众消费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目前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有两大类,一是完全不施用农药、化肥及农用化学物质而生产出来的无公害农产品,二是限量、限时使用少量农药、化肥的无公害农产品。一、无公害农产品理念的形成及…  相似文献   

9.
陈又星 《浙江经济》2001,(11):63-63
现在,随着高新科技产品大量进入千家万户,消费者在改善生活的同时,也感到许多困惑、尴尬和不快。例如,当消费者在使用数字化彩电、新型多媒体电脑时,由于这些产品功能繁多,往往使消费者在使用操作时无所适从,结果要么是有些使用功能不能尽数发挥,从而闲置无效,要么因不会使用或操作不当而使产品损坏。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在于这些产品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含量,而这种知识和信息又常常隐含于产品之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知识营销的首要任务便是向消费者传播产品中的知识和信息,以引起消费者的认知和认同感,进而接受和  相似文献   

10.
针对病死动物及产品的处理方法有:化制、焚毁、掩埋、发酵等处理方法。其中,国内广泛运用的处理方法是:焚毁、掩埋或化尸池等处理方法。这些方法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各处置工艺对比分析及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能够做到真正无害化处理的方式是高温干法化制有机肥处理工艺。文章将着重阐述高温干法化制有机肥处理工艺及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施胶剂技术,经国家法定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并荣获中国专利技术金奖。该剂在使用中比传统产品可降低硫酸铝用量 50%以上,荧光增白剂降低了 50~ 70%,同时降低每吨纸成本 10~ 20元,并可提高纸张干强度、白度、改善纸张平滑度和光亮度等优点。该剂对环境无污染,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是一代新型造纸用分散施胶剂。  相似文献   

12.
农业供应链金融是近年来农业金融服务中出现的新型融资模式,与传统农业贷款融资方式相比,这种融资模式改变了金融机构与农户一对一的传统授信方式,着眼于整个农业供应链,以产业链中的农业企业为中心,以农业合作组织为依托,从农业生产资料购进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入手,基于技术、产品与业务之间的跨产业经营,对农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与传统的第二和第三产业以及农业内部的子产业之间所发生的产业创新过程和发展结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阐述了具有融合性特征的新型农业业态的萌芽和发展过程。同时,将这种农业产业融合结果与一般意义上的农业产业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理清了关于农业产业融合的脉络和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4.
兰州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就是将餐厨垃圾全部转化为清洁电力,生物柴油,有机肥等能源资源产品,对于彻底解决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杜绝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推进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15.
樊哲银 《特区经济》2002,(11):55-56
<正> 近年来,我们比较注重农业的结构调整,注重对种植业结构、农产品品种结构、农业的区域结构等进行调整,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农业的生产方式没有及时得到调整,致使农产品的竞争力并不强。加入WTO以后,要破除国外的绿色壁垒,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摒弃传统的生产方式,使用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产方式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生物链立体种养技术、生物治虫技术,施用绿肥、有机肥等进行生产活动的行为,是一种对农产品生态环境不造成污染、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生产手段。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助力农业产业化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得不到金融的有效支持,原因涉及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保险等方面。为此,要从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等方面去刺激金融"活水"涌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7.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7,(4):I0023-I0023
组装式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型环保产品,被国家专利局于2003年11月授予实用新型产品专利证书,产品经天津市科委专家组鉴定,该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4年8月21日经天津市市政公路行业协会认定,该产品强度等技术指标能满足企业标准要求,并在配套工程中使用。该产品符合国家环保政策,为市政建材领域填补了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18.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5):I0010-I0010
组装式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型环保产品,被国家专利局于2003年11月授予实用新型产品专利证书,产品经天津市科委专家组鉴定,该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4年8月21日经天津市市政公路行业协会认定,该产品强度等技术指标能满足企业标准要求,并在配套工程中使用。该产品符合国家环保政策,为市政建材领域填补了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19.
吴明明 《科技和产业》2022,22(10):88-93
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以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为路径,提升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城镇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水平,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为3类: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所需的经常性支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所需的设施建设支出和其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测算发现,温州市“十四五”期间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的新增需求为449.11亿元,人均公共成本为10.52万元。建议通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拓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融资渠道、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以及财政资金重点向县城及小城镇倾斜来优化温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财政支出责任。  相似文献   

20.
《调查研究报告》2006,(213):3-15
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再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影响农民增收。目前我国农资市场处在初级发育阶段,流通方式落后、经营不规范、假冒伪劣产品坑农现象严重,尤其是农资价格持续上涨,一定程度抵消了国家的惠农政策。因此,建立新型农资流通体系是保证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当务之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对构建新型农资流通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对完善我国农资流通体系、保护农民利益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