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经济》2011,(6):77-77
美国商务部4月28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2011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年率增长1.8%,低于去年同期近2个百分点,商务部说,经济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口增加较快出口增速下滑;消费支出增速放缓;政府支出增速放缓;商业投资增速放缓。其中,能源、食品价格迅速上涨使居民消费意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2.
2013年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公共部门需求拖累美国经济增长,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导致中国和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从经济增速高峰下滑,欧元区则从衰退泥潭中蹒跚恢复.但可喜的迹象是在私人部门需求保持强劲的同时,随着财政整顿步伐的放缓和持续的宽松货币政策,美国经济活动已开始重新加速.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增速在下滑后开始趋于稳定.经济增长动态则继续分化,发达经济体的实际经济增长符合预期,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实际经济增速则低于预期.总体上,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上海国资》2012,(10):5-5
伴随全球经济下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由此步入了一个“低增长、高成本、高风险”的“两高一低”时代。一方面,国际组织不断下调全球经济增速,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企业经营成本高企,盈利空间变窄,企业经营步入高风险通道。由此导致企业收入增速下滑,效益下滑,存货增加,应收账款增加,企业运行质量下滑等一系列危机。  相似文献   

4.
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减速引发了强烈担忧,国内外关于中国经济可能陷入滞涨或者硬着陆危险的言论甚嚣尘上。然而,从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9.6%(浙江同比增长9.9%)的统计数据来看,滞胀之说并不成立,硬着陆之说也不攻自破。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下滑,其实是国家主动调控的结果。尽管经济增速在放缓(增速已连续2个季度下滑),但降速缓慢和平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我们无需过度担忧政策超调而导致的经济风险,实在没有必要为速度和耀眼的数字焦虑。  相似文献   

5.
GDP增速的中长期下降趋势及其周期性波动,是需求、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以及意外冲击等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综合反映。从需求决定论的角度看,短期内经济增速的回调首先是需求收缩的结果。2008年一季度以来GDP增速同比大幅度下滑,主要是由国际金融危机引致的我国出口增速大幅度下滑导致的,特别是2009年一季度,出口增速的大幅度下滑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5,(6):47-48
亚洲经济减速的迹象正逐步增多。尽管中国的进口仍在难以置信地快速增长,但到12月的一年问增速放缓至24.6%,而至11月的一年间增速为38.5%。同期出口增长则从45.9%下滑至32.7%。  相似文献   

7.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日前表示,自2003年开始的本轮经济增长周期应该是“慢起步、匀加速、缓减速、稳着陆”,“有理由相信2007年GDP增速是这轮周期的峰值”。许宪春表示,今年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增长可能放缓,将导致我国出口增速下滑,并降低出口行业的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8.
2012年中国经济出现10个重大变化:经济增速放缓超预期;消费成增长主要动力;企业利润整体下降;财政收入增速下滑;股市持续萎靡下行;房地产市场逐渐回暖;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经济区域结构调整加速;外商投资增速放缓;人口和资源红利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9.
胡海岩 《中国经贸》2008,(15):54-55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可谓内忧外患。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数百万人的家园,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直接损失已超过千亿元,此前,波及南方十几个省市的冰雪灾害,对电网、交通设施、农作物及整体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都造成重大影响。而在外部,中国面对的是全球经济放缓、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由于美国需求减弱,中国出口增长明显放缓,并预计下半年会继续下滑。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正进入7%~7.5%的增长区间,这种增长尽管远比2000年~2008年的10.2%增长降低一个台阶,但也正在经历一个"体质增效,挤出水分"的新阶段。最新公布的2014年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增幅创下22个季度以来的新低,固定资产投资受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拖累继续放缓,发电量也出现年内首次同比下跌,但这些数据的下滑并不代表中国经济"衰退""硬着陆",甚至是"崩溃"。  相似文献   

11.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2,(6):40-42
正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或在二季度见底中国经济首季度增速放缓符合预期,预计在最坏情况下经济将在第二季度见底,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出现大变化。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由出口驱动向投资及消费支撑转型,加上外需萎缩,不能指望中国经济永远两位数增长。目前宏观调控的主基调无需改变,预调、微调会成为常态。中国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将经历上下浮动的发展轨迹,2013年的情况可能好于今年。预计到2015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5%,农村则年均增长1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4月19日在香港出席首届中国政经论坛时指出  相似文献   

12.
IMF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主要新兴经济体虽未出现经济"硬着陆"迹象,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已成定局,并将持续一段时间. 2012年以来,新兴经济体集体出现经济放缓趋势.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增速首次破8%,印度经济更是自2011年第一季度增速7.8%后出现连续下滑态势,巴西经济增速则已经连续8个季度下滑,而通胀率却居高不下.诸多国际经济组织纷纷下调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预测,但看好中国经济的趋稳态势.  相似文献   

13.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3,(5):50-52
原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今年中国经济将经济稳中求进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M2增长目标13%左右。与2012年相比,经济增长目标保持一致,但是CPl目标下调0.5个百分点,M2增长目标则下调1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放缓是影响经济增速下滑的主因,目前个别地区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国家实施房地产调控的相关细则将陆续出台。今年国内经济将稳中求进,整体增速将高于去年。——4月5日接受腾讯财经采访  相似文献   

14.
从各省市“十二五”规划看,投资拉动型价格上涨值得警觉。而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已是必然趋势。从中国的情况看,2013年的货币政策将高度关注通货膨胀,高度重视物价稳定。  相似文献   

15.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近日指出,“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速的‘换挡’阶段,增速适度放缓是潜在增长水平下降的客观反映。”“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高速增长后,都会有一个经济减速过程。虽然二季度GDP增速较一季度略有放缓,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增长7.6%,增速仍处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动力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出口的放缓,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继续回落,不过经济增长看起来仍很强劲——通胀水平也很高,这使得政府可以暂不采取新的刺激措施。  相似文献   

17.
《调查研究报告》2006,(220):3-13
2006年上半年钢材市场供需两旺,全年各行业对钢材的总需求增速较2005年有所放缓,在国家稳健货币政策和对投资过热行业宏观调控影响下建筑、机械等行业需求放缓是主要原因。2006年钢材生产景气仍将保持下滑趋势.钢材进口量大幅下滑,出口增长将持续回落,钢材市场供需基本持平。但在市场形势的压力下多数钢材价格整体上涨仍然缺乏有力支撑,少数钢材价格会有小幅攀升。总体价格将处于低谷震荡。原材料价格、汇率政策、货币政策以及钢铁产业政策等诸方面影响是下半年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棉花市场受全球产量增长.世界经济减速,外需不振、内需放缓以及国内劳动力、能源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纺织行业运行呈现下滑态势。表现在生产增速下降、出口数量减少、利润效益下滑、企业亏损加重,棉花需求缩减,市场成交清淡,价格持续下滑。  相似文献   

19.
【英国《金融时报》12月3日】2009年将是中国经济面对考验的一年,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政府以支持经济长期增长为目标,试图推出积极的刺激开支方案,以舒缓内部增速放缓的压力。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反映了成品出口业的外部需求减弱,但同时由于国内房地产市场不振,楼市低迷已对钢材、水泥等行业造成连锁效应,并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与出口导向战略分不开的,但是近年来出口增速的连续下滑凸显了出口拉动模式面临的瓶颈。分析发现,中国出口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与其要素禀赋密切相关,其中内部压力主要是劳动力数量减少、潜在劳动人口供给不足、工资水平上升;外部压力则集中体现为FDI流入下滑。中国出口大国转型的关键在于顺应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从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向知识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升级,实现从粗放型出口增长向集约型出口增长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