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现代企业的柔性组织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刚 《企业经济》2005,(6):59-60
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要求企业必须变革传统的刚性组织管理,实现柔性组织管理。柔性组织指与动态竞争条件相适应的具有不断适应环境和自我调整能力的组织。为了能够提高员工及企业素质、满足柔性生产的需要、提高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必须进行全面变革:在管理内容上,组建学习型组织;在管理形式上,建立扁平型组织结构,以切实实现柔性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顾客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企业迫切需要更具可操作性的工具,来增强企业的战略柔性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本文以近年来珠三角制造企业调查数据为依据,具体研究制造企业模块化生产与战略柔性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模块化生产能力与企业战略柔性水平和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许志权 《财会通讯》2021,(16):165-170
文章通过介绍战略柔性的内涵及类型,阐述了资源柔性、能力柔性和文化柔性的构成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了三者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以及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路径,研究结论对帮助我国企业如何在当前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积极调整企业战略、扩大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企业管理设计战略柔性对其绩效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管理设计战略柔性主要包括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两个维度。资源柔性通过拓宽企业多元化外部资源环境,提高企业在应对市场竞争中的实力;能力柔性通过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配置能力,有效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成本,提高企业经济绩效。通过建立企业管理设计对其绩效影响的模型及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都对企业经济绩效起正向作用。据此,提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织柔性设计、企业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合理转换机制,以及合理股权框架的构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丽娟 《企业活力》2006,(11):80-81
一、柔性与柔性管理探源知识经济时代,经营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加速增长,客观上要求“增强组织柔性来适应环境、促进创新和再生(”Toffler,1985),柔性也日益成为企业竞争的利器。所谓柔性,是指系统对变化做出反应的能力。企业柔性,系指企业所具有的迅速调动和集成企业内部各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企业信息化中管理变革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柔性是管理变革的基础和方向,并论述了信息化背景下柔性的内涵和管理变革柔性化的成因,最后具体分析了基于柔性的管理变革内容。本文的结果对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柔性管理理念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管理在摸索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标志,此理念一经提出,受到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和推崇,并积极运用于企业管理实践,成为企业完善科学管理体系,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法宝。那么,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有何作用,如何能够成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在此给予了粗浅分析论述。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以下几个方面应用了柔性管理:一是在企业决策和执行中实行柔性管理;二是在生产管理中实行生产方式柔性化;三是在机构设置上推行柔性组织机构;四是在激励机制上实行柔性奖励机制。柔性管理的作用体现在:增强决策正确性,提高决策执行力;实现产品结构的多样化,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管理机构的执行能力和工作效率;提高和保持员工生产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分析战略柔性、突破性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合法性分别在战略柔性与突破性创新,突破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以362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战略柔性(资源柔性、能力柔性)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影响,突破性创新直接显著影响企业绩效。市场不确定性正向调节战略柔性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技术不确定性仅正向调节资源柔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组织合法性正向调节突破性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探讨了研究结论的管理启示以及未来的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9.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柔性财务管理将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当前形势下实施柔性财务管理和有效利用柔性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经济管理中也开始运用多种管理方法,比如: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虽然这两种方法相对,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柔性化管理是一种愉悦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在现代企业的生产运行当中,人们发现柔性管理是一种更加有效和稳定的经济管理方式,对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创造能力,加强员工之间的合作交流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在企业经济管理当中柔性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以期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环境不确定的形势下,如何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空间视角出发,选取2010—2022年中国279家上市制造业企业作为样本,研究企业柔性能力对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的柔性能力对抗风险能力存在正向显著影响,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门槛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对柔性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门槛效应;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企业柔性能力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作用最大,对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作用相对较低。因此,制造业企业要重视企业柔性能力发展,同时加强企业间交流合作,以此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2.
管理是企业的命脉,企业的发展壮大与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有很大的联系。目前我国企业深受西方管理模式的影响,过于强调管理中的“刚”,这对于目前的人性化管理是不尽相符的。本文提出企业管理中需要重视“柔性”管理,首先对柔性管理的定义进行界定,之后对企业柔性管理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具体的企业柔性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试论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性管理是新时期较为先进的管理方式,在企业中的应用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应用柔性管理组织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能够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强大的助力。从管理学发展进程的角度来讲,柔性管理是管理学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其出现带来了管理学界的革命性变革,合理应用柔性管理指导企业管理实践能够确保决策的正确性。本文通过分析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探讨如何科学合理的应用柔性管理指导企业实践。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的环境之下指导企业发展的理论是不同的,在当今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柔性管理。柔性的概念最早来源于柔性制造系统(FMS),是指一个企业面对外部刺激能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应对措施的能力,这里的柔性更多的是集中在生产和技术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虚拟经营--构建企业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经济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加,快节奏的变化使企业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柔性管理正是关于培养和提高企业快速而经济地处理环境变化或由环境引起的不确定性的能力的理论和实践。虚拟经营通过实现核心功能与部门的分离、横向管理、集中协调、弹性化管理等途径增强了企业对环境和不确定性的主动适应性,是构建企业柔性的一种强有力的商业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赵秀芳 《会计之友》2007,(3X):38-40
随着外部环境变化的加剧。财务管理面临的不确定性在不断提高。文章介绍了动态环境下的柔性战略观,进而提出基于柔性思想的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整合体系。  相似文献   

17.
企业柔性是企业永续经营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在分析企业柔性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企业柔性的基本范围、功能、成本与价值,并提出了企业柔性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创新活动不确定性对企业财务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财务资源的灵活配置是企业创新成功的关键。在界定财务柔性内涵的基础上,将财务柔性细分为财务资源柔性和财务协调柔性,进一步分析财务柔性、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运用高新技术企业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财务柔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动态能力在财务柔性与创新绩效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财务资源柔性和财务协调柔性显著影响创新绩效,财务资源柔性和财务协调柔性对动态能力两个维度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对财务资源柔性,财务协调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和动态能力的影响更大。动态能力两个维度在财务柔性和创新绩效的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相对财务资源柔性,财务协调柔性更依赖于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柔性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企业管理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企业管理统柔性的分析,建立了管理系统柔性的递阶层次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管理系统柔性进行了评价,从而为提高企业管理系统柔性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企业能力的关键维度及其指标体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企业能力的关键维度进行研究。首先给出企业能力的关键维度-刚性与柔性的概念;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市场-技术-管理三个层面对刚性与柔性进行分析的思路,并依此建立了企业能力关键维度的指标体系;最后对指标值的确定与分析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