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0月15日,《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发布,将改革重点锁定于包括水泥在内的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并规划未来5年化解产能过剩的"路线图",计划在2015年底再淘汰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亿吨。很多人认为,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近年来,"产能过剩"已变成水泥行业的"关键词"。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2012年全年淘汰落后企业千余家、落后产能2.2亿吨,但水泥行业仍新增产能1.6亿吨。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底,中国水泥业的产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日前在北京发布《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及改革热点的判断、评价和建议——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纺织、造纸、化纤、非金属和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情况相对比较严重。在本文中,笔者从出口以及内需方面对我国纺织业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我国纺织业已经产能过剩的局面。然后对产能过剩产生的本质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我国纺织产业抑制产能过剩的措施,从而使我国产业竞争力水平得以提高,使纺织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与金融危机前比较,我国工业行业的产能过剩从局部行业、产品过剩转变为全局性过剩。在我国24个重要工业行业中有19个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化解产能过剩这一老大难问题需要找找根源。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正处于前期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产能大规模过剩的转型期,2016年9月,淮安发布的关于工业去产能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明确去产能的过程细则及目标。文章主要分析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及机理,淮安的工业发展及产能供给状态,并提出淮安市工业去产能的环境以及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面板协整法运用2000—2014年贵州26个两位数工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面板数据测算了贵州工业产能利用率,并结合测算结果分析贵州工业在"工业强省战略"进程中呈现的特征,对贵州当前工业产能过剩现状进行了总结,即贵州当前工业领域中产能过剩与产能过度利用情况并存,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行业仍保持着产能的充分利用;但是,贵州主要工业领域总体呈现出产能过剩现象。  相似文献   

6.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重要的基础原材料,是截止目前还无可替代的大宗基础材料.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拉动下,水泥工业发展迅猛,产能产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快速提升,部分水泥技术处在国际领先水平.但过度发展带来了水泥产能的全面过剩,《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的三大目标、八项任务、九大措施,拉开了水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攻坚战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英国《金融时报》2月23日】中国正在经历严重的产能过剩。从需求方面分析,采用修正后的GDP数据,我估计2000年到2005年期间的固定投资占中国GDP增长的58%。产能过剩可能会迫使中国减缓固定投资。随着海外工厂向中国搬迁热的退潮,我预计出口增长将从2005年的28%降至2006年的15%。那么2006年中国的高增长由什么来支撑呢?  相似文献   

8.
曹重 《港口经济》2014,(10):1-1
正当前,我国新常态下经济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存在经济下行压力。根据今年8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统计数据,从经济运行的三驾马车、工业增速和用电量及贷款规模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平稳,但仍然存在下行的压力。企业面临着成本上升、产能过剩和创新能力弱等多重挑战。二是产能过剩严重。近20年来,投资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然而投资过热形成的供给大于需求,导致产能过剩,钢铁、电解铝、焦炭、汽车、水泥、电  相似文献   

9.
到2005年我国已有十一大行业存在或潜在严重产能过剩问题。这给我国经济持续协调运行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带来了隐患。为什么我国频繁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为什么产业结构没有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中得到升级调整?本文试从金融产业结构自身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趋势一:重组整合加快年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预计2007年将是以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的国内汽车为主角的“重组整合”之年。  相似文献   

11.
以技术创新为视角,深入分析了产能过剩阻碍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采用 2006-2015 年工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产能过剩阻碍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2)产能利用率与产业升级之间呈“U”型关系,“门槛效应”明显。产能利用率适中的行业可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来促进产业升级,产能利用率较低或较高时,产业升级不明显甚至受到阻碍。(3)技术创新是产能过剩影响产业升级的传导途径,使得产能利用率与产业升级之间呈现明显的“U”型关系和“门槛效应”。在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针对工业领域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和产业升级问题,提出了技术创新和政府引导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茉楠 《中国经贸》2012,(15):86-86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总供给明显大于总需求,伴随存货同比的持续显著上升,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的长期顽疾.我国曾出现过两次"产能过剩",分别是1996~1999年和2005年前后,但与前两次"产能过剩"不同的是,本轮"产能过剩"是重工业部门的普遍过剩.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将10个行业列为"产能过剩"行业.而到2009年,"产能过剩"行业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19个.目前,我国制造业平均有近28%的产能闲置,35.5%的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在75%或以下,不仅钢铁、水泥、汽车、纺织等传统产业,就连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新兴产业也出现了较严重的"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13.
徐豪 《中国报道》2013,(12):38-39
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电视电话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三年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一次专题部署抑制产能过剩。如今产能过剩行业不降反增,几乎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总供给明显大于总需求,伴随存货同比的持续显著上升,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的长期顽疾。我国曾出现过两次"产能过剩",分别是1996~1999年和2005年前后,但与前两次"产能过剩"不同的是,本轮"产能过剩"是重工业部门的普遍过剩。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将10个行业列为"产能过剩"行业。而到2009年,"产能过剩"行业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19个。目前,我国制造业平均有近  相似文献   

16.
中国欧盟商会的报告《中国产能过剩研究》的动机虽然不无可疑之处,但亦不妨“听其言观其行”。  相似文献   

17.
近期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重点锁定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明确设定了未来五年化解产能过剩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算中国工业近年来的产能利用率水平,发现工业总体产能利用率处于一个80%左右的合理的水平上,但部分领域,如政策倾斜区域和扶持性产业的产能利用率偏低,说明在很大程度上人为的投资行为在造就较高的增长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由此可见,违背市场信号的资源配置的帮扶刺激政策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产出水平拉动经济增长,但引致的产能过剩和资源错配带来了更大的效率损失并成为长期增长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产能过剩: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商务部日前发布的《600种主要消费品和300种主要生产资料商品供求状况调查报告》称,今年我国商品市场出现部分行业库存增加,供求关系发生逆转。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由于几年间的过分扩张,现在大多正在遭遇着产品价格下跌、库存大幅增加以及利润明显下降的困扰。值此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已经开始发威。  相似文献   

20.
胡迟 《中国经贸》2013,(9):80-82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之一就是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其实,产能过剩并非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自“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同经济告别高增长,着力于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与此同时,产能过剩并未得到同步治理,反而愈发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痼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