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内资为了获取相对较高的收益从中国流向国外再返回国内投资。这种过渡性资本外逃与我国实行的FDI税收激励政策有着重要关系,我国在对税收政策上对外资实行的“超国民待遇”是促使过渡性资本外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屈曙光 《全国商情》2007,(5):105-107,128
本文从FDI在我国的区域分布变化过程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历程入手,分析改革开放初期优惠引资政策在西部地区吸引FDI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新形势下这一政策对扩大西部吸引FDI的作用。分析认为:区域优惠引资政策对扩大现阶段西部引资数额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3.
FDI引进质量对我国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2~2007年间的地区和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估计,结果显示:在2002~2007年间,FDI对我国三大区域和工业行业内部有正的技术外溢,但中部地区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获得了更大的技术外溢效应。因此,今后东部地区工业行业的引资应偏重技术差距较大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西部地区暂时仍应以劳动密集型行业外资的引进为主。  相似文献   

4.
5.
文章运用指标统计分析了中部地区引进FDI的质量。研究发现:从FDI企业平均规模、技术和知识含量看,中部引进FDI质量不断提高,而且近年来高于全国水平;从结构上看,中部地区引进FDI的质量不断提高,但整体上的质量仍然不高;从资本形成率、出口倾向、实际FDI的到位率看,中部引进FDI的质量整体上比较高。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FDI与服务业FDI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制造业FDI创造了对服务业FDI的需求,服务业FDI为制造业FDI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分析了两者互动的原理,研究了我国服务业FDI的区域分布和服务对象,发现其明显表现为对客户的追随。因此,我国在引入外资时,要关注两者的互动机制,尽可能利用服务业外资促进我国制...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央陆续给予了西部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从西部地区吸引FDI的总量和质量现状来看,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章对西部地区财税政策吸引FDI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外商投资者对于具体的财税政策的敏感程度,并提出了吸引FDI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数理模型、演绎推理方法展示DUP对FDI质量的影响路径,指出跨国公司DUP对FDI质量存在以下影响:FDI实际变速大于无DUP时的政府预期,放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当FDI规模增加时,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减小,小型投资项目比重增加,FDI结构发生不利变动;小型投资项目变速较快,加剧了投资波动,导致整体FDI质量下降,对东道国经济稳定增长贡献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母国和东道国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竞争合作关系,三者有着不同的博弈目标。本文建立了来自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及其母国,及我国作为东道国参与的三方博弈模型,诠释了现实否定最优解的原因,得出东道国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冲突支付对收益的消极影响的结论,提出了营造政策环境、健全法律体系、消除“心理距离”以及提高政府效率等提高东道国收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激励理论进行简要评述的基础上,通过投资者与企业家之间的博弈分析,发现投资者对企业家的激励不单纯是一个“最优激励契约”安排的问题;在不完全契约之外投资者对企业家的激励,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影响,充分利用这些环境因素的作用,能使博弈双方在更高程度上进行“合作”,有利于经营“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融合企业经营分析中的网络概念与经济组织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国际直接投资模型。该模型表明,国际直接投资是一种涉及运用部分等级或完全等级的方法来组织国际经济活动的形式。不同等级以相应程度的所有权为基础。由于国际投资为投资企业建立了国际网络,而网络具有资源交换与信息流动的功能,因而国际投资不仅能用于开发企业的资产,而且能用于获取战略资源与重要信息以及改进市场交易。因此,该模型有异于强调国际投资供给面(即资产开发)但忽略需求面(即获取资源)的主流国际投资模型或学说。  相似文献   

12.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地区差异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2003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特点为总体分布不均衡,集中于东部地区;地区绝对差距扩大和相对差异缩小;相对差距主要是由于区内差距缩小引起的。区域政策改善了落后地区的投资环境,吸引了FDI,但是投资环境的其他方面,例如区位优势、市场容量、市场化程度等因素对FDI有更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和政策安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跨国企业,如何让这些企业选择能发挥我国比较优势,促进产能过剩行业转移和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这是一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主导的“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在逻辑上解决了这个矛盾。本文在分析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基准和政策安排,促使企业在获取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国内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中国和东盟所处的产业化水平、产业构造和资源禀赋都存在差别,在单纯的市场规律作用下,很难实现中国—东盟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整体发展的最优。中国和东盟的各个国家都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和产业合作,探索产业协调的各种政策措施,协调中国和东盟的产业合作关系,使之形成互补和互动关系,发生共振和共进效应,完成资源、资金、劳动等因素的整合,在推进各国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增进中国—东盟整个区域的整体得益。  相似文献   

15.
外商直接投资活动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中地位十分重要.学术界的主要研究集中在两个问题上:跨国公司为何进行海外投资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会造成哪些影响.本文回顾了近期的理论研究,分别对FDI选择、区位决定、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及母国的影响加以阐述,以期为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跨国企业宁愿承担更大的风险到境外设立经济组织,背后有着多重的考量。针对学界研究跨国公司境外经营这一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通过对美国、日本以及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实践的分析,阐述了跨国公司境外直接投资理论中的特定优势、产品周期、边际产业、内部化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理论分析部分,着重探讨了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分析其主流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及其动因进行了实证考查,结合以上理论分析提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三层次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博弈论的经典例子出发,阐述了企业在建设分销渠道的过程中,从合作协同的视角理解企业与经销商的关系;在发挥他们各自优势的同时,实现信息、人才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益共享,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受益与共担风险的战略伙伴关系。最后针对如何建设关系型营销渠道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羊群行为是证券市场中的一种从众行为.从博弈分析的角度,应用对称蛙鸣博弈模型和非对称博弈模型,对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行为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市场完全有效时,投资者不存在羊群行为;在市场透明度低下时,存在过度羊群行为;而在市场部分有效时,一定比例的机构投资者存在羊群行为,且个人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倾向大于机构投资者.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是促进产业集群技术进步、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但在产业集群合作创新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如何对产业集群合作创新行为进行规制尤为重要。本文在对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的知识分析了影响产业集群中企业合作创新愿望的因素,并提出了政府有形规制、社会文化无形规制和行业协会第三方规制的产业集群合作创新规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