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审处一体化”就是从审计开始到审计处理结束完全由同一组审计人员负责,审计人员之间,审计检查和审计处理环节之间没有行之有效的制约和监督。针对“审处一体化”存在制约性差,监督性弱的弊端,实行“审处分立”不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审处分立”,就是把审查问题和处理问题分别由不同的审计人员负责,管“审”不管“处”,管“处”不管“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实行“审处分立”后,审计业务人员可分审计检查人员和审计处理人员。审计检查人员负责检查财政财务收支,发现和确认违纪违规事实,审计处理人…  相似文献   

2.
“审处分离”制度不仅是审计业务科学管理的新举措,更重要的是对权力制衡、源头治腐的重大举措。推行这一举措主要在于审计机关内部而并非在于审计机关的外部。因为“审处分离”只是审计机关内部管理、权力制衡的举措,任何一个审计机关均能独立完成,只需要在当地编制部门将内部  相似文献   

3.
一、国家审计系统管理模式 我国现行国家审计系统是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图1)。一个审计事项完全由一个部门负责全部处理,审处未能分离,审计资源不能得到共享。设想一种审计系统组织结构模式——矩阵制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实施矩阵制管理组织形式,实现组织机构的动态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审计科学管理,就是指审计作业要有一个严谨的、细致的、公开的、有效制约滥用权力的机制和规范有序的运用模式。近几年来,秭归县审计局以全面整合审计资源为出发点,在制约审计人员不作为、激励审计人员有所作为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一)以制权为目标,实施“审处分离”从现行审计运行机制来看,各级审计机关的内部机构是按行业设置的,人员按行业划分形成各个行业审计组,审计机关相对独立的审计检查权和审计处理处罚权集中于各专业审计组,各专业审计组固定在划分的行业内代表审计机关又相对脱离审计机关开展现场…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湖南省部分基层审计机关中试行的“审计四分离”工作机制,既是一种审计机关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也是一种运行机制的尝试与创新。所谓的“审计四分离”是指“审计项目计划安排、现场审计查证、审计项目审理和审计结论执行”四项权能相分离的工作机制。在审计工作中不断实践、探索、完善“审计四分离”工作机制,对于加强审计机关内部制约与监督,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加强廉政建设,有着深远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审计月刊》2007,(2):59-59
湖南省审计厅从去年年底正式启动“四分离”改革,审计项目计划安排、现场审计查证、审计报告审核处理、审计结论执行四项权能分别由不同职能部门相对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  相似文献   

7.
邓菊 《山东审计》2002,(7):32-33
济南铁路局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面对铁路网运分离改革的新形势,大力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充分发挥其经济“卫士”、“谋士”、“医士”的作用,去年,审计部共完成审计项目21项,实现增收节支181万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元,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48条,直接增加效益51.18余万元,查出案件线索4件,综合指标居全局前列,荣获“济南铁路局审计先进集体”称号。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围绕企业资产经营目标做文章笔者认为,铁路属多元经营企业,内审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企业的资产经营目标和经营管理上,切实把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为…  相似文献   

8.
《审计月刊》2007,(4):58-58
为探索推进对我国地方税务系统的联网审计,近日,审计署正式确定由江苏省南京市审计局牵头完成“地税联网审计数据规划及试验环境研究”课题。该课题重点研究地税联网审计的数据规划和审计方法体系,以及技术实现的试验环境。  相似文献   

9.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机关的重头戏。如何唱好这台“重头戏”对审计机关来说是举足轻重的。实践证明.审计机关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整体性、宏观性,效益性和建设性,抓住“四个链条”,才能确保预算执行审计质量,完成宪法赋予审计机关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0.
此文作者大胆提出“四分离”的审计机关管理模式令人耳目一新。这种模式正符合了“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理论。或许它对强化审计监督、提高审计效能方面有其特有的功效,并成为以后审计机关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一、会计集中核算引发的审计对象特异性 在通常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下,审计对象是事权与监督权合一的单一整体。而在会计集中核算体制下,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未变,其仍然具有资金使用权和审批权、物资管理权,但会计、出纳被取消的,仅设报账会计;单位的会计核算、账户管理、会计监督、会计档案统一由会计核算中心完成。报账会计负责经济业务的有关会计事项传递和沟通。事权与监督权的分离,则使审计对象由原来  相似文献   

