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产业集聚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各地开发商和政府纷纷对商圈、商业区等商业集群建设趋之若鹜,其中不乏大量盲目行为,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要从根本上杜绝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商业集聚优势的产生原理和运作机制.文章从商业企业的集聚机理和企业特点出发建立分析体系,认为集聚有助于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扩大实际的顾客数量、避免供给能力不足带来的顾客损失、以及激励购物环境建设,从而形成竟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王冬 《特区经济》2013,(1):142-144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提升,寺院经济逐渐与世俗经济相契合,现代都市的寺院经济所特有的商业集聚效应在城市经济发展和商业中心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依据商业集聚理论初步分析了寺院商业集聚区的运作机制和优势来源,探讨了都市型寺院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外部性影响,以期最大化发挥寺院经济的商业集聚功能,为佛教文化产业和地区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数、产业静态集聚指数和产业动态集聚指数等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显示出中国在未来产业选择方面要继续重视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农林渔业和建筑及房地产业,逐渐培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科研技术服务地质勘探业的投资优势和竞争优势,对采矿业和制造业选择合适的区位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4.
城市商业集聚内小型店铺的自我认同研究长期被忽视。本文研究店铺自我认同与店铺印象一致性及其对店铺经营和顾客行为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总体上看,经营者感知的顾客特征与实际的顾客特征的距离会直接影响店铺总体的再惠顾意向,而当店铺的经营者与顾客在店铺属性的评价上取得一致时,店铺内的顾客会更加重视店铺商品的风格,而弱化对价格因素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1996-2011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浙江省商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浙江省商业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关系,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互为Granger因果.商业集聚主要通过改善农村居民信息状况、缓解农村居民资金瓶颈、降低农村居民就业门槛三条影响路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构成影响.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宁波通讯》2006,(4):26-26
建设核心滨水区服务业集聚区。北临中山东路,南临百丈东路,西临奉化江和江东南路,东以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十九中学为界,包括中信国际大酒店和香格里拉酒店用地。将建成以商务办公、金融保险为主体功能,汇集商业、宾馆、文化娱乐、商务公寓等配套功能的商务商业集聚区。建设临江服务业集聚区。南起中山东路,北抵通途路,西临甬江,东至曙光北路(规划)。  相似文献   

7.
FDI与产业的空间集聚是一种动态循环运动,具有互动和累积因果关系。对全国29省工业企业数据(1986~2010年)的检验表明:FDI与我国产业集聚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相对落后,并呈现出俱乐部趋同效应,必须优化外资结构,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特有优势,加强各类园区建设,创造集聚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8.
中原城市群的产业集聚网络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网络化能使产业集聚达到一定新的高度,成功的网络能使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因素有效结合起来产生协同效应,使产业集聚区科学可持续发展.中原城市群在建设过程中依据自己地区的比较优势,构建了不同的产业集聚区,文章从复杂网络结构特性出发对这些产业集聚区内部厦不同产业集聚区之间网络化的构建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基于网络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何尚汉 《改革与战略》2013,(7):83-86,91
现代服务业是中国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途径。南宁高新区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特色产业优势显著,教育、人才资源聚集和政产学研合作体系完善等条件的支撑下,应该走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路。重点是要树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科学理念、明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类型与定位和加强公共服务平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以专业市场和制造业集群为基础,浙江经济空间集聚是一个从“位空间集聚”向“流空间集聚”演进并形成地理网络空间集聚的创新过程。浙江地理网络空间集聚形成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协同发展,即“位空间集聚”协同发展、“位空间集聚”和“流空间集聚”协同发展、“流空间集聚”协同发展,并形成集聚型态创新、时空结构创新、网络结构创新和交易方式创新的地理网络空间集聚创新效应。浙江需要加强“位空间集聚”与“流空间集聚”的融合创新,推动经济从“位空间集聚”优势迈入地理网络空间集聚优势。  相似文献   

11.
人才集聚产生的正向效应能够使集聚区域或集聚产业获得先行发展的优势,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航运人才集聚水平关系到航运中心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文章基于对航运人才"引进——开发——留用"过程的深入分析,提出一套评判航运人才集聚竞争力水平的三级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航运人才集聚竞争力水平评价模型,并对上海的航运人才集聚竞争力做出评判,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中关村创业大街众创空间集聚区的发展概况,总结了中关村创业大街众创空间集聚区建设经验,分析了江苏发展众创空间集聚区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下一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具有发展对韩、对日、对俄生产性服务外包产业的区域地缘优势,便利、发达的交通网络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10个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链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资本、技术和人才状况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创造了良好的资金条件、技术保障和人才保障;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发展阶段,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嘉兴市秀洲区在这一轮产业竞争中能否有所作为,主要取决于能否实现区域特色规模产业在产业总量和产业层次上的新突破。发展区域特色规模产业要立足“小企业、大集聚;小产品,大产业”的战略,立足秀洲区现有的产业比较优势,实施“双轮”驱动,全办推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创新两项基础工作。通过产业集聚推动产业扩张推进区域集聚。要结合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基础,从有利于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对全区五大产业集聚发展作出优化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青岛市商业发展现状,结合商业集聚效应综合影响,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及市场规律的共同作用下,青岛市的商业区位级别及商业设施更加完善。初步探究了青岛市商业区位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总结出青岛市商业区位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6.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长宝 《特区经济》2009,(9):218-221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是指在一个区域内外影响较大、与其它区域相比具有独特或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对于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提升文化竞争力、推动区域创新、加快文化企业自身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品牌塑造与维护欠缺、对集聚区管理不到位、文化产品缺乏创新、产业链的完整度及稳定性差及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应当通过重视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品牌建设、积极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构建完整和相对稳定的特色文化产业链等措施,促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朱岩 《科技和产业》2009,9(5):24-26,94
以浙江温州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为例,从政府和企业互动关系的视角,分析了政府在产业集聚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提出在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中,政府的影响如果适度,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发展以及竞争优势的保持都有重要的作用;但如若政府行为不当,会成为集聚体保持竞争优势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8.
王光军 《浙江经济》2012,(10):48-49
建设总部企业集聚区、推动总部经济加快发展的关键,是要处理好集聚区的功能定位、层次关联、建设时序、空间布局等关系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依托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其他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从而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并优化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企业集聚区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聚超强的竞争力来源于产业集聚特质形成的集聚效益。在集聚效益的作用下,产品具有低成本优势,并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和示范效应,增强集聚区域的辐射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浦东临港地区按照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和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在高端制造业集聚、新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城市功能不完善、人气不足成为制约临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短板",迫切需要通过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生产性服务业有力支撑产业、生活性服务业有效提升人气的格局。作为自贸区最直接的腹地,临港要充分发挥自贸区制度创新优势,为构建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