12.
所谓审计“查处分离”,是指在一个审计项目中,将审计过程分为查证和处理两个环节,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和人员来承担,相互牵制,相互促进。它是一种新的审计管理理念和方法,打破了原来一个审计组全程负责、包打天下的做法,合理地划分和制约审计权力,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效率,解决了审计执法“难”的问题。2002年笔者所在的株洲县审计局进行了查处分离试点,2003年对这一办法进行了完善,2005年又实施了审缴分离、财政代收办法,通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这一办法已基本成熟。(一)明确查处分离的目标,突出关键部位抓落实。2002年初我局经过大讨论一致认…  相似文献   

13.
最近看到国内的审计专家黄世忠、陈建明合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美国财务舞弊症结探究》,文章认为,导致“五大”审计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五大”审计模式的改变有关。该文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五大”(可惜现在已经只剩“四大”了)特别在安达信的审计模式已经由制度基础模式逐步发展成为风险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的嬗变,实质上是审计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改变的决不仅仅是审计方法,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的审计理念,并有可能使审计由一门高尚职业(其精髓由专业判断和公众责任组成)沦为一种惟利是图的生意(其核心是风险与报酬的权衡与抉择)。  相似文献   

14.
姚卫东 《审计月刊》2004,(11):44-45
目前,会计报表审计集中在每年的1至4月份,由于人手紧张,在审计工作中,往往存在不分主次轻重,忙于“抄帐”,有的通宵审计,缺少职业判断,应付完成审计程序,使审计流于形式草草地走过场。这样的审计,留下了很的审计风险。“银广厦”等一系上市公司的财务丑闻的发生,审计人员们敲响了警钟,在审工作中,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具审计报告等阶段必须时时加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列向计在出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会计核算已向国际接轨的大好形势下,给注册会计师依法审计企业财务决算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此.赤峰市财政局根据“两则”“两制”的要求,决定对市直属企业1995年度财务决算进行审计,并责成赤峰市会计师事务所完成首次审计任务。现将审计决算的基本做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后,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所有者需要借助审计人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目前的企业会汁信息披露大都是由社会中介机构通过市场机制完成的,然而正常市场的产品“优胜劣汰”的功能在审计市场中却失效了。面对接连不断的上市公司舞弊及审计失败案件,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提出了多种新型审计委托模式的设想。但究竟哪种模式最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能取得预期效果,却少见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审计委托模式只是手段,而确保审计人独立、提高审计质量、保障所有者及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才是目的。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审计委托制度的改进目标,厘清新型审计委托模式应当具备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谈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3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由全国人大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领衔、33名人大代表签名提出的建议说,我国的审计体制要顺应世界潮流,改“行政审计模式”为“立法审计模式”,各级审计部门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领导。这一建议使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再次成为热门话题。本拟对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创新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日,灵武市审计局采取“明查”与“暗访”两种形式,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回访。 “明查”是对已审结单位进行审计同访。通过与被审计单位座谈.主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所提建议的意见和采纳效果及审计决定的落实情况。“暗访”是由局纪检组通过抽查向被审计单位了解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执行审计纪律和廉洁自律情况。  相似文献   

19.
夏江 《现代审计》2009,(4):50-50
送达审计,指由被审计单位将账证及相关材料送达给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就地审计,是指由审计人员直接到被审计单位进行现场开展审计。在实践审计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送达审计与就地审计是一对相互依赖的“孪生兄弟”。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企业内部审计职能也由传统的财务查错防弊转向“管理+效益”重点定位上来。2006年1月,李金华审计长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把内部审计作为一个控制系统。而不是一个检查系统”,“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内部审计要以事前、事中审计